2019年1月27日
目 录
第一章 感悟人生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同学:诸位来到寺庙里面,其目的呢,为了学佛法,修改自己的习气、毛病。{真正落实戒定慧方可完成阿赖耶识(第八识杂染状态)的转依(转向清净)。}根据佛法修行,最后圆满福德智慧的资粮,成就佛果。那么修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要修行,前提呢,需要皈依,需要受戒。为什么皈依、受戒与修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呢?大家可以想一想,每个人都是如何而生?为何而活?如何而生就是是什么原因,我们能够来到这样一个人的世间呢。来到了人的世间以后,{依无明而生。}第二个问题呢,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在这个世间,就是来到这个世间的原因是什么?活在这个世间的目的是什么?那么这是作为佛教徒,大家要关心的、探讨的、解决的问题。{当了生死,成圣贤,护法护生,随佛法为自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未皈依以前,大家在家里,在世俗社会生活,那么世俗社会有着世俗社会的种种标准、价值观、生活的方式。那我们在世俗社会生活的时候,有时候会感觉到痛苦,有时候也会感觉到快乐,那么更多的情况下是痛苦当中有快乐,快乐当中又夹杂着痛苦,苦乐交参,苦多乐少,痛苦永远比快乐要多,痛苦永远比快乐的时间要长。快乐永远比痛苦要短暂,快乐永远比痛苦要少。{作者所讲的痛苦为苦苦,快乐为坏苦。}那我们在佛门里面就是要解决这样子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快乐能够持久,让我们的痛苦能够越来越淡化,越来越短暂,最后把这些痛苦全部都消除掉。{此说偏离佛法主旨,佛门解决问题并非是让让坏苦持久,苦苦减少的逻辑。而是真正落实戒定慧完成阿赖耶识的转依,超越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得涅槃之妙乐。}皈依两个字的意思:皈投、依靠嘛。皈投、依靠什么呢?依靠三宝,皈投三宝。比如我们社会上面发生的一些自然的灾害,比如说台风把房子刮倒了;比如说地震把房子震倒了,比如说火灾把自己的房子烧没了。那你家里呀,没有房子住啦,没有东西吃啦,没有钱花啦。那怎么办呢?要去投亲,要去靠友。要去皈投啦,要去寻找依靠,要去寻找皈依,寻找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和庇护。那么这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家在生活层面、物质层面所遇到的问题和苦难的时候,需要别人给我们帮忙。那我们内心里面的问题,烦恼啊、欲啊、痛苦啊,在世间上面找来找去,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找不到解决的答案,找不到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寺院里面的佛法僧三宝,他就是要为我们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
2000多年来,多少人皈投在释迦牟尼佛的门下,多少人获得生命的解脱,人生意义的最大的实现。我们来到人间,大家有个人的身体,人的形状,大家都五官具足啊,大家都有自己的血肉之躯啊,也有自己父母给我们的一个名称啊。那么人的这个身体,本身没有错,错的在哪里呢?是我们这个身体会去做错事、做坏事。那么做错事、做坏事就会给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跟我们相关的人,跟我们直接、间接有关联的人,带来麻烦、带来纠纷、带来问题、带来苦恼。反过来说,如果通过我们的身体、通过我们的手、我们的脚、我们的眼睛、耳朵、我们的嘴,我们去说好话,走好路,做好事,那么就会有很多人得到我们的帮助和利益。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两个不同的行为,就是说,一个的行为是错的,一个的行为是善的、是对的,一个的行为是利人的,一个的行为是有害于人的,其原因都在我们的心,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的问题。世间上面一个正人的君子,一个对国家、对平民百姓做过很大贡献的人,我们常常就会讲这个人很有德行,这个人很有品行,品德非常好,非常高。那用佛教的语言来讲,一个人做了很多的好事,你就有善行,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坏事,就得恶行。那么善的行为就成了善的业,恶的行为就会构成了恶的业。善的行为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引发快乐的结果,恶的行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引发痛苦的结果。在世间上面,我也常常会接触到、接受到一些是而非的观念,好像我们去利益别人,去帮助别人会吃亏;去利益别人,去帮助别人好像是错的,是不应该的。那么佛法恰恰相反,我们去利益别人,去帮助别人是好的,是应该的,是善良的,是能够带来快乐。那么就是说,世间方面常常告诉我们说,不去帮助别人,不去利益别人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其对世间法的定义错谬,多指世俗中不好的范畴,与佛法中指向的世间法不符。}我们佛法说你去帮助别人,去利益别人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这两个定义刚好是相反的。{对世间法认知有误,世间诸多教育都是指向与人为善。}那么佛法讲“因果”,那么这一点就非常重要啦。那我们到底怎么选择呢?那我们选择是去利人,要去帮人,还是不去帮人,不去利人?我们在家里也好啊,在单位里面也好啊,在社会上面也好啊,常常害怕自己会吃亏,常常喜欢去占别人的、占单位的小便宜,那么这些观念都是要不得的,都是不好的一些观念。
那么原因,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观念呢?为什么我们会去考虑,去思维,去做这样一个决定呢?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决定,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样去生活,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你的原因,用佛教的语言来讲“无明”、无明状态。大家来到寺庙里边来,就是要去解决自己长期以来内心深处解决不了的问题,内心深处最大痛苦的原因,要去解决这样一个原因,内心深处的烦恼,内心深处自己想不清楚的问题。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些问题、烦恼,自己不知道呢?大家在世间上面学的都是世间法,那么世间法它是根据世间的道理存在的,那么佛法它既包括了世间法,也包括了出世间法。世间法用佛教的名词来讲俗谛;出世间法用佛教的名词来讲呢真谛,这两个部分。那我们如何在俗谛的基础上能够证到真谛,能够见到真谛,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刚才我谈到,我们大家拥有一个人的身体,本身已经很难得,身体的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因为我们的行为,错的是因为,我们的行为在受我们的烦恼在驱动,那如何来解决我们的烦恼,如何来解决我们自己身语意会造作恶业这样子的问题,那就要依靠三宝嘛,很重要啊。{“依靠三宝”在作者开创的体系下已变味。}我们现在大家都能够学习到的佛法,以及我们出家法师能够出家,那都是跟释迦牟尼佛有关系嘛,出家目的为了要学佛法,那这个佛法是释迦牟尼佛通过多生多劫修行开悟以后讲出来。所以诸位来到庙里边来,也是一样,跟出家人一样,要来学习佛法。那么学习佛法要皈依、要受戒。我们出家的法师要皈依、受戒,在家的居士们也要皈依、受戒。皈依是一样的,都要皈依三宝。但是戒律不一样啊,那么出家人的戒律更多,更严格,那在家居士的戒律就比较简单,就比较宽松。如果没有皈依,没有受戒,我们就学不到佛法,我们就学不好佛法。
那么这样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和界限。那我们皈依,皈投三宝,以后呢,就要根据三宝的要求、开示、根据佛法来指导我们自己的生活,指导我们自己的工作。根据佛法来很好地同自己的起心动念相结合;根据佛法来思考问题,根据佛法来认识问题,根据佛法来说话,根据佛法来走路,根据佛法来做事。那么也就是,我们要说话的时候,我们就要想一想,这个佛法应该是怎么样子才是对的;我们要做事的时候也要认识到,做这个事情同佛法违背不违背;我们走路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在路上有没有踩到蚂蚁啊,有没有踩到昆虫啊,有没有踩到一些小动物啊;我们去的地方是不是适合我们去啊,去的地方是不是对自己的身心有利啊,那这些我们都要去考虑的。那如果我们受了八关斋戒呀,受了五戒呀,甚至受了居士的菩萨戒呀,这种的功德、意义、福报就更大了。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受戒以后,这种善法是在一切的众生份上得到的,是在三宝的份上得到的。同样做一件好事,世间善法跟佛法里边的善法是不一样的。那么你世间善法,你这一件事情的意义它本身只有这一件事情的意义,那么佛法的善法,它的意义就大大不同啦,它的意义是代表性非常广泛,非常大的。
那么,举一个例子来讲,比如你会画画,那么你画了一幅画,那么你画了一幅画以后呢,你去送给一个农民,那他农民他本身就不知道你这个画有什么价值,他收了以后,弄不好就扔到垃圾桶里面都不一定。那么你这样一幅画送给国家主席,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意义就不一样了。同样一件行为呀,它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它代表性就是不一样了,因为你国家主席的话,他一国之主呢,他代表所有的人呐,比如我们中国的国家主席来讲,他代表了十几亿人呐,他意义就不一样了,你就有那么大的功德了。那么在三宝地更是如此了,你做一件事情呢,一个行为呢,它都是从我们自己内心里面最深处发出来的,{真实的情况如此么?都是从我们自己内心里面最深处发出来?}是自己要去做的,自己为了要累积福德、智慧资粮而来做的。那么这是跟世间上面做事情不一样的。世间上面做事情,比如说你有一个职业,你的职业、你所从事的职业,其目的是为了你的生活,让你和你的家里人的生活过得好一点。那么你职业干得好一点,你职位高一点,可能有事业也干出来了。那么你做了一分的事业,仅仅是要来激发你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潜能,把内在的潜能表现出来而已。那么你这种潜能表现出来,到底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是有利,是有害的,那就很难讲了,就说不清楚了。那么佛法不一样的,佛法它一方面要引导我们把自己生命的潜能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同时呢,对自己对大家又能够有利,同时呢又能够让自己、让大家,在当下、在现在、在未来、在更长远的未来,都能够幸福快乐,这样子做事情的出发点和它的目的是大大不一样的。所以来到庙里面当义工,做了一些很脏、很累、很苦的活,但是大家干得很高兴,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快乐。{与事实不符,吹彩色泡沫。}那么换一个环境就不会了,有好多人呢,自己在家里,都不愿意做家务工作,都是请保姆啊,请别人来帮忙。那为什么自己会判若两人?为什么在自己家里或者说在自己的单位里,这种能力就发挥不出来呢?在庙里面就能够发挥的出来呢?同样一个人,在两个环境,就会判若两人。由此可见,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寺庙是佛法僧三宝的清净的宝地,因为它是清净的宝地,能够让我们内心的烦恼净化。
就例如我们一个人,在一个缺氧的一个地方,氧气非常的稀薄。比如说在喜马拉雅山上面,那么你呼吸就会困难了,甚至你可能都会奄奄一息了。那么你要吸氧,或者说你来到海拔低的地方,那么你即刻自己的生命就会复苏,精神状态就会恢复过来,那么这个是表明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大家来到寺庙里边学佛法,绝对能够感受到佛法对自己的帮助,佛法对自己的体验,佛法到底是什么,我们慢慢慢慢就会感受得到,慢慢慢慢我们就会理解得到,慢慢慢慢我们就会一点一点去信仰它,一点一点去皈投、依靠,那么在这点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有些人呢,学佛法来到寺庙,他好像修行没有什么进步,好像修行会恍恍惚惚,甚至说好像修得越久,越不想去修,修得越久,好像佛法离自己越远,那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到一定的时候,学佛到一定的时候,来到庙里边法会参加多了以后,我们人往往就会把自己最初的发心忘记掉。也就是说,最初的发心很重要的,就是你最主要的原因,你要来皈依,要来学佛法,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忘记掉了。那么你这个原因忘记掉,当然我们的行为呢,就显示不出它的意义。你的行为没有意义,那么你的结果自然而然就不好了。佛法它是非常注重发心的,你是不是发清净心,还是发染污心,是不是发了善心,还是起了恶念,你是散乱心,还是我们内心里面都是戒定慧的功夫,这种行为所显示出来的意义,是大大不一样的。{后文中可慢慢详见这些佛法名相在其体系中的真实内涵。}就犹如一个学生你去了一个学校里头,你如果不好好念书,不认真、不用心在念书,那么你哪怕每天去学校,最后你的考试成绩也会很差的。只有我们去了学校以后呢,自己很认真用功,很用心去读书,找最好的老师去接受教育,并且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去完成作业,最后才会有好的成绩。那如果来到学校里头,根本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用功学习,那么老师为我们指出来的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去改进,那么你一而再,再而三去,仅仅是图有其名啊。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学得比较久的同学,常常会犯这个毛病。那么有时候我们也会说,那我也知道啦,我们在三宝地,就是为了要积聚资粮,为了要好好学佛,为了要好好修行。
那这个时候的认识,仅仅是理论上面的认可,理论上面的认知而已,而实际上此时此刻你的心,跟你最初第一天、第一次来到寺庙里边的那一刻的心,已经是大大不同了。佛法告诉我们,皈依、修行要殷重修嘛,要非常的至诚,非常的恳切,非常的殷重,非常的认真去修行,才能够会有感应。那我们不能够至诚、恭敬、殷重去用功、祈求、修行,就说明我们已经在散乱,我们在起慢心,我们在掉举,我们在嫉妒,我们在比较、在分别、在起烦恼。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就障碍了我们来到寺庙里边不能够听经闻法,如理思维、如理抉择、把法真正地听到心里头去,也就是把自己障碍住了。那么我们人比较容易犯的毛病呢,比如说嫉妒,比如说骄慢,这人比较容易犯的两个毛病。慢心,我们在看这个人很骄傲、骄慢,慢心的特点就是你在高处去看人;嫉妒的特点,就是你自己站在低处去看人,从低处看人,你就觉得好像每个人都比我好,各方面都比我好,那么每方面比我好这不是问题,那么你看到别人用功修行,能力、财富、品貌等等,事业、家庭比自己好,但是呢,你自己看到这些事情以后,内心难过,内心起烦恼,内心产生痛苦。那么这个就叫做嫉妒。那么什么叫做骄慢呢?我们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多做了一点,那我们总觉得别人都不如我,我做了很多;我们做得好一点,我们就会认为说别人做得那么差劲;我们自己比别人聪明一点,我们就会觉得好像别人都很笨;我们能力比别人强一点,就会看不起别人,会认为别人那么差劲;我们自己文化高一点,我们就会觉得别人文化程度那么差;我们体力好一点,就会觉得别人那么无能,诸如此类,内心总是不能平静,内心总是不能平衡,内心总是不能以平常心来认识自己,以平常心来对人对事,以平常心来学佛法。古来祖师大德讲,“平常心是道”嘛。“平常心是道”就是能够如实认识到自己的心,自己内心是一个什么状态,内心是一个什么问题,看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有高有低的。所有外在存在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内心里面的问题,{此处为其宗要,给大家洗脑。并非所有外在的问题都是自己内心里面的问题!从万法唯心的层面可以这么说,但此处所讲并不是这个层面。}那我们内心里面的问题,有些问题呢就是你当下的问题,认识不清楚,就是你智慧缺乏,烦恼障、所知障重;那么有些你内心的问题,是过去等流下来,过去累积下来的,把你内心障碍住,把你内心那一份善良的、清静的、庄严的心空给塞满。{如此分类有误,过去等流下来的问题不属于烦恼障所知障么?}没办法,那么怎么办呢?你要去清除啦,把这些障碍、把这些问题把它清除掉,就要去忏悔。
所以我们要改变,让自己不如理、不如法的行为变成如理、如法的行为,我们要去改变恶行变成善行,我们要去改变害人变成利人的,那么这样子的做法,这样子的生活的态度,{反复讲利人和生活态度,这些显然与佛法的如理如法不符。}那么要靠什么呢?要靠智慧,要靠愿力。{上文就是作者体系的智慧和愿力。}我刚才谈到了,世俗社会上面的人,有了一份职业以后,他要完成事业,至于善恶、是非,到底对个人、对集体、对他人,有利有害,那就是第二个的问题,第二位的问题,那么佛法不一样,他首先要利人,利人就包括自己,包括一切的人,他动机摆在第一位,并且呢,他的动机是贯穿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利人得快乐(坏苦)为其宗要。}社会上面靠职业靠事业,我们佛法靠什么呢,靠智慧,靠愿力。智慧就决定了你能不能成功或者失败,智慧具足了,智慧多了,那么你就会成功,你成功的概率就高,你成功也就大;智慧比较低,比较差,成功就小,成功就低,结果就小。愿力决定什么呢?决定着你的始终,就是决定着你的开始跟结束。比如我们发大心,发菩提心,开始,我们现在能够很好的发菩提心,是因为过去多生多世以来就发了菩提心,所以现在发就比较容易,只是一直在提醒自己,一直在勉励自己,一直在让菩提心持续,不要忘记,然后慢慢慢慢最终就成佛了。
如果过去没有发过这样的大心,那我们现在开始发,发了大心,发了菩提心,那么这个菩提心是贯穿你的开始跟结束。这是很重要的,那这个就是人的愿力啦,它愿力就是包括开始跟结束就是愿力,愿的力量,发大愿的力量,这种力量,那么你没有力量,因为你没有力量,做事没有力量,生活没有乐趣,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发愿,没有愿的力量。那我们一个人只有发了愿,他才有力量去克服种种的困难,去解决种种的问题,去面对自己内心里面种种的烦恼和阴暗面。如果没有发愿,那就没有力量,内心就没有力量。如果没有智慧,那我们光发愿还是不够啊。我们发愿就是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无论如何要把它做成,无论如何要把它做好。那么你发了这个愿以后呢,还要靠智慧。智慧它就告诉我们怎么去做的,怎么样去做才够能把它做好,那么这个智慧从哪里来?{龙泉做事宗,愿力智慧都落在做事上而不是修行上。}从修学佛法而来。那么如何来修学佛法?就根据戒律,就需要皈依。{皈依受戒的落脚点就是做事,就是增加坏苦。}所以它是一层一层的下来的。大家在庙里面积了很多的资粮,也做了很多的事。那么刚刚来的,对佛法也是很有善根,很有因缘,如果缺乏善根因缘他就找不到这个地方来。反过来说,你能够找到这里来,就说明说同佛法有因缘,同三宝有因缘,你的善根已经发现了,今后就很有希望。所以我们久修久学的同学、同修和出家的法师,就需要去发大心,发大愿,就要不断在佛法的修学上去用功,去努力。
那我们初学的人呢?刚来的人呢,怎么办呢?要超越自我。超越自我什么意思呢?就是超越世间上面的我。那么世间上面的我,他的目标都比较近,他很多的行为也有问题,刚才我谈到了嫉妒、骄慢,不容易去利益别人。那怎么办呢?就要去超越、超越自己,那个很不容易的。因为大家都这么去做了,反而变成,错的都变成对的。那么你要去超越,要去解脱,就要在这方面去努力。超越“以自我为中心”。所谓以自我为中心,时时刻刻都是想到自己的利益,时时刻刻都是想到自己的问题,忽略了别人,忽略了很多很多的人,所以我们要去超越。超越人生的短暂性,超越人生的局限性。因为你眼光很短浅呢,你看的只有今天的事情,只有明天的事情,只有很近很近的事情,就看不清楚。你超越了局限性呢,就是只顾到我们一个人,或者是你家里几个人,或者是你单位里边的少数人,我们的心胸格局不容易扩大,我们的思路放不开,我们的思维模式有问题,那么这些就需要去超越啦。用“超越”,大家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认识,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超越局限性和格局还有思维模式讲的都是鸡汤}
我们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团体,都有历史。我们整个人生的过程就是自己的历史;我们一个团体的过程就是寺院的历史、佛教的历史;我们国家所有的各个民族、各个人的过程就是国家的历史。它有国家的历史,有佛教的历史,有团体的历史,也有个人的历史。那我们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做出一些丰功伟绩,去做出一些对大家都好,都有利,大家都能够接受,大家都能够欢喜,都能够快乐。{丰功伟绩,有利,快乐!}这样子的话对自己也好啊,对团体也好啊,对国家也好啊,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作者体系的佛法和修行}那我们所出现的种种的面貌,我们在庙里边来,念经也好啊,一起煮饭也好啊,一起研讨也好啊,交流也好啊,扫地也好啊等等,说话、做事、走路、行住坐卧,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程,都是我们的生活。这些过程和生活,记录下来,就是文化,就是历史,就是人生。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当中去体现无限生命的价值。在很有局限的时空因缘下,去实践和完成我们最宽广的佛法的事业和自己生命的蓝图。{落脚点是事业。}所有这些,一点一滴,我们都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接受,用心去学习。以此供养大家,愿同大家共勉励。阿弥陀佛!
{作者思路:
1.世间苦多乐少,因“世间思维”,所以需要学佛法;
2.佛法可以让乐多,就要改变思维,去利人;
3.要实修!就要来庙里皈依,受戒,发愿;
4.超越自我(“世俗”自私不利人的局限),做事利人增智慧(破烦恼)最后成就丰功伟绩,对他人对团队对国家都好,何乐不为。}
第二章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今天第一次在德尘居的讲堂同大家讲讲佛法。因为这个讲堂启用不久,还比较新,所以大家来这里,都会有一个新的感觉,新的面貌,那么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多生多劫以来,都是在六道当中轮回,头出头没,今天呢,我们能够来到三宝的清净地,并且呢,有这么多非常优秀的出家的同学,在家的同修,一起来修学佛法,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更加的难得。在末法时代,就是非常的不可多得的。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发心纯正,知见正确,又能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照着佛陀的教法去实践。{说大话,怎么可能发心纯正知见准确?为笼络世俗人心的顺俗之说。}换一个角度说,我们在未接触佛法以前,我们身边,是一些什么人,我们结识的,结交的是一些什么朋友,那我们现在自己身边的是一些什么人,是一些什么朋友,在过去那些朋友,他天天是告诉自己一些什么内容,我们自己又是同对方,天天谈些什么话题,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有时候一回想回想,就会觉得很害怕,也会觉得很无聊,更多的情况下会觉得很无奈,很无助。那么这些都是大家能够感受得到的,能够觉察得到的。来到三宝地以后,同大家接触的,认识的,周围的良师益友,同行善友那种的欢喜,快乐,那种自己对生命最深层次的体验,感受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我们所得到的佛法的真实的利益,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创造的,也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发明的,我们都是跟佛法僧三宝,跟历代的祖师大德善知识学习的,未成佛以前都是要学习的。难学能学,尽一切学。我们都是在学习的阶段,修行的阶段,完善自我的阶段,超越自我的阶段。
不仅仅说我们在家的同修要学,我们出家的同学亦复如是,更需要学。要学得更好,才能够有这方面的能力去带动在家的同修,大家一起来学。那我们学得比较久的同学,学得比较长的同学,也要越来越好,这样子的话,我们才有能力对僧团做更好的护持的工作,去引导和带动更多的人进入三宝地,进入佛门,一起共同修学佛法。{作者如何理解“佛法”是关键。}这就是我们生命同佛法的联系,佛法在自己生命当中的扎根、体现。那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常常也会遇到问题,遇到困难,遇到烦恼,在所难免。那么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怎么办?我们遇到烦恼,发现烦恼的时候,就是我们修行的开始。{如何修?}我们如果不学佛法,他会认为,烦恼是很正常的,甚至会认为说,自己要把烦恼发露出去才不会在自己内心里边留存。那我们学佛法,刚好相反。因为我们内心里面有烦恼的种子,有业的种子,有烦恼业的原因就会导致对外在的人事物种种境界的非理作意,虚妄分别,错误的,片面的看法和见解一大堆都会出现。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他已经完全了知、通达亲自证悟到诸法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胜义谛,涅槃,成佛的境界。{如何理解胜义谛和成佛?}那么这些成佛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是可以用语言文字逻辑去说明的,{佛的境界离言,此说谬误。}也是能够为所有的人之所验证,那我们要来体验,我们要来用功,照着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开示,一步一步去实践,我们也是会有感受的,会有体会的会有快乐的,{其落脚点又是追求坏苦}逐步逐步也会进步,也会越来越好。那么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学的教法,是佛陀的语言,佛陀的语言是要表达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十善圆满,清净圆满,所谓圆满,它就是代表一切的,所谓圆满,它就是没有欠缺的,没有偏颇。
凡夫的语言都是世间法,凡夫的文字,也是世间法,世间上面所有一切的语言跟文字,它不足以用来说明、诠释佛法。也就是这样子的原因,佛法传入中国以后,我们有很多新的名词,词汇,文字出现。那么在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学习佛法,要从语言文字音声入手,但是佛法的语言文字音声跟世间法的语言文字音声又有差异。其问题是我们长期以来,在世俗社会所熏习的,所理解的,所掌握的语言文字声音,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考,等等这一切,都是根据世间法来的,根据世间法来进行思考,根据世间法来进行思维,根据世间法来进行逻辑的推理。这样子的话,久而久之,我们对佛法不仅学不进去,甚至会越走越远,越学越离题。因为学来学去,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佛陀他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他要让我们做什么,他要让我们成什么。世俗社会上面有很多的痛苦,当然也有少量的快乐,归根究底,苦多乐少。那我们学佛法,就要慢慢慢慢去解决这个问题,让快乐越来越多,痛苦越来越少,{其宗要核心!增加坏苦,减少苦苦。}世间法它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它只是会让痛苦增加,快乐减少,那么佛法会让快乐增加,痛苦减少,最后没有。{这就是作者理解的佛法!}所以这种的价值观,这种的究竟的目的与世间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是两条完全不一样的路子。那么这就是宗教,就是佛法。
那么佛法本身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所需要的,也是我们一个人的,生活的核心内容。一个人如果没有佛法的行持,没有佛法的实践,不懂佛法,那我们的生活就缺乏了核心的部分,那么也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彰显不出来,体现不出来,体现不出我们生活的意义自然而然我们生活的乐趣也就没有了。那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有乐趣,我们的行为为什么有意义,其原因就是有佛法。那我刚才又谈到,这个佛法一方面即要借助语言文字,一方面又要不被语言文字之所拘泥,超越于语言文字,那么这就关系到我们人如何来理解语言文字的问题,名跟相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大家看到我们这只手,那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只手,那我们看这边也可以说是一只手,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只左手,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只右手,那为什么说这是右手,这是左手,这是对我的这个身体来讲,它这只手在我身体的右边,就是右手,这只手在我身体的左边,那么它就是名为左手。但是它同时又可以叫做手,那么每个人的身体上都有两只手。那我要举这个喻的目的在哪里,左跟右的名言,是对自己的身体来讲,反过来讲,如果不对自己的身体,那么左跟右名言就没办法安立。那我们对世间上面一切的事物,都会给它安立一个名言,安立一个名言以后,我们才有办法,听到这个名言以后,内心浮现出这个物体的相状,这个物体的形象。我们听到某某人的名字,我们内心里面即刻就能够显示出某某人的形象出来,我们听到某一个建筑物,人民大会堂,故宫,即刻内心里面就能够显示出这样子的一个相状出来。
那么这就是名跟相的一种关系。反过来说,名里面它是包括了一定的内容,或者说是包含了特定的内容,那么相呢,相状,它每一个法,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它也是包括了它自己所特有的一些状态和内涵。而这个问题是,世间上面所有的名跟相它是会变化的,它是假名假相的安立,假名假相的安立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人从小到大,时时刻刻,每一天都在变化,所以这个相是假的,它是能够变化的。我们的名字也是一样的,你可以改,你可以改名字,你今天可以这么说,明天你换一个说法,你说我现在把名字改成什么名,到派出所里面一改就可以了。那么而事实上,我们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这些假的名,假的相当成真的,执著于我们自己的假名跟假相,由此引发一切的问题。那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五蕴皆空,名跟相也都是空的,都是无自性的,那我们眼睛看到的,我们心意之所感觉得到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那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上面一切法的虚妄分别种种的名跟相目的不是要来否定这个世间,而是要告诉我们不要执著于这个世间,不要迷恋于这个世间,要超越于这个世间,要解脱于这个世间的一切的名跟相。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对治法,用佛法来对治自己这样子对假名跟假相的执著。那我们慢慢慢慢要去培养这种力量,这种力量的培养,就需要靠佛法,靠修行用功,才有办法去对治。我们认识烦恼的时候,就是修行的开始。
那么我们怎么样子去下手呢?怎么样子去对治呢?刚才谈到了对名跟相的认识,再下面呢?怎么办呢?现在的人,都非常的聪明,非常有智能,智力很好,聪明过人,我们常常会听到这句话。但是我们没有听说过,说善良过人,很聪明的人他不一定很善良,很善良的人不一定是说很聪明。所以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越来越善良,就是非常好,要对所有的人都是善良,因为他的本性他的本心,他的身语意三业,清净无染,无自无我,并且具足了悲心具足了愿力,他自然而然就会善良。所以我们学佛法,与其说是培养我们的能力,培养我们的文化知识智慧,倒不如说是培养我们的善心,良心,培养我们的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启发我们的佛心。那么反过来说,我们有这种心理,我们心里有这样一种力量,有这样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这就是佛法的种子,在我们内心的扎根,内心的发芽的一个体现。那我们内心如果具足善良,自然而然我们的智慧就会显发出来,{作者的“佛法”思路:1要快乐;2快乐从利他来;3要善良;4善良了就智慧了。}因为他对人事物的看法认识和判断是不同的,不同于世间人,不同于其他人。{作者认为:世间人不能很好利他,所以得不到快乐,我们“佛法”利他,“善良慈悲发愿智慧”,所以快乐。}我们要从有漏的善法,逐步逐步从有漏的善法转变为无漏的善法,无畏的善法,所以要解决的是善跟恶的问题,也就是烦恼跟智慧的问题。{作者对有漏无漏理解错谬,见第五章辨析。}那么智慧,就是善,烦恼,就是恶,所以善恶的特点,就是从智慧烦恼里边来区分。
我们要了解一个民族,要看一个民族有没有希望,这个民族好不好,那么就要了解这个民族它有没有信仰。那么在世界上面也好,我们国家也好,那么有好多个民族信仰某一种宗教,比如信仰佛教啊,伊斯兰教啊,也有好多个民族信仰同一个宗教,当然也有一种民族里边的人信仰不同的宗教,或者说也有人不信仰宗教,都是有的。那我们了解一个人也是如此。他相信什么,他信仰什么,那么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他什么都不信,问题就很大。他什么都不信,他这个人就进入虚无主义的状态,那他总之要有信仰。那么信仰佛法是最好的,最究竟圆满,最稳妥的。这当然因为我们是出家人,是佛教徒这么说,那实际上,因为我们有真正的体验,我们有真正的感受,所以我们这么说也不为过,我们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那么如何让一个人在自己信仰的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有信心,越走越能够接近于我们的目标,趋向于圆满,让自己的生命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这对自己的定位就非常的重要。所谓自己的定位什么意思呢?就是如何来认识自我,如何来认识自己在整个生命历程当中何去何从,找到自己的下手处,因为我们没办法定位,就说明我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虽然我们人在这个讲堂里头,但是心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们人在家里,但是心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们人在单位里头,在学校里头,但是我们的心在哪里,这个心永远无所依皈,永远无所着落。为什么心永远无所依皈呢?他就是,对什么都不信,对什么都有怀疑,或者说他对什么都信不起来,因为信不起来,他自然而然就要产生怀疑了,自然而然的。那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一种信心。对三宝的信心,这种信心培养起来,才能够启发我们的善良,才能够启发我们的智慧,才能够改变我们内心里面种种的烦恼跟业,如果没有信心的前提,没有信仰的前提,那我们所有的一切仅仅在文字理论上面的推演,在文字理论上面的推演与自己的生命是了不相干的,那么这样子的一种意义是不大的,他不是真正在学佛法,它不是一种宗教的行为,那么这方面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弱化闻思弱化对经论学习。}所谓要特别注意的就说明我们常常会犯这样子的错误,我们常常会有这样子的问题,我们这样的问题解决不了,那么今天解决了,它明天又出来,明天解决了,后天又出来,它从根本上面解决不了。{何为根本?没有经论没有闻思何来根本?}那么这方面我们要去对治,我们要去注意。那我们怎么去对治,我们怎么去注意呢?注意,就是,我自己的这些思想,我自己的这些想法,符合不符合佛法,如理不如理,如法不如法,是不是有问题,{不闻思如何知道?}也就是说,当我们对三宝,对佛法产生怀疑的时候,那么就是烦恼在出现,烦恼在出现的时候就要靠佛法来对治。{佛法从哪里来?难道从不学经论“依师依友”来么?}那我们一看一比对,就发现,已经脱离了佛法,违背了佛法,那么这种思想要不得了,这样子的话,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见解就会得到很及时地调整。那么对治怎么办呢?就是要去修行了。
修行才是真正的一种对治法,你看这犹太教徒,他们的安息日是绝对不工作的基督教徒他每个礼拜绝对去做礼拜的,那么穆斯林,他每天向麦加五次的祷告。这什么办呢?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时时刻刻,内心对自己信仰的对象能够有真正的皈依,真正的回归,真正的来收敛自己这些世俗散乱的身语意的行为,否则的话,我们美其名说在学佛,是佛教徒,而实际上我们的所作所为,很难很难根据佛法的这些观念来实践了,就是落实不了。那么也就是我们只有真正去对治的时候,我只有真正去用功的时候,去修行的时候,念经,打坐,或者我们研讨,或者用佛法来比对,来对治自己内心的时候,做功夫的时候,用功的时候,用法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条件,自己对治得了对治不了。那我们如果没有刻意花功夫用时间去对治,我们一天当中,一年当中都是在无明状态,我们只有刻意去对治用功的时候,我们才有办法去发现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烦恼,那么发现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烦恼才是修行的开始,用功的开始。如果没有发现,发现不了,那么这些都是在心外面做功夫,都是在心外来论法,心外来论道。
那么大家工作也是比较忙碌,所以至少呢,我们一个礼拜要有一次同学共修的机会,这样子的话才能够让自己内心的善法的力量不断得到增强。在家的时候自己孤单单的一个人,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很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这种慈悲心,这种智慧和愿力启发不出来。启发不出来久而久之,我们人的性格就会变得很孤僻,就不容易合群,不容易同别人相处,更不要说去帮助人去利益人。{引导大家来团队,入自己体系。}我们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都掌握不了,都做得不好,那怎么样去成佛呢,怎么样自利利他,怎么样来发菩提心,发大乘心。所以我们学佛法跟学二乘是不一样的,我们很少人说我们要学二乘,我们都要学佛么,学佛他就是要成佛,那么很少人说我们要学罗汉,不会说我们要学罗汉。那么既然我们要学佛,那么就是要有学佛的方法和路子,那么照这种的方法和路子我们才能够成佛。不然的话我们对一个学佛的概念还没有弄清楚,如何来谈学佛?如何来谈成佛?那我们要学佛,就必须要有很远大的目标,很高远的志向,要有很深刻的生命的体验,那么这些生命的体验就靠修行,很高远的生命的目标和志向就要靠我们的发心,要不断来激发我们生命内在的潜能,就需要靠发愿,我们不断发愿,那我们内在的潜能就能够不断地被激发出来,我们不忘发心,我们才不会迷茫,才不会迷失自我,生命才会有方向,我们对佛法有真正的体会,这种动力才不会枯竭。所以这是一体的,不可偏颇。那么一个人,十个人,一百个人,这种业的行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一个人的业力都是非常微弱的,那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这种业力就非常大的。那我们每个人就像一颗火苗一样,星星之火,它不小心被风吹灭了,你灭了你就不容易再燃烧起来。那我们把这样子的火星,一点一点一点地给它集聚在一起,它就变成火把,就变成火炬,它就会永远在燃烧,它永远在发光,它永远就能够来照亮人世间,利乐诸有情,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道理跟一滴水放在大海里面永不干枯是一样的。那我们如何来实践佛法,让自己的生命对佛法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自己生命的潜能能够不断得到发挥。刚才谈到信仰。信仰信什么,信三宝,信业果,业决定一切。那么,如何来信三宝?如何来信业果?如何来信,而不是说如何来认识业果的原理,如何来认识三宝的意义,就是如何来信,这我们要搞清楚,信什么跟怎么信,而不是说来怎么认识信仰的对象。
所谓信什么,我们怎么信,就是说要用我们实际的身语意三业的行为来诠释我们在信什么,{依师做事,积极“弘法”扩张,积极发展大事业。}我们在怎么信。否则的话,我们永远弄不清楚什么是信仰。那么信仰,就是要在我们的身语意三业当中去体现,反过来说,我们身语意三业的一切,因为有信仰的基础,信仰的根本,所以我们的行为是不共世间的,我们的行为有特别的意义,我们的行为是趋向于成佛。那么只有用自己身语意三业的行为来诠释佛法的时候,才能够真正转变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转弯,否则的话,我们自己还是自己佛法还是佛法,它永远不能结合在一起。我们佛法讲普度众生,大乘佛法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去成佛,这是我们发大乘心,大乘佛法那么大乘佛法在过去,比喻说我们一艘大的轮船,一艘大的汽车,那我们要过大海,我们游泳是游不过去的,我们会死的,到一半会死,会掉到大海里面去,那就需要靠佛法的力量,靠车子的力量。但我就觉得,你开一部车,你驾驶一艘轮船,那更好的,你可以修一条路,更好的,你修一座桥,对不对你修一座桥的话,大家在桥上走路也好,在走车也好,他就不会沉沦到苦海,你开一条路,你路开出来了以后,你千千万万多少的人,他都不会迷路,他都能够到达目的地。那这个话在那理呢那这个话的意思在哪里呢?就是说你开路的人,他有时候比驾车的人更重要,也就是说,你没有路你有车你车也开不出去,你怎么去开呢?那我们今天能够学到佛法,都是因为过去的佛菩萨、祖师大德们为我们开好这个路,所以我们才能够在这个路上学修。这是有路了,我们看到路了因为有路,我们看到路,他肯定有目的地的,照着这个路去走,他就能够达到目的地。{此路岂是佛菩萨之路?只是在打造大型相似法洗脑集体。}
那么有时候,我们自己的这部车子,在这个路上跑一跑,出问题,跑一跑不想跑,也是在所难免的,那么这个就是因为我们汽车在损耗,汽油不足,那么汽油不足怎么办呢,就需要加油。那么汽车在损耗的时候,就需要检修,维修,这样才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所以我们来到寺庙里边来,对自己来说,也是在检修自己的身语意三业,整个的身心,在修理一遍,检查一遍,同时也在充电,也在加油,这样子的话我们在整个佛法修学的路上才能够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越走越不会迷失,不会停顿。那这样子的话,一次两次它是不够的,十次一百次也是不够的,他要永远去用功,永远去努力,永远去发心,永远去做。{充电、加油、反复洗脑依师做事业。}你做一次,停留很久很久的时间,我们内在的动力肯定就是不足的,就会下降。那么三宝地,他就类似一个发电站一样,它里边有非常充足的电源,它足够给每一个人去充电,所有的人都是离不开的,离不开三宝,离不开同行善友、善知识对我们的帮助。那么也就是如果没有这样子一个氛围,那我们佛法就不容易得到很好的传持,那么这种氛围的营造就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靠大家的力量,要靠大家的发心。{靠大家力量靠大家发心,此团体就成了一个散毒源头,洗脑充电继续做事。}所以我们在庙里边来学修佛法,它不是来得到一两个什么很简单的概念,那么这佛法的概念,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慢慢都知道了五乘佛法,戒定慧,贪嗔痴,他都知道了,所以我们不是来获得几个佛法的名言概念而已,他是整个实践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生活的核心的部分。刚才我谈到了,我们人的语言的一种局限性,跟佛陀的境界的无限,佛陀的境界就是无有边际的,是圆满的,是无限的。那么也就是我们有世间上面所有的语言来说明佛法,都说不好,都是不够的,那佛法永远不止这样子一个简单的意义。我们更不能在这些名言的工具上停滞不前,我们更不能在这些形式上停滞不前,形式上什么意思呢,就是拘泥于宗教的这些形式,佛教的这些形式,形式就是外表的部分。我们更需要的是它的内涵,{做事追求快乐中不断超越宗教和佛教形式以发展大事业。}它的核心,所谓内涵就是佛法的部分,所以它的核心也就是佛法的部分。所以内涵也好,核心也好,关键点就是佛法。{快乐宗。}
那这个佛法都是佛陀为我们凡夫众生宣说的,但是我们人对它理解的时候,又是千差万别,各个不同,那么各各对佛法理解的不同,它不能讲说每一个人讲的是错的,它本身就是可以从各个不同的点来诠释佛法。{李^洪%志理解的也不是错的?邪魔外道相似法理解的也不是错的?混淆是非以使自己的相似法“合法”。}那么我们自己要在这些点上,如何来找到自己相应的点,比如说八万四千法门,那他都是要达到一个目的地的。佛陀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当下的现行,都是为了要让我们启发信心,都是为了要我们能够更好的发长远的心,所以,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佛菩萨的出世,那么多佛菩萨,祖师大德的示现,因为众生的业障也是很重的,众生非常非常得多,无量无边的众生,那么有些众生他跟释迦牟尼佛有缘,有些众生跟弥勒佛有缘,有些众生跟阿弥陀佛有缘,有些众生同观音菩萨有缘,有些众生同文殊菩萨有缘,有些众生同普贤菩萨有缘,有些众生地藏菩萨有缘,也就是说,不同的佛菩萨,他们总的愿都是一样的,要度众生,但是他的缘不一样的,这个缘不一样的,是决定的我们凡夫的条件,也就是我们自己条件这样子一个原因,来决定,我们同什么佛菩萨,善知识相应。{方便开演自己的法门。}
那么反过来说,我们发了什么心,我们发了什么愿,我们根据什么标准去实践,然后他慢慢慢慢就跟什么佛法相应,就跟佛菩萨相应,它相应不相应,相应的程度,都是根据佛法上面去判断的,而不是说是从形式上面去判断的。形式上面判断,每个人都是三宝弟子,都是佛教徒,这肯定不会有错的,{三宝弟子是形式上判断么?三法印是形式么?}但是每个人都是佛教徒,都是三宝弟子,但是每个人又不同,那不同的地方就是对法相应的程度,相应的点。那么这点就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要找到下手处,要找到立足点,那必须要找到相应的部分,我们才会有信心。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找不到路,我们对很多佛菩萨,很多的经典、善知识生不起信心,或者说轻毁,诽谤,不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业障构成的,因为我们的业障,我们内心里面有业,所以就障碍,我们对佛菩萨信心生不起来,或者说对其他的法门,其他的佛菩萨生不起来,那么这两个就是不同的意思了。{强化自己的路子,强化听众的“业障”,自宗就占据高点。}一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下手处,还一个呢,我们对自己还没有学习的佛法,还不知道的,还不了解的这些佛菩萨,祖师大德,我们是一个什么心情,是一个什么心态,是一个什么态度,这很重要。那么至少,我们学得还不够,我们学得还不好,那我们学够了,我们学好了,我们学得通达了,法法都是相同的,法法都是相通的,法法都是无碍的,佛佛都是道同的,这肯定的,都能够通的。所以今天同大家分享的一个主题就是:在自己的生命的缘起点上,如何很好地与佛法相应。那么我想大家能够好好体会,好好去认识,好好去努力,这种信心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增强,以此供养大家。
{作者的“佛法”思路
1要快乐(追逐坏苦的增加);
2快乐从利他来(世间人追逐私欲故苦多乐少);
3要善良(皈依修行对境练心);
4善良了就智慧了。
同时本章引导自宗为听众缘起,弱化对经论闻思,反复洗脑充电做大事业。}
第三章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义工菩萨:大家好!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继春节以后的第二大节日,又逢十一的黄金周。各位发大心,来龙泉寺学习佛法、修行佛法,念了一个星期的《楞严经》,又积聚了很多很多的资粮。今天的我们场地虽然是露天,但是非常的清净庄严,供品呢十分丰富,可谓琳琅满目。由此可见,诸位对佛陀的无限信仰的一种心情。释迦牟尼佛是一位修行成道的圣人,大彻大悟。他具有福德、智慧,慈悲圆满的。释迦牟尼佛一出生的时候,就有许许多多的奇迹、瑞相在人世间发生。根据经典里面的记载,佛陀出世的时候,很多的聋子本来听不到声音,但是呢,突然间能够听到声音;有不少的瞎子,他眼睛能够恢复视觉;有很多的哑巴,突然间能够说起话来;有些人,驼背的,他的身子能够直起来;有不少的跛子,能够走起路来;还有好多囚犯,从监狱里面解放出来;许许多多的猛兽它也不再吼叫,也不再去伤害人。总的来说,有很多很多的瑞相出生、出现,不同一般人的来到人世间。
释迦牟尼佛贵为王子,但是呢,他没有想要去继承王位。反过来,他想要去出家、修道,解脱自己生命的痛苦。那么他为什么能够发这种心?能够知道去修行、成佛,我们今天才有佛教的流传,大家才能够来到寺庙来,学习佛法。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以前,也就是我们常常所看到的:他看到的老人,眼睛花了,牙齿掉了,耳朵听不清楚,满脸都是皱纹等等。他看到老人之后,自己内心里面就很难过、很悲哀、很痛苦;又一回,他出城门的时候,看到一个病人,奄奄一息,痛苦不已,释迦牟尼佛也大发慈悲心,感受到犹如自己生病那样子的痛苦;又有一回,就在佛陀出城门的时侯,看到一个死人,那么死亡的那种景象、那种的苦楚,实在难以言状;又有一回呢,释迦牟尼佛看到一个修道的人,他威仪具足,仪表不凡。逐步逐步让释迦牟尼佛感受得到,人的身体,总是免不了病痛、衰老、死亡。那么这些痛苦,时时刻刻跟我们人联系在一起,逃避不掉,也逃避不了。人,注定是要死亡的,那么,死亡以后怎么办呢?死了以后去哪里呢?死了以后还存在不存在呢?那么人的生命,能不能进入到一个不生不死的状态?人的生命,能不能在死亡的以后的阶段,也就是来生能够比今生好,能够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圆满?{快乐幸福圆满。}释迦牟尼佛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之后,他毅然决然出家修道,六年苦行,最后圆成佛果,大彻大悟。那么从佛教的本质上面来说,他是教育、教导、教化所有的众生,要提升精神的境界,提高道德的品质,开发智慧的宝藏,转凡成圣,转染成净,转烦恼成菩提,从迷的世界逐步逐步进入悟的世界。所以,佛教是一种系统的、完整的生命教育。而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个系统、完整生命教育的创始人。
古往今来,印度的也好、中国的也好、韩国的也好、日本的也好,南传的也好、藏传的也好、汉传的也好,许许多多的高僧大德、传承祖师,他们都是扮演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教育引导众生破迷开悟,这样子一个责任。那么,也就是,这些大德法师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善知识、我们的有恩的人。佛法虽然看起来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它的体系极其庞大,但是它是有主线的,它的主线就是一个生命的教育,所以是一个非常有组织、非常有序的、完整的机体。那我们人,在六道当中是最为殊胜的、最为难得的一道,最容易听闻到佛法,最容易接受佛法,最有善根的。那么作为人道,我们如何来认识、学习、掌握生命系统教育,从而能够改变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质,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一谈到教育,大家都是非常地熟悉,因为无论我们在家里要受到父母的教育;在学校里面要受到老师的教育;在社会上面要受到顶头上司、经理的教育;在寺庙里面要受到出家法师的教育等等,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落脚点在自己的洗脑体系。}那么在社会上面,我们也常常听到“尊师重教”这样子的说法。尊师重教,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都是极力提倡和弘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在今天,更是如此,我们对老师的尊重。尊师重教,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就是依师法。依师法,它是总结佛教生命系统教育,最为宝贵的经验,也是最为有价值的,一个佛法的对教育重视的内容。我想,这一点是尤其的重要。{依师法登场!第一讲讲快乐,第二讲讲快乐宗和缘起,第三讲讲依师}就是说,我们在家的时候,如何很好地跟老师学习文化知识、技能?我们要学佛法的时候,如何很好地同出家的法师学习佛法?我们同出家的法师要如何来面对、相处?从我们自己在家的善男信女信徒这方面来讲,应该如何来对僧团、对法师?反过来说,我们出家的法师应该如何来帮助、引导、教育,以及对各位负责?那么这就是另外的一个说法、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
出家的法师也是一样,要跟出家比较久的法师、善知识们学习,同时呢,我们也要向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学习。总的来说,我们都要以一个学习的心态,以一个接受教育的心态,来信仰佛教,来学习佛法,来改变自己生命当中的问题。大家都非常有福报,{又在顺俗吹彩色泡沫。}能够拥有一个,可以接受佛法的人身,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具足暇满。{此处非具足暇满,具足暇满需具足五自圆满和五他圆满。}具足暇满,就要好好修学佛法,不能等待死神来临的时候,再来学,那就来不及了。到死亡的时候,那么就决定了我们下一阶段去哪里,所以我们在现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头脑还清楚的时候、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能够自己做得了主的时候,就要把时间、就要把我们的心思全部用在佛法上面来,这是很重要的。学佛法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也不仅仅是找些人来,凑凑热闹,更不是交交朋友啊,了解一下佛法的皮毛而已。这样子的话,就非常的可惜,非常的浪费。这些都不是我们来到寺院宝地要得到的。我们要得到的是真正的佛法。佛经里面讲,我们拥有一个暇满的人身,比拥有一颗摩尼宝珠还要珍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摩尼宝珠只能解决我们今生今世眼前的贫穷、眼前的困难、眼前的问题,而佛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成就究竟的快乐。所以摩尼宝珠在世间来讲,是最为珍贵的、最为稀罕的、最有价值的,但是不可以跟佛法相比。我们遇到了无价的佛法的宝藏,这些宝藏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不能空手而归。我们应该要不断来追求、来获得佛法智慧的宝藏。更不能空手而归,把大量的时间浪费掉。更不可以说,我们面对宝藏的时候,不知所措,不知从何下手。这些都是需要在我们未学佛的时候,认真去思考,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也要不能忘记。我们学佛法,不仅仅要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也不仅仅要来解决今生今世的问题,也不仅仅为了要解决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我们是要解决来生、更长远,以及要解决许许多多、甚至一切众生的痛苦。
大家都知道我们佛教对苦的分类,有苦苦、坏苦、行苦。那么苦苦很好理解,我们能够感受到是苦,比如刚才谈到的死亡的痛苦。发生火灾、发生地震、发生车祸,发生疾病等等,都是非常的痛苦。坏苦呢,我们人会衰老,年轻的时候逐步逐步衰老、在变化。我们一件很好的衣服,忽然间破了一个洞。我们有很多的财物,忽然间被人家抢走了、偷走了等等,坏苦。坏苦和苦苦,世间上面的人,大家都是能够认识得到、感受得到的,有体会,共世间的。还有一个苦,叫做行苦。行苦呢,不太好理解,也不太好感受。所谓行苦,就是“无常故苦”。{明显不理解行苦(行苦的根本在阿赖耶识未转依时处于“有漏”和“粗重”的状态。《成唯识论》:“诸有漏法,皆行苦故。”《辨中边论》:“以诸粗重即行苦性,由此圣观有漏皆苦。”《瑜伽师地论》:“是故一切所依自体麤重所随故、麤重所生故、麤重自性故,诸佛如来安立为苦,所谓由行苦故。”)}世间上面的一切人、事、物,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因为从无常的这个定义来讲,它是痛苦的。因为无常,所以它潜伏着不确定性、潜伏着危机、潜伏着恐怖、潜伏着没有答案。这本身就是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一个痛苦。那我们对自己来讲,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但是很快就会变化,烦恼、贪嗔痴出来了,不能让它持续;我们读了很多的书,但是呢,记不住;我们做过很多的事情,好的事情不容易记得住,坏的事情一直抹、抹不掉。我们对外在也是一样,外在种种的因素、环境,不知不觉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出家门,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也难以预料,更不可能去左右和掌握。气候也是一样的,我们干旱的时候,要雨水的时候它偏偏没有雨水,发水灾的时候它偏偏还是在下雨,等等。那么这些都是行苦,都是无常。这个无常是人世间的规律,是人世间的本质,所有的有情跟无情都逃脱不掉,那么我们如何来认识、体会和把握无常的规律?它虽然是无常,但是也是有规律的。外从山河大地宇宙,内从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心、我们的心念,都是无常的。所以学佛法,就是要在无常方面去下手,去着力。常常听到念死无常,那么死是无常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死的境界也是最强烈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我们要解决死亡的问题,要解决无常故苦,这样子一个规律,要超越这个规律,就需要学佛法。
死亡的本身并不是很可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何人逃脱不掉,死亡这样一个结果。害怕的是什么呢?害怕的是死亡以后会怎么样?死亡以后会还存在不存在?假如死亡以后会存在,那么它是怎么存在的?假如死亡以后会存在,那么它会不会更好?还是更差?那么更多的人关心的是死亡以后的境界,是对死亡以后的关注、担心和害怕,而不是死亡的那样子的一瞬间。那我们学佛法就是要了解,今生今世所作所为,跟死亡以后有什么关联?假如死亡以后会存在,那么它是怎么存在的?假如死亡以后会存在,那么它会不会更好?还是更差?那么更多的人,关心的是死亡以后的境界,是对死亡以后的关注。担心和害怕,而不是死亡那样子的一瞬间,那我们学佛法就是要了解,今生今世所作所为,跟死亡以后有什么联系,跟后世有什么关系?那么这些点很重要,非常重要。比如一个小孩生病的时候,作为父母的就非常非常地担心,那么他担心,包括很多方面,担心他的病不会好、担心他的病会越来越严重、担心自己的小孩在受苦、担心自己的小孩会害怕、担心出院以后日子不好过,身体会差等等。所以这个担心是代表一切的,同时这个担心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关心,就是对自己的儿子的关心,儿女的关心。对自己来讲就是担心;那么对对方来讲就是关心。那么,而实际上,担心也好,关心也好,仅仅表示人的一种心情、一种内心的状态。那我们要让对方身体好起来,那我们需要找医生,看病吃药,注意饮食、卫生、健康等等。那么这从身体方面,应该这样子来对待;那我们从心灵方面,从内心方面,也应该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稳定的、良好的心态。{这是鸡汤!}内心的疾病要比身体上面的毛病,更不容易认识清楚,更不容易治疗。但是呢,更多的人,他仅仅只会关心人身体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灵的健康。只是关心,我们人生活什么样子,过得好一点,幸福一点,而忽略了心灵上面的快乐和幸福。而实际上,一个人过得快乐不快乐,它都是来自于人的心,心里的一种感受,内心的一种感觉。他内心感受快乐,就是快乐;内心感受痛苦,遇到再好的境界,也会感受到痛苦。{这是唯心主义,快乐只是内心的感受,与外境无关?}所以,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在自己的内心方面去下手,内心方面去用功、去着力。世间上面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科也越来越多,大家对知识的拥有量比过去来讲,不知增长多少倍。但是呢,不等于说,现代的人就会越来越有智慧。所以一个有文化知识的人,它不等于说他智慧就很高。那么智慧跟文化、跟知识,它的概念就是不一样的。学佛法呢,就是要能拥有这样子一个智慧――如何来面对自己的内心,能够认识内心的问题,能够解决内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不仅仅说,我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就可以。这些内心的问题,它跟自己的前生后世是联系在一起来考虑的,它更关心的是自己以及众生更长远的未来、更广阔的时空。现在的科学都比较发达,很多过去理解不了的,现在慢慢慢慢能够理解。过去未知的领域,现在逐步逐步也打开。那么我们生跟死的问题,也可以说死跟生的问题。
我们从生到死,然后从死再到生,那么生跟死,本来就是同一个时间。也就是说我们从出生的开始就逐步逐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走向死亡。我们死亡的时候,同时就在另一个状态当中去出现、去产生。那么现代的量子学,那么有一个发明,叫做基本粒子。这个基本粒子呢,它的特点就是即生即灭,即灭即生。所以可以用即生即灭的道理,来解释佛教的死生一体,死生一如,不生不死,生命无限这样一个命题。{佛法讲“一切唯心,生死如幻,诸法缘起,无有自性”。作者理解“我们死亡的时候,同时就在另一个状态当中去出现、去产生”非佛法之“死生一如”、“不生不死”。}在同一个时间,生跟灭是同一个时间,灭跟生也是同一个时间,生跟死是同一个时间,后辈子的生就是这辈子的死。所以我们人,死亡,仅仅表示说,我们这一生七十年、八十年、生命的结束。我们的后世就意味着,另外一个自己生命的开始。那么对个体来讲,对自己来讲它是一直延续下去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样延续下去的。那么这个问题,对我们学佛法的人来讲,需要很好地去思考、很好地去思维它的意义。这样,才不会我们的所作所为局限于、拘泥于眼前的生活、眼前的一些小小的利益,不能着眼于长远的利益,不能跟自己的无限生命联系在一起。那么佛法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来源于烦恼,造种种的业,所以感到痛苦。烦恼的出现就表明我们智慧缺乏,没有智慧的力量,所以会推动自己的身语意,去造作种种的恶业。学佛法就是要来破除无明,要解脱烦恼,这样子才不会去造业。
烦恼跟智慧是相对的,烦恼它肯定做错事、做坏事,造恶业;智慧就不会做错事、不会做坏事,它造的是善业,是清净的业。那么反过来说,我们的智慧增长一分,烦恼就减轻一分,智慧分分在增长,烦恼就一分一分在减弱。那么善跟恶,烦恼跟智慧,它常常是自己给自己作对,自己给自己交战。善良不仅仅是丑恶的反面,善的前提,善良的前提,佛法的前提,就意味着、决定着恶的停止,也就是说,你学了佛法,内心里面也有了佛法,就不能去造恶,不能去造恶业。如果说,我们一边在念经、在念佛,在打坐,同时呢一边又去造恶业,{作者理解的恶是什么?}一边又去做很多的坏事,就说明我们对佛法的观念了解不清楚,还是糊里糊涂。所以,我们先要止恶,然后才能行善。止恶跟行善是一体的。那么很多情况下,一边做好事一边也做坏事,{作者理解的恶是世俗做坏事,与佛意不符。}那么这个就是对业果了解不清楚、不能通达的表现,他不知道说什么原因、什么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更不知道说这个结果有多重大、结果有多可怕。那么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帮助我们来建立,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行为能够给自己和大家带来快乐的结果、带来好的结果,这个就是业果的原理、缘起的原理。只有去学习,如果不去学习的话,我们不可能有那种力量、有那种方法、有那种解决的答案。那我们怎么学呢?就跟三宝学、跟善知识学。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视师如佛”。就犹如看到我们出家的法师,看到能够给我们讲佛法的人,都当成佛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告诉我们的是佛法,善知识告诉我们的也是佛法,所以是一样的。那我们对众生呢?怎么说呢?叫做如母有情,佛经里面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看世间上面所有的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看自己的老师犹如佛。这样子的一个人,他的思想的品质、他的道德的品质、思想的境界是非常高尚的,他能够把所有的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把所有的老师都当成佛菩萨。那么这样子的话,他肯定一方面的会听话,会照着去做,{能看世间众生都是父母,看所有的老师犹如佛是高阶菩萨的行持}照着善知识告诉我们的佛法去实践。对众生来讲,因为都是我们的父母,他肯定会真心实意、不计代价、不计报酬,从内心发出来去利益。用佛法另外的一个名词来讲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那么我们为什么难以做到呢?我们对经典,对为我们讲佛法的法师不能生起恭敬心,不能生起虔诚的心,甚至不能相信,其原因就是我们内心里面有无明烦恼。我们对跟我们相处的人:朋友、父母、兄弟姐妹、同事,彼此不能互相包容、不能坦诚相待,不能以礼相待,不能和睦相处。那么其原因,也是我们内在有问题,内在有问题、内在有烦恼、有无明、有所知障、知见有问题,总是害怕、担心我们自己不好的行为会被人家知道,会被人家批评,我们总是担心害怕,自己眼前的利益会受损、会失去等等。也就是说,会在这样子一些鸡毛蒜皮、非常枝末的环节上用心,而不能从更大的利益、更长远的利益上面去考虑。佛法就是要帮助我们,厘清这样一些思路:怎么样子的心态,它就会有怎么样的行为,怎么样的行为,它就会有怎么样子的结果。帮助我们厘清,帮助我们建立这样一些观念,这样的一些理念。那么这些观念、理念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能够做到,它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一生一世,甚至多生多世的用功,才有办法去突破的。{在团队中慢慢做事依师洗脑慢慢来。}我们要对治一个小小的毛病,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说我们一个人被蚊子咬,那么蚊子咬我们一下,它本身也不是很痛的,它可能会吸走我们一点点的血,实际上也吃不了多少。但是我们对蚊子咬的那种恐惧、害怕会更厉害。它咬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还一直在疼,还一直在害怕。那么那种的害怕、恐怖、疼痛比被蚊子咬本身的疼痛,要多多少倍。那种的坏处,对自己心灵留下来的痕迹和创伤,会更加严重。那而实际上你已经被它咬了,你怕不怕已经都被咬了,已经是没有办法,是不是?只好在没有被咬的时候,我们就做好准备,我们就不会被咬。你真正被它咬的时候,你就不用害怕,那也没什么可怕的,咬一下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诸如此类,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发生,常常会有。总是非常害怕、非常恐惧,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而实际上是大大不必的。更关键的,我们应该要本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样子我们内心才会有力量嘛。我们内心有这种力量来面对、来抗拒外在种种对我们的冲击,对我们的影响。反过来讲,我们应该要有更强的,佛法的力量去化解、去解决,外在一些不好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外在一些不好的力量那无非都是贪嗔痴,无非都是恶的业力。我们内在佛法的力量比较强,善的力量比较强,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够抵御了。我们如果抵御不了,受到影响,就说明我们内在佛法的力量是很弱的。所以我们不能以一个结果来判断,我们应该从他的行为来判断、我们应该从他行为的起因来判断。那这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现在我们常常听到恐怖主义,而实际上你去找,你找不到,你说恐怖主义在哪里?那恐怖主义它也是一个概念。那恐怖分子他是有形有相的,他专门去做那些伤天害理、做那些危害人类,带来极大痛苦的一些事情。那而实际上,它发生的时候我们也是很难以预测的。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很多国家都有发生恐怖的事件。但是呢,有许许多多,更大量的人,绝大部分的人,他并不见得会遇到这些,恐怖分子对我们的一种行动。虽然没有遇到,但是很多人还是很害怕,尤其出国的时候非常的害怕。那我们如果学佛法的时候,就很容易从业果的一个角度来认识恐怖活动,来认识恐怖行为,来认识恐怖主义。那么因为这些恐怖行为和活动,这些恐怖组织它从小就给他灌输一些邪恶的观念:说这些人怎么坏怎么坏,给他灌输一些反面的内容,也就是,进行一些恶的教育,不是善的教育。{佛法在其体系变味成了世间善的教育。}这样子的话,他自然而然去搞爆炸,去杀人,他就不会害怕。那么也就是我们人的内心里面种下了那些不好的因,恶因。那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在哪里呢?就是说,我们内心里面通过学佛法以后,能够有这种能力来面对世间上面所发生的,种种的事情,甚至种种的苦难;我们一个方面有这种力量去面对;同时呢,我们也有这种力量去帮助解决,世间上面种种的苦难,那这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要帮助解决,是从原因开始、从教育开始、从生命的教育、从心灵的教育、从佛法系统的教育开始。从人的认识,从人的价值观方面开始,去改变,去建立。比如一个国家来讲,所有的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体,那么政府呢,是替人民来主导这个国家的。那我们一个人来讲,这个心就是主导,就是主体。我们要靠这个心来主导我们的身体,要靠我们的心,来主导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的心,不能主导我们的行为,或者说我们整个的身心,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说明我们的内心有问题。所以我们来到庙里边,在这样一个清净的环境、安静的环境、宁静的环境,能够更加清晰来认识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的心究竟是一个什么状态?了解我们的心究竟需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那么不要的就是烦恼,需要的就是佛法。
我们人的身体,仅仅是我们的外表,内心才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不能从外表上面来看他的价值,从外表上面有时候是看不清楚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要从他的内涵,从他的肌体。比如说一个人,长得非常庄严,但是如果你有癌症,那么也就非常的危险了。那么如果一个人他长得相貌不是很好看,但是身体非常健康。那这两种我们需要的是哪一种呢?肯定需要的是身体的健康,身心的健康。那我们身心都很健康,我们需要的是佛法,佛法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健康、更加清净。在世俗上面生活,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名词说“欲望”,甚至呢,“人的欲望很大”。那么欲望它是永远不能满足的。而如何来对待我们自己内心的贪欲?那么佛法它有办法,佛法它有要求,佛法它能够告诉我们如何来面对。那么最主要的,我们不能去追逐欲望,为什么呢?因为你欲望永远不能满足,也就是永远得不到。得到的话,它还会有更大的欲望;得到的话,它还会失去。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快乐,所以我们应该要追求快乐,而不能去追逐欲望。欲望并不能带来和引发快乐。反过来说,如果个人的一时的欲望得到满足,但是呢,会给自己更长远的未来,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痛苦和不幸。{不追求欲望不是为了修定慧,是因为欲望带不来长远的世间快乐!}那如果我们是在追求自己的生命的快乐的起点上下手,就不会有这样子的后果和过患。所以佛法是一个引导我们究竟离苦得乐的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大家来到寺庙一天,听一次佛法,接受一次教育,我相信都是会有收获的。以此祝福大家!
{本章依师法登场,配合快乐宗和做事法,体系初成。对佛法理解多谬误。}
第四章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各位同修,今天我们要来讲讲修行佛法过程当中的一些情况。在佛门里面,有不少的人,尤其是信仰比较好,道心比较好,这样一些佛教徒,学了几年以后,信仰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巩固,甚至有减弱、退化的现象,道心不仅没有越来越得到增长,反而呢日渐退失。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一些问题。更是常常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人和事。那么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本身。我们学了佛法,应该来讲,要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能够脚踏实地,走好路子,走稳路子,才是正确的。那么问题的产生,以及问题的程度加重,也有它的原因。原因方面是有很多的,有的是因为,没有找到修道的方法途径和次第,难以入门,难以一门深入,把信仰佛法当成一种通俗的民间信仰。我们在很多的民间的一些神庙里头,供了很多的神,那这些神呢他也能够起到保护,庇佑的作用。那我们信仰佛教,它不仅仅就这一点。那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佛法概念已被偷换。}不仅仅为了要解决我们人们的眼前的小问题。如果仅仅是解决眼前的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普通的神,甚至世间上面的那些善人,都是能够做得到的。那我们信佛、信法、修道,是有它不共的意义的,要从无限生命来审视,这样一个问题:信佛、学法、修道。那么有些人信仰建立不起来、道心退失的原因,是因为对佛法的闻思不熟。因为不能很深入地对佛法进行听闻和思维,自然而然要进行很深入的修行难度就很大。那么有些信仰和道心淡化的原因,是实修的方法不对路,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但是呢修起来,越修越苦、越修越难以体会到佛法的乐趣、佛法的作用。自己想修行,跟怎么样子好好修行,意义是不同的。
自己想修行仅仅是一个发心,内在的自我要求。实际上如何进行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次第、有步骤认真去修行,又是一回事了。有些人信仰和道心,退失的原因在于慢心、懒散,习气不能得到调伏和对治,因为我们的慢心在起作用,内在的对于人事物,佛法的执著,这种的力量非常强,自然而然因为慢心的缘故,将佛法拒之于自己的心外,将自己拒之于佛教的门外。因为懒散的原因,我们不能专注,我们不能专心,我们不能把有限的、宝贵的、片段的时间,很好地用在佛法的闻思修上面去。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可以做得到?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为什么能够做得到?佛陀看到了老病死这样子的生命的黑洞,感到无比的震撼。为了要寻找出离生死、究竟解脱的菩提大道,毅然决然放下自己的,世间一切功名、利禄、成就。然后以自己的整个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来寺里加入团队,多多熏修。}对比我们自己呢?我们能不能以自己,整个的生命、身心的一切,向佛陀一样,来实践佛陀的教法。这样子才能够谈得上,一步一步向佛陀学习。整个的身心,所有的生命,这是代表一切的。所以我们学佛法,它不仅仅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要真正下决心去学习;或者说我们只是美其名,来学习佛法,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心。
世间上面的人,大家都会有种种的追求,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对于五欲的放纵、追逐,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对于佛法的希求和实践,他能够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乐。而世间上面的人,拥有很多的财富,固然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但是呢,有钱,有时候也会引发很多的灾祸。常常听到一句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富也会常常给人家带来许多的不幸,和难以预料的痛苦。它不能跟佛法相比。美色呢?更是我们学佛修道的很大的障碍。世间上面的人,所有的恩恩怨怨,所有的爱跟恨,情跟仇,都是因为美色引起的。所以,美色不仅仅会给自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还会引发许多无谓的烦恼,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难以自拔,欲海狂澜。{作者现身说法}那么这也就是说,财也好,色也好,它里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普通不学佛的人他是难以看到的。名誉也是如此。大家为了要出名,誉之所至,谤也随之,常常说,爬得高,跌得也重,跌得也快。那么这种对于世间浮名的一种贪着、追求,也是我们修道的非常大的障碍。{作者现身说法}五欲里面的第四个欲望,食。现在人对饮食、对这些食品,也很讲究,吃的东西比过去要丰富多少倍,可惜我们现在人的病比过去也要多多少倍。常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吃了很多,我们自己肠胃都消化不了的东西,吃了很多本来都不是我们,人需要吃的东西。第五种睡。睡眠也是一种很深重的欲望,有些人他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常常想去睡觉,常常听到说,好吃懒做。有人以为说,好像我们睡眠没什么过失,也不会有什么错,表面看起来,睡眠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而实际上,对自己来说,损失也很大。因为我们不知不觉,把这些时间浪费掉,并且养成了一个懒惰的习惯。由此说来,世间上面普遍所认为的五种欲乐,五欲之乐,它虽然有一点点的快乐,而实际上痛苦更多、痛苦更大、痛苦更深,种种的勤劳、种种的追求,所得到的一点点的快乐,里面也包含着危害自己身心健康这样子的因素在里头。
千百年来,所有的圣贤,我们世间的圣贤也好,佛门里面的圣贤也好,佛菩萨,都是告诉我们:这五种欲乐对自己的身家性命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有危害,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好好地加以疏导。那如何来让自己要能够走出欲望的沟壑?要走出欲望的迷途,深坑,需要靠佛法,需要靠善法欲,善法欲能够给人的带来法的乐,五欲只能带来欲的乐、欲望的快乐;善法欲是善法的快乐。善法的快乐是精神上面的一种快乐,是自己烦恼得到调伏以后的快乐,是内心得到了智慧,体悟到真理的一种快乐。比如世间上面的一个正人君子,他的所作所为,非常地能够体现道德的风尚,能够体现仁爱的精神,不仅自己身心得到愉悦,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又如佛法里面所谈到的正知正见,正念正行,同样如此会给很多人带来法喜、带来快乐。我们在学校里边读很多圣贤的书,明白很多的道理;在寺庙里面读了很多佛教的经论,也一样会给自己带来法喜、带来法乐。我们在经堂里边打坐、念经、念佛,内心也能够得到和谐,得到安全,得到喜悦,也会有一种在世俗社会当中,各种欲乐难以达到的境界和心境。我们同行善友之间,彼此的虔诚、恭敬、接纳、礼让、互相包容、互相交流、互相劝勉,慈悲喜舍,助人为乐,这种精神、这种行为、这种感受,更是难以找到的、难能可贵的,无价之宝。{顺俗给大家“发糖”“打鸡血”,没有真正的戒定慧修行,烦恼不能得到对治调伏,只是换汤不换药,“同行善友”之间明显或暗藏重重我执与烦恼。}也是自己以及同行善友,彼此都能够用自己的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的最真实的写照、最真实的反映、最现实的结果。所以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去学习教理、去实践教法,佛法一定是有灵验的,一定是能够得到验证的,我们一定是会有收获的。{灵验是快乐,收获是世间法和快乐,团队越来越大,事业兴旺。}反过来说,如果放纵自己的欲乐,那么这就是凡夫的行为,一般人的行为。{因为不能很好的行善利他实现快乐,}那么这一般人的行为,都是在六道轮回当中循环,当然我们也不是要强调与佛法不相应的、没有利益的、自我折磨的那样子的一种苦行。真正的苦行也是无益于生命的解脱。释迦牟尼佛虽然最初六年苦行,而最后还是放弃,其原因是,佛法是中道。那我们一个人如果了遇到很多困难、问题和挫折,甚至失败,那个时候,我们能不能还有信心勇气来面对自己、来认真学习佛法,这就是非常重要的。
人活在世间,不可能不会遇到困难,也不可能不会遇到问题,也不可能不会遇到挫折,甚至遇到失败,所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常常有,常常会发生。俗话说,人生不满意的事情常八九。我们不可能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满自己的意愿,但是不能满自己的意愿又怎么样子呢?我们就要来看:我们所作所为,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我们所作的事情,能不能符合佛法的标准?能不能符合佛菩萨的心愿?能不能符合祖师大德们的意愿?而不是符合自己的意愿,符合自己的心愿。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说,我们所作所为是符合佛菩萨、祖师大德们的心愿和意愿的时候,就不会错。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引导我们出离生死、走菩提道、究竟离苦得乐。我们的意愿、我们的心愿,仅仅是为了要解决眼前的小恩小惠、眼前的小问题,所以常常是不对的,常常是不正确的。{说得好,可不学经论只依师做事追求坏苦是菩萨的心愿么?}那么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样子一些问题的点上,不只会让自己,感受到佛法是有灵验还是没有灵验的地方。因为我们自己的感受有问题,我们自己的感受不能同佛法联系在一起,仅仅是当下的一种,苦乐情绪上面的感受。以自己情绪上面的感受,舒服不舒服、痛苦快乐,来判断自己学佛法是否有进步,或者说退步的一个标准。再进一步,以此来检验佛法的作用和利益,自然而然我们离佛法也就会越来越远。刚才我讲的这些,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明白,佛法是要让我们从追逐欲乐,转化到追求法乐,要培养我们的善法欲,而要约束、克制、对治自己对五欲追求、贪婪、执著,这样子内心的状态和问题。贪欲,三毒之一、三毒之首,第一个就是贪欲,它的表现就是财、色、名、食、睡。
释迦牟尼佛未出家的时候,有一天到郊外去游览的时候,在烈日炎炎之下,看到有一个农夫,驱着牛在犁田,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那只牛如果走得慢的时候,就会受到鞭打,皮损见肉。农夫自己本身也非常的辛苦,汗流浃背,痛苦不堪。犁田以后,泥土翻过来,看到很多的小虫,这些小虫又有飞鸟飞过来啄而食之,被那些飞鸟吃掉了。释迦牟尼佛看到这样子的境界,看到牛、看到人、看到小虫、看到小鸟,就会发慈悲心,无比怜悯。他就在思索如何,来解救这些众生的痛苦,以及解脱这些痛苦的道路,那么众生彼此之间互相残杀,恩恩怨怨,以及种种的劳苦的经营。社会上面有一个比喻,有一句话:经营人生。我们一辈子都在经营自己,经营自己的事业,而面对和自己相关的人和事,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各种各样的族群,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会觉得其它的众生、其他的人,他们有多么的可怜,他们有多么的痛苦。从这方面就能够看得出我们的同情心,我们的慈悲心,是不能跟佛陀相比的,百千万分不及一。
佛陀在太子的时候,他就能够有这样子一种心情,他看到一回,就能够发起这样的心。并且呢,一直去思索这样一个问题。那我们看到这样子的境界,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的,为什么我们看到如此惨烈的境界,还不能让我们感悟?让我们觉悟?让我们认清自己生命的本质,以及世间痛苦无常的本质?说明我们内心,思维的习惯,还是烦恼在推动、业力在推动,同佛法的距离依然还是那么的遥远。佛法在自己心里的位置,还是那么的渺小、似有似无。我们对财、色、名、食、睡五欲追求的目标可以说非常清楚明确,甚至非常的笃定,而对佛法的信仰,对佛法的行持,总是那么地摇摇摆摆,疑信参半,对自己的财富、名誉、权力,这些判断一个人,在世俗社会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和标准,总是非常的在意、非常的渴求、根深蒂固。当然就财富、名誉、权力本身来讲并没有对与错。对与错的问题,从我们学佛的人来讲,它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学佛不分辨对与错那还学什么佛?还如何学佛?}它不是我们生命的方向,它不是我们今生今世成功与否的标志,是世间人成功与否的标志,而不是佛教徒成功与否的标志。当然这些名誉、财富、地位、权力,对于自己养家糊口,承担社会责任是有一定的意义,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这些仅仅是自己对家庭,以及对社会所应该肩负的责任而已。对社会所肩负的责任,对家庭所肩负的责任,它固然同佛法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它本身不是佛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不学佛的人也要对家庭和社会尽责任,尽义务。反过来说,我们应该要如何用佛法在自己家庭里头,在社会里头去尽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要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更何况财富、名誉、地位、权力等等,他自己在获得的时候,同时也具有排他性、竞争性、不稳定性、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比如说,你有十块钱,你将十块钱去买了一支牙膏,你买了牙膏就意味着不能再去买别的东西。这就是叫做排他性。你在去买牙膏的同时,有很多的小摊小贩,希望你到他那里去买牙膏,这样子的话,本身也就具有竞争性。你买了牙膏,回到家里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家里没有盐巴、没有酱油。自己会想到,应该把这十块钱拿去买盐巴、买酱油。这样也就说明,金钱的不稳定性。更何况我们并不能一直都能够赚到钱,所以,它也存在着不连续性。我们如果不小心的时候,会把这十块钱弄丢掉,它存在着不确定性。
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我们如何来对五欲的境界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些东西的认识,总是把它觉得是好的、是快乐的、是圆满的,它里边所包含和具有的问题,没有认识到。{认识到这些问题就是佛法么?很多世间人和体系都能认识到。}刚才谈到,从这些东西的竞争性到它们的不确定性,都是一步之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那么如果是佛法、如果是智慧、如果是一个人的慈悲心,这些作用和力量,它永远不会消失,它永远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快乐,它永远不会去损害到别人的身心。它不存在排他性,它不存在竞争性,它不存在不稳定性、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这是佛法么?}排他性、竞争性、不稳定性、不连续性、不确定性,都是世间烦恼的标志,都是无常的特征,都是痛苦的根源,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我们需要对治的地方。我们人想拥有财富、名誉、地位、权力,而苦苦追求,孜孜以求。那么这种的贪欲的心理火焰,是非常猛烈的。我们本来就有贪欲的烦恼,那么自己的内心又向这样子一个强烈的境界上面去追逐,无疑是火上浇油。因为你在火上浇油,这个火就越烧越旺,自己的痛苦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柏拉图曾经说过一句这样子的话:“贫穷不仅是个人财富的减少,乃是个人贪念的增加”,我看很有道理。不少的人为了要过上好日子,他所采取的手段,往往是用拼命赚钱的办法来满足,用拼命工作的方法来追赶自己增长得那么快、那么主观的一种欲望的需要,而不是自己实际生活上的需要。就自己去工作赚钱,自己在世间上面所作所为,为了要满足自己在欲望上的名誉、权力、地位、财富,而不是自己生活实际上的需要,那么这些都是我们学佛法的,障碍的,很重要的原因。
有些人非常聪明,非常有能力,但是把自己的能力、聪明、资质用在规划自己的私欲上面去,也就是以自己的私欲的,作为规划自己一生的主要目标。反过来说,自己一生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要满足个人的欲望,就像刚才所谈到的,在世俗社会上面那一些的成就,而不是在佛法上面的那一些的成就,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也是非常要不得的,更是我们很大的障碍。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要强调,每一个人一定勉强去抑制自己的欲望,或者说,假装自己没有欲望,这都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也收不到很有效的一个结果。我们只有逐步不断培养对善法的欲望,就是我们常常所提到的善法欲,才能够去对治个人的私欲,以及个人为了满足私欲,在社会上面所做的种种的成就。{为了利人而做,转到了“善法欲”追求快乐上,为集体团队等。}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忙着自己的一个小我。因此,自己的生命就会变得非常局限、非常琐碎、甚至非常的无聊。如果把我们自己生命的方向转到佛法上面去,转到对善法的希求上面去,转到对佛法的欲求上面去,那我们的希求心就会越来越广大,我们的虔诚、我们的恭敬、我们的包容、我们的慈悲,就会不断在增长。这样子的人生,是非常美好的、善良的、有意义的,也是佛法要告诉我们这样子做的。{作者认为的佛法,追求的是人生的美好}
欲的概念: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所乐境就是那些自己比较好乐的境界,自己比较喜欢的境界,自己觉得这些境界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带来快乐的境界。它以希望为性,希望得到它、希望拥有它、希望不要失去它。而实际上,外在的势力的作用,它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内心对外在的境界,是没有办法去选择的、没办法去决定的、是非常微弱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不断增强善法的力量,才有这种可能和力量来面对外在那些杂染的境界,才能够认识得清楚。如果内在里边佛法的力量增长不起来,肯定会随着自己的习气走,随着自己的好乐走,自己好乐的东西就是去追逐;自己不好乐的东西就不去管它、不去理它。那我们所好乐的是欲望、是私欲、是问题,自然而然我们所获得的,也就是问题,也就是烦恼,也就是自己生命不需要的东西。所以这种对个人私欲的满足,它是根本烦恼之一。对善法的希求,就不同了:勤依为业,它是引发自己精进的主要的根据和动力。自己对善法有希求,对佛法有希求,才会努力去做,才会精进。如果我们对佛法,对善法没有希求心,不想得到它,不想拥有它,精进自然无从谈起。不要说精进,我们要坚持都是很难的。我们内心里面能够发起这样一个心,说自己要用功修行,都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在自己内心非常清楚的时候、心态非常平稳的时候、情绪非常稳定的时候,才能够认识到说自己需要佛法。{此说法有问题,需不需要佛法和心态情绪的平稳与否有什么关系?}而自己在起烦恼的时候、在工作的时候、在生活的时候、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的身语意三业,完全都是世间法、完全都是世间的习惯,都是在习惯当中打转,都是跟着自己的习惯走,跟着习惯在学习、工作、做事。“习惯”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习气;习气用社会的语言来讲就是习惯。所以我们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能养成不好的习惯,我们要好的习气,比如说喜欢念经、打坐、看经、做好事、说好话,诸如此类,就是很好的一种善法等流、习惯,很好的一种习气。如果不是这一些,那么就是世间的习惯和习气。所以一个人用功不用功,修行不修行,固然是内在的境界和功夫,但是从外在也是能够看得到的,就是自己的等流习惯是什么,也是常常会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对听经闻法不好乐,对用功不好乐,对积资粮不好乐,这肯定跟佛法不相应。如果天天喜欢谈天说地、谈论是非、喜欢攀缘、喜欢讲无义的话,这肯定跟世间法相应。世间法同佛法,它的分水岭,它的区别也就在这里。这从我们自己心上面去判断的,而不是从外在去判断。声闻乘的人,修行佛法的时候,常常强调无常。米勒日巴尊者曾经说过,进入佛法之门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无常,佛陀由四门看到老病死和出家沙门,这四种人,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真正了解到了无常。
在佛道的修学上,我们能不能起步、起好步、踏上步,就是对无常的观照和认识。我们能够认识到无常的特点、无常的作用,以及它的规律,才不会执著、以及迷失于自己的欲望。唯有真正了解到无常,这是世间的本质和规律,我们才会下功夫去克服、去对治,自己内在的对欲望的追逐心理;才不会把自己的私欲放在心里。反过来,应该把自己的心安在佛法上,让佛法的种子,不断在自己内心深处扎根,发芽,起到种子的作用。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无常,无常这个法能够在自己的心里现起、产生作用,就容易对治自己的昏沉、散乱、失念、不正知。刚才所谈到的无常,不是说它是一种规律,我们没有办法,我们逃脱不掉规律,而是让我们要来改变,来主导这种规律。因为是无常的,所以它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人生,我们该如何着眼,该如何下手,这是我们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把整个人生看成是还有很多很多的时间,自己的路还很长很长,所以不着急,不着急去用功、不着急修行、不着急学习佛法,就容易把时间浪费掉,就容易散乱,容易起烦恼,内心里面就容易产生种种的问题。因为我们能够现起无常,所以内在里面就会,不会很在意外在的种种成就,外在的种种的虚假的现状,因为我们能够有无常的心理,就会念兹在兹,佛法永远在心头。大到宇宙,小到个人的生命,个人每一个心念,都是无常。刚才我谈到我们培养善法欲,能够对治自己的私欲,我们体会无常也能够对治自己的贪欲。一个人如果不会在善法欲和无常上面下功夫,去着力的话,那么每个人有很多的、很强的贪欲,欲望很多、很广泛,比如说喜欢好的衣服、好的手表、好的汽车、好的房子、好的待遇等等,那么我们一生可能都会就在这方面去追求,我们天天内心里面想的都是这些东西,自然而然我们的散乱心就会很严重。只要我们在家里好好孝顺父母、好好与兄弟姐妹相处;在单位里边好好工作、尽职尽责、敬业,自然而然我们会有成就的,自然而然,我们会得到单位、家庭、社会的承认和肯定。{讲的是顺俗善法}而没有必要把我们的心思,转化到追逐欲望,满足欲望这样一条错误的路上。更何况,因为我们来追逐欲望,常常也会感到疲劳、疲乏。因为你追逐的欲望,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满足,得到很快的满足,你不满足,内心里面就会有失落感,内心里面就会有矛盾、痛苦、身心疲乏等等。有这些疲乏,就会引起昏沉,深重的睡眠。
如果我们有无常的心,对无常这个法类能够有很深的体会,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死了,自然而然知道说,我死了以后,要带什么走?我死了以后能够带些什么东西走?是以死念根治自己内心愚痴的表现、没有佛法的表现、没有无常心的表现。如果内心有无常,自然而然他就会现起智慧,保持觉醒,不会被个人烦恼欲望之所迷惑,内心清明,与佛法相应。刚才谈的这么多,欲望对个人修学佛法的影响、危害;善法欲、无常对自己修习佛法的作用和帮助,以及它能够对治自己的贪欲。我们作为人,又能够听到佛法,具足暇满,就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人身,修行用功,让自己的后世越来越好,一生一世比一生一世好,{做善事、跟团队、利他、行世间善法}最后圆满佛果。自己的心思如果不是用在修学佛法这条路上,而是用在造作世间种种的恶业上,虽然拥有了人身,也听到了佛法,依然而然也会堕落,甚至下地狱、变畜生,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遇到了佛法,不等于说就是万无一失了。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是自己生命当中最需要的部分,是自己生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今生今世最不可偏离的。我们才会老老实实,用自己的整个身心,用自己生命的一切,去信仰、去实践,最后,自然而然,佛法能够同自己的身心、生命交融,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代表佛法,体现佛法的精神。以此勉励大家。阿弥陀佛。
{本章核心在反复辨析追求快乐的错误方式,也就是作者所谓的“世间法”,转换到“你乐我也乐”的仁爱快乐增上之道(作者的“佛法”),作者认为名利财位等本无对错,关键看追求的方式。}
第五章 建立终级信仰的意义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又来上课。来到寺庙里面,就是为了要学佛法,信仰佛法。信仰佛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外在的表现的功夫而已,做做样子,装装门面,或者说大家聚在一起,念念经,做做礼拜,研讨研讨,交流交流,出坡劳动就够了。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而不是信仰的内涵,不是信仰的本质。那我们对佛法的信仰,它是完整的、系统的、究竟的、彻底的一种心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的信仰。一般意义上面所谈到的信仰,一天呢,烧一炷香,念几句佛号,念一卷经等等,好像就够了。信仰佛法,首要的就是,对我们的所信仰的究竟的目标、宗旨的一种信仰,用现在社会上面的语言来讲,就是对终极的信仰,最终目的的一种信仰。这种终极的信仰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来获得的,也就是必须要有经验来做指导,做引导,{强调信仰自宗,强调自己体系的经验指导。}它不纯粹是理性的,也不完全等于是理性的。因为理性的世界它只是对有形有相的、有局限的世俗社会的理解、诠释而已,对佛法究竟目标的信仰,它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经验,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的人,曾经通过佛法的修行,证悟,成佛,那么这种经验累积下来,传递下来,等流下来等等。也就是说,我们这些经典以及的各种各样的注解它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对我们所信仰的对象、终极目标能够升起信心,巩固信心,让自己的信心不会减弱,不会减退,那么这一点就是非常的关键,非常的重要。
那么佛陀,已经就是到达了成佛的这样子一个境界,也就是他实现了终极的目标,所以呢,他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十八种功德等等,无量无边的智慧、神通、辩才。那么,我们信佛,你脱口而出,或者说我们要经过很认真地思索,很深入地思考,这样子也就是,大家在信佛学佛皈依,自己也就是去凑凑热闹,仅此而已。那么虽然这样子,也是能够名为佛教徒,名为三宝弟子之一。但是呢,自己对佛法所信仰的内涵、目标,内心不明确,迷茫,不清楚,这样子下去的话就是,不容易产生动力了。因为我们最后的目标不清楚了,最大的心愿我们不清楚,那我们来信仰佛法,来学佛,就谈不上。因为学佛我们要成佛,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地修行,也是能够成佛。那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很多的烦恼,业,苦恼,障碍,那怎么办呢?虽然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更要很认真去学习。那么大家一起学习,就非常的重要。为什么这么讲呢?佛法是佛陀告诉我们的,一代一代祖师大德流传下来。那么法的内涵,通过传承祖师,大家的努力,也能够把它保存下来,写在书本上,经本上。我们有很多的藏经,很多的法宝在流通,很多的CD、VCD在流通,那么这些工作是什么人在做呢?都是过去的祖师大德们的努力,他们的付出,西行取经。当然过去的印度也有很多的大德来到我们中国弘法、译经,那么如果没有那些僧宝、高僧大德的努力,弘扬,那这些的法宝,佛法,就流传不到我们现在。更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的出家的法师,根据佛法来实践,来修炼,修心。那我们出家的法师,跟前辈学;那么前辈再跟前面一辈学,这样的话就是,在修道的经验方面,也就能够得到传递,得到积累。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一个方面能够在经典上面,著述上面,理论上面,这些经验去学习,这些本身也是经验,它靠文字来记载的经验。还有一个经验是实际的经验,实际的经验就是我们当下能够遇到的法师,当下我们能够同自己在一起的同参道友,那么这些的法师,这些的同行道友,他们在修道、信佛、学佛的过程当中,也有经验。那么这些的经验,是在自己修行过程当中的累积,是这个时候的经验的累积,它更具有指导性,{更具指导性,一下就弱化了经论,强化了自己的体系}指导我们现在的问题的解决,帮助我们现在问题的解决。因为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问题的表现不一样。它的根源是一样,但是问题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我们常常讲,了解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对人对事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看不穿,看不透。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其实也是很简单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长的眼睛,长的耳朵,长的鼻子,有手有脚,每个人都有五脏六腑,就是整个的身体的形状、结构都是一样的。每个人在社会上面所念的书也是一样的,小学中学大学,甚至每个人的说话、思维,也都是一样的。那么不一样的在哪里呢?就是每个人内心的起心动念不一样,每个人的行为的造作不一样。那我们为什么要去了解这些呢?了解这些有什么用处呢?那么了解别人那么就是了解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对别人不了解、对别人不理解也就是对自己不了解、对自己不理解。反过来说,别人有的问题我们也会有。那么我们如果对别人的问题能够看得比较清楚的时候,就说明说,我们过去也曾经犯过这样一些问题,但是呢,我现在有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我能够知道说这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来排除这些原因。那我们内心的功夫就比较深。而不是说,我们要对具体的每个人他所有的生命的现象,去寻找它的原因,去寻找它的、去了解它的过程,这个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所有的人它的原因都可以归咎到人的心,都可以归到心,人的心与佛法相应不相应这一点上去。{以上讲的都是世间法,和佛法功夫有什么关系}也就是,我们对外在的人、事、物的认识,需要根据佛法的原理去认识,根据佛法的道理去看待,去检验,依法来判断来衡量。
这样子的话就是,我们在认识外在的时候,我们自己那个时候,内心的状态是不是非常平静,非常祥和、没有起伏,非常自在,内心所出现的都是一个非常明了、清明、圆满的状态,{如此就圆满了?}这样子的话我们对外在的事情和问题才能够了解分别清楚。否则的话,我们自己内心有起伏、我们自己内心在动荡,自己内心是无明状态,{这叫无明?}外在所有好的境界,来到我们的面前都会变成模糊不清,都会变成无明状态,动荡的状态。就犹如一面镜子一样,镜子上面蒙了很多的灰尘,你外在再好的境界、再好的鲜花、再好的衣服、水果等等,一旦在镜子里头所反映出来的都是模糊的状态、都是一个不好的表现。{整个世界都为虚幻妄相,随业而感,怎么能只说模糊的状态不好呢?}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佛法告诉我们如何来认识自己的心,如何来认识自己心上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解决别人的问题,要在自己内心着手;我们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要在自己内心的着手。因为人跟人都是一样的,众生平等。所谓众生平等,那么你的问题也就是我的问题。{这就是作者理解的众生平等!你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你的问题也就是我的问题,那么我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有经验、有方法、有这方面的能力,因为自己有这方面的经验、方法和能力,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也有能力去帮助第二个人、第三个人来解决这样子问题。那么反过来说,我们自己的经验、能力、方法不够的时候,修行还有欠缺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时候,我们愿意不愿意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愿意不愿意相信别人对我们修行过程当中经验的分享,我们能不能相信说,同行善友告诉我们的这些佛法对自己的身心是有用的,有利的?那么这方面我们都要好好去考虑它,好好去思维。因为呢在现实世界里头肯定有好多人修行比我们要好的,出家的法师在家的同修,肯定是有的。那我们能不能遇到呢?我们的周边的人有没有比我们要好的,比我们要精进的,比我们要努力的?也会有。那么这些比我们精进、努力,成就比较高的人,比较有经验的人,他的经验恰恰可以来帮助自己。比如说一个小学生他在读书的时候,一道数学题解不出来,那他只要他同学就可以帮助他,因为他的同学成绩比较好,他这道数学要如何来解答它,他知道,他就可以帮助。也就是,同修之间的问题恰恰都是比较相似的,比较雷同的,最能够受益。但是呢我们常常会很忽略这一点,我们常常会觉得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需要找一个非常高量非常高量的人来指导自己。{就这样从依师到了依友,团队就好管理了}
就犹如自己是一个小学的程度,那么自己要找一个大学教授来指导。也不可能说我们自己有那种条件;第二个呢,真正有的话,你这个课也可能听不懂,而实际的指导的作用也发挥不出来。因为我们什么问题,它才会感得善知识对我们问题的解决。本身我们问题很粗重、问题就很大,那么他要对这个问题,他只能讲一些比较简单的比较有用的。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修行的功夫不断在长进,我们内心的状态不断在改变,内心越来越微细、越来越清明、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敏感,智慧慈悲越来越强,资粮越来越具足,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够感得更加好的、更加高的善知识对我们的指导。这是肯定的。佛法都是讲因缘,佛法都是讲因果。近代净土宗的高僧印光大师讲: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世间因果,出世间因果,都是因果,佛法整个都是谈因果,那有因必有果。它有因的时候,才能够同外在的缘去结合。如果我们没有因,光有缘,它产生不了果。那我们有因,就会感得果,缘也具足。我们学佛法的人,我们有这种希求心,对法有种希求,就能够感到外在的善知识、同行善友的缘。换一个角度来讲,其他的同行善友,其他更具量的善知识,在弘法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不断不断地来凝聚相应的人。那么这样子的话,就是人跟法就相应,那么这一点的相应,更是在自己学修过程当中的更加具体的、更加切身的一种引导跟指导,而不是说我们在理论上面一个很高深的一种研究和探讨。这样子的话是另外的一个范畴,另外的一个领域,那么这个范畴,这个领域,仅仅是对教理的了解而已,它不是真正在信仰方面培养,{弱化教理,强化依人。}在人的行持方面指导,在经验方面的传递。那么在经验方面的传递,必须要有实际的经验,必须要有实际的境界。也就是真正的过来的人,因为过来的人他才知道说这个路往哪里走,这个路会通到什么地方,什么因会感什么果,什么因还需要什么缘,才能够更清楚。就比如说,我们一个人掉到水里头去,在水里头,我们如果紧紧抓住一根稻草,虽然稻草抓住了,我们也是不会有救的。我们掉到河里头,我们抱着石头,一样也是不能得救,因为你这个石头也好,这个草也好,它依然还在水里。那我们如何才能够上岸呢?如何才能够真正得救呢?这样的话需要靠船,我们要爬上船上面去,才有办法得救,我们需要别人对我们的拯救,我们不会游泳、溺水,其他人会游泳,但是呢,对我们来讲,就能够把我们救到岸边去。
那这个喻怎么讲呢?就是我们去寻找的时候,我们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具体的人对我们的帮助、引导和作用,那么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佛法,拥有了佛法,但是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这些佛法就不起作用了。起烦恼的时候,佛法就不起作用了。那如果我们是同行善友,大家一起修学用功的时候。那么你的因缘,同大家比较好,有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得到帮助,大家都能够劝勉你,指导你,就不会被水淹死了,不会出大错。{不会出大错么?}那么由此可见,同行善友、善知识对我们修行佛法的重要性。{再次落归到自己的体系。}修行佛法如果比较上路的话,内在里边的那种宁静、安祥、自在、和谐、快乐,常常都是会拥有的。他所散发出来以及这样子的一些氛围和气息,那么这些氛围和气息,又能够影响和感染第二个人、周边的人,以及同我们有相关的人。这样子的话,我们不断也会受到熏陶,也会得到佛法的利益跟快乐,慢慢慢慢,我们自己内心,也就越来越宁静,越来越祥和,越来越健康,积极向上。所以佛法不是向外求,向外求都是不对的,向外攀缘都是不对的。
如果老认为说,这个问题是别人,也是不对的;如果我们内在里边有情绪,都是不对的;内在里边有情结,那更是不对的。内在里面对人对事有一种非常固定的一种看法,就是一种执著,你有了这个看法以后你怎么办?你怎么来化解自己内在里边的这种看法?因为外在的境界也会在变,这个人今天这样子,明天也不等于这样子。那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有可能把他看得很好很好,非常的完满,也可能把他看得很差很差,非常的糟糕。那么他今天的好,今天这件事做得好,他仅仅代表这一件事,那么还有很多很多的事你不了解,也有可能好的,也可能不好。反过来说,另外一个不好的人,他也可能你看到了他不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呢他有好多好的事情你它没有看到,你把它忽略掉。这样的话我们很容易对于某一个人,因为某一件事情就给他判断为他是好人,或者说他是坏人,这个本身是不对的。所有的人都是众生,好跟坏,就是善跟恶。因为你造了善业,你看的这个果报就好;他造了恶业,你看到的果报就不好,所以你外在的行为的结果都是业感。那他为什么会造善恶呢,就是内心跟佛法相应不相应。内心跟佛法相应,他所有的业就是清净,结果就是清净。如果跟无明烦恼相应,他造作的业就是染污,结果也就是染污。对方染污的时候,业不清净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时候,我们去帮助的时候,我们去引导的时候,我们去着力的时候,我们去用法的时候。{帮助引导解决也要看自己吧,对初学者就这么讲,瞎子帮瞎子,帮到哪里去?方便团队管理和洗脑罢了。}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不仅仅说我们一定要有很多很好很好的境界,如果遇到一些不好的境界,我们就觉得这个佛法是不是不灵验啊?我们学了这么久,怎么还会看到、遇到这些事情呢?看不惯、看不顺的事情呢?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问题。我们修行,要往上走一个层次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学校里面上学,你一年级到二年级,你要经过一年的努力,你才能够升一个级。在佛法里边,你要升一个级,是更加不容易。它是内心里边一个实际的功夫,不等于说你学了一年,你就升了一级,不是那么一回事的。如果没有真正去发心,去用功,去努力,有可能你会留级,也有可能你学十年,还是一年级。因为世间上面的所有的一切事情,它在本质上面,如果根据佛法的标准来判断的话,它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佛法里边所谈到的善,善恶这个善,它就是要让我们对终极目标建立信心。那么世间上面很多的善,它其实只是一种外在的、有局限性的、局部的、并且是受很多条件因素左右、影响。也就是这种行为,或者说行为的结果,它是根据环境,根据条件来决定的。一旦这些条件,这些环境离开了、缺乏了,就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善的行为。那么,世间上面的善,因为都是相对的,所以就不是究竟的。可能对某些人来讲,是善的,但是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讲,也有可能就变成恶的。那么,佛法对善恶的概念,就不是这样子界定的:他善恶的是跟自己的苦跟乐联系在一起,{因为要追求乐减少苦所以要行善,}跟自己内心自在不自在联系在一起,内心安乐不安乐联系在一起。大家在社会上面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最后呢常常听到不少人说,好人没有好报。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如果根据佛法来讲,好人肯定有好报。那根据世间法来讲,好人就不一定有好报,为什么呢?因为你世间上面的善,它是有漏善。所谓有漏善,它对某一部分人有好,对某一部分人不一定说有好、有好处,所以就是好人不一定就有好报。{有漏善定义错乱,详见辨析。}但如果根据佛法来讲,他好人就有好报,因为佛法是从你自己的起心动念来下手;{好人就有好报就是佛法和世间法的差别么?可见作者对佛法和世间法的理解错乱。}那世间上面它是根据你行为的结果来判断,那么,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它不一定就那么公平,那么公正。它有时候是公平的,有时候也有不公平。那么当不公平的时候,不公正的时候,你就觉得,你自己种种单位里边、社会,对自己不公,这常常会发生,因为你公平跟公正在社会上面,在世俗社会上面,它绝对是相对的,而不是一个绝对的。相对公正,相对公平。更何况,我们去帮助别人,我们做好人做好事,本身就不能求回报,不能带有条件。
如果我们去做一件好事,还要带有条件,我们求要有回报,那算什么好事呢?因为我们的动机不纯正,我们附加很多的条件进去,并且都是在世间有漏善、有局限的善这里边打转、打滚,这样子的话,自己虽然也做了很多的好事情,而往往结果自己不是很满意。{不求回报就是无漏善了么?}而佛法就不完全如此,佛法它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是从内心上面开始,去追求人生究竟的目标、圆满的善法。当一个人能够体验到世间上面的种种的成就、名誉、地位、财富、魅力,所有的这一切不是作为自己生存的目标,不足以引起自己的兴趣的时候,我们真正的对佛法的信心,才能够培养起来。如果我们一个方面对世间上面的人所认为种种的成就,非常地有兴趣,非常地执著,一方面说我们要对佛法很有信心,一方面又说我们要把它结合起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我们要把世间上面的成就作为追逐的目标,又要把佛法上面的成就作为追求的目标,又要把佛法和世间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你想在世间上面也要有成就,想佛法上面也要有成就,这怎么有可能呢?那如果有可能的话,那释迦牟尼佛他为什么要出家?你说一边当国王,一边成佛,那不更好?那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要成佛,你是不能当国王,你当国王,你就很难的。当国王,你要去理政,理政你要管理国家。他要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管理你的企业,他有他一套管理的办法。看这个成佛,从内心解决问题不一样。你要去理事,你要来做事,你要去处理问题,它是根据外在的一些实际的一些状况去处理,它不能从内心,是很难的。也就是说,你要从内心的境界跟外在的境界,要把它圆满统一起来,就非常不容易的。那么尤其你在世俗社会上面,有一官半职,有职务,你要根据职务来处理这事情,而不是根据你本人来处理这事情,那么你这个职务本身又会受到很多职务的影响、左右。很多情况下都是无能为力的,不是说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学佛法必须要放下?那么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呢,就在这里。{那作者为什么一直不放下?南怀瑾先生都明确点明方向了为什么不放下?}当然如果我们学了佛法以后,内心当中有佛法,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就会有帮助,也是能够指导。但是这种指导是有限的,绝对是有限的,不可能说你能够做到圆满。你看这个古来祖师大德们,要真正去在佛法上面用功,都必须要全身心的、全过程的、完整的,才是一个办法?我们如果对世间上面的种种的成就没有真正的兴趣,或者说兴趣越来越淡,不把它作为自己生存追求的目标的时候,我们生命的层次才能够引向更深,更深的这种生命的层次。我们生命的层次的深处有着一个更高的渴求,也就是需要一种精神上面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他可能想拥有钱、拥有财富,到一定的时候,他可能很多大的企业家,亿万富翁,那么财富对他来讲就不是很重要的。他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面的价值和意义,他去做的善事,更能够体现出一种精神。{作者认为精神上面的价值和意义的落脚点在做善事。}那我们一个人如果要等到说自己要有很多很多的财富,而且自己要有很高很高的地位,那个时候才去追求精神上面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显然是来不及了。因为世间上面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他在一生当中会有那么多的物质上面的累积。更何况他今生今世当了大企业家,当了大的老板,不是因为今生的福报,是因为前生的福报累积下来。因为他过去造了善的业,所以今生今世才有这么大的福。因为同样大家都是人,都是在一个社会当中出生长大起来,那为什么他有些当国王,有些当乞丐,有些亿万富翁,有些身无分文,这都跟人的福报,跟人的业有关系的。而不是说我们这一辈子去努力就能够得到的。我们这辈子的努力仅仅是一个缘分而已,一个次要的条件而已,而不是主要的条件。
那我们要把主要的精力、主要的时间用在种正因、种成佛之因,要在这方面去思索、去努力、去造作。所以我们对自己周围这些人、与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的一种价值,认识非常重要的。当我们认识到说,自己周围的人这些行为是如此的相同,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清净、庄严的时候,那么我们对佛法的体会也就比较深。因为你内心是一个什么境界,那么你对外在就会跟什么境界去相应。内心我们是清净的,那么对这些清净的境界我们就非常容易相应。我们内心如果是比较不清净的,我们就容易与不清净的境界去相应,就不容易与清净的境界相应。当我们不容易同三宝、同佛法、同同行善友相应的时候,就说明说我们内心还有烦恼,内心还有污浊的地方。我们相应不相应,自己会非常清楚。相应那么就是佛法,不相应就是世间法。所以我们常常都要强调说,自己所作所为要跟佛法相应,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强调我们自己的发心,要把动机安立在菩提心这个点上。为什么这么强调呢?就怕偏离,偏离到做事的这个事情上,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把握。在寺庙里边,办法会也好,大家交流也好,做事情也好,常常说做事情的目的不是为了要做事情,做事情的目的要我们积资粮,做事情的目的也是在实践法,法在自己的身心的落实体现,做事情的过程在凝聚共业。那么世间上面做事情,它的目的为了要成就。成就什么呢?就是我刚才所谈到的名誉、财富、地位,事业上面的成功以及自己在家庭社会上面所肩负的种种责任的完成,这是世俗社会上面人做事情的目的。那么这些的目的不是究竟的目的,仅仅是世间的目的,它们顶多只是让我们自己能够有更好一点的工具条件而已。也就是这些所谓的世俗社会上面的种种成就,仅仅是一个诱饵而已。那么这个诱饵你如果不很好地对待,就会被它钩住,就会毁了自己,也会非常的可怕。一个人在世间上面生活、工作、存在,每个人都想要长期存在下去,甚至要无限存在下去,生命无限。没有人想说自己不想存在,自己不想活了。好死不如赖活,活着总比死了要好。那如果都不想活了,那证明说,他实在是太苦太苦,没办法,苦不可言。那最起码没有人会很高兴,无缘无故去接受并采取自我灭亡这样一个选择和道路。不会说无缘无故的。除非说自己已经走到灭亡了,走到一种自我毁灭的一个道路,最后已经是无药可治。不会说他会故意去选择这种路,去选择说自己走向自我毁灭。不会!没有人会这么做的。
那么世间上面有些人为什么最后会走到自我毁灭呢?他更多的情况下他不知不觉地就走到这样一条路上面去。不知不觉地走到这条路上面去,就是不能很好地、很正确地来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的行为的意义,完全不知道。因为他不知道说,自己的这种行为在社会上面会产生什么作用,会引发什么后果,不知道。至少说,他知道了,他也不会害怕。因为知道了他不害怕,就等于说他不知道。那佛法要告诉我们的因果是说,你这个因会导致什么果,你善的因它就会有快乐的果报,你恶的因绝对是会有痛苦的果报,是跑不掉的。世间出世间都是因果。那么这样子的话,我们要选择一条自我成就的道路、自我解脱的道路、究竟成佛的道路,那我们这种道路、这种方法选择好了,那我们肯定会成就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它的意义就是不共世间的。学习道次第,就是这样去选择。而不是说,我照这个经文、照这个论本,来念一段,大家讨论一通、一番,那么就等于说,我道次第就学好了。{继续弱化闻思。}你合起经本,你依然不知道怎么办;你依然不知道说,我这个做的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呢,{继续强化做事。}内心里面没有定解;出了庙门以后,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回到家里以后,自己也不知道要干什么。这样子的话,叫做什么道次第?叫做什么佛法?
道次第真正在我们内心里边能够有作用的话,他一步一步做什么,绝对是非常清楚明了的,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点一滴,也是非常清楚、笃定的。我们当下此时此刻都不知道要干什么,那我们的明天、我们的明年、我们的未来,更不知会什么样子。我们此时此刻、当下都把握不住,我们要等到明天、等到以后去修行,这又怎么可能呢?我们此时此刻的问题都不能解决,此时此刻的境界都认识不清,要等待未来,会有希望吗?希望绝对是非常的渺小。所以学了佛法、学道次第,我就要认清楚世间上面的生死轮回的因、缘、果报、过程、循环,这样子规律。那么我们要出离,就要出离这种规律、轮回的规律,走上解脱的规律、走上成佛的这样一个规律。那么,我们要走到成佛之道,在道次第上面用功,我们自己的心、我们自己的语言、身体的造作,身语意三业就必须要符合佛法的规律、佛法的规范,符合道次第的要求,这样才有办法,我们整个身心、所有的行为扭转过来,不然的话,是很弱很弱的。所以我们要选择一条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究竟成佛的路子,而不能去选择一条自甘堕落、自我毁灭、堕三恶道这样子一条路子。无限生命,它的意思是说,无限的生命存在是无限的。那么,无限生命的存在,也就是我们生命能够无限存在。生命能够无限存在,那么它的意义在哪里呢?那存在之后好不好呢?如果是痛苦,那么无限存在,那么你有无限的痛苦;如果你是快乐,那么你也有无限的快乐。也就是说,你如果是快乐的话,那么你无限存在,也就是无限快乐,就非常好;那么你如果是痛苦的话,那么你的生命是无限的痛苦,那就是非常不好。是不是?那么,我们要来解决无限生命存在当中,这种无限的痛苦和无限的快乐这样一个问题,那么我们无限的痛苦需要靠无限的发心,你才能够去解决无限的痛苦。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心也必须是无限的,就是从最初的发心要一直往下发,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去发心,一直到成佛,不断去修行,一直到成佛,自己的福德、智慧、慈悲的资粮才能够不断得到累积,才能够从有限变成无限,达到无限。{什么是无限的发心?如何无限的发心?不停的喊口号去做事么?}不然的话,我们无限生命在相续、在等流,但是我们的发心、我们的所作所为是非常小非常小,微不足道。那么,虽然在无限生命当中,能够种因,但是呢,我们在种正因的时候,我们也种了很多的相似因,种了很多的恶因。那么反过来说,我们得不偿失。那么,既然在得不偿失,在无限生命当中,我们痛苦只能减少一点,但是呢从根本上面不能解决,只能解决一部分无限生命过程当中的某一个段落里边的某一部分的痛苦,你能够减少,而不能彻底来把它去掉。彻底去掉无限生命当中的这些痛苦,它只是成佛的正因才有办法,如果不是成佛的正因,你要来去除,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我们一生当中,本身时间也很有限。几十年,就是我们天天在努力,我们也种不了多少的正因。更何况,我们常常我们自己的内心把握不住,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都是一种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就容易发心,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不想发心;情绪好的时候,就好好学;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不想学。它更多情况下,都是自己他人彼此之间的一种情绪在起作用,真正谈到这个菩萨发心,还非常非常的远。因为到菩萨的发心,他非常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是息息相关,自他不二,什么叫作“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世间上面,有种种的苦难,人有种种的问题,才需要我们去发心。如果大家都没有问题,大家都是佛,都是菩萨,这个世间都是清净圆满,那不用我们发心,大家已经都非常好了。就是因为有问题、有障碍、有局限,才需要我们去发心。那我们现在来学佛法,学这些道的次第,就是要从培养自己的发心方面去下手,培养自己对外在的这些人、事、物的认识来下手。那么这个认识非常重要,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就是正见,正见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朋友非常多,为什么有些人就孤家寡人,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因为你能够很好地去对待别人,也就是很好地来对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对别人的一种慈悲心、对别人的一种悲悯心、一种体贴、一种关照、一种敏感。我们如果对人、对活生生的人,对自己息息相关的人都不敏感,对我们最接近的人,对我们最好的人,天天跟自己在一起的人,都不容易启发我们自己的善心,那么对那些陌生人,对我们很遥远很遥远的人,说我们要去发心帮助他,这有什么可能吗?这不可能的。这个只是自己一种理想。真正你去帮助他的时候,你跟他接触的时候,他把你骂一通,你还想不想去帮助他?肯定不会,不可能的事情。自己家里边的人,父母兄弟姐妹,自己单位里边的人――同事、上司、下属,我们自己庙里边的义工,我们来的这些善男信女、游客,以至我们寺庙里边的法师,在这样子一个境界里头,自己都不容易用上佛法,那是不是很不对路?
所以,我们在庙里边来听课,来听佛法,是要抱着一颗什么心呢?不是说,我今天来,希望我要听到什么,我要得到什么。你要换一个心态,你要很认真听,寺庙里边的法师,他在讲什么,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他指出了是什么问题,那么他讲的是什么,那他讲的这些内容,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有没有这样子的一些问题,自己在过去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状况,这些指导性的意见、指导性的一些说法,对自己今后会不会有帮助?如果有帮助的话,我应该要把它记住,以后能够作参考,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说,自己希望听到什么,然后你来听,这个法师讲的跟我要听的不一样,这个法师讲得不好;或者说,这个法师讲的,我要拿经论出来对照对照,他讲的是经论里边的哪一段。那个你就会搞错。我们这里边讲佛法,不是说你要来当裁判,来判一判你跟那一段符合不符合,那个是两回事的。{这就是在洗脑了,前面作者的标准体系已经建立好了,大家只要照着学就好了。}如果我们这些的尺度拿捏不准的话,那么你到庙里边,听闻就会发生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不是对哪一段的经、哪一段的论的文字要来消文,不是来做这方面的工作。那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时间还没有来到。更何况,我们自己家里边有这种经论,自己能够看得懂。那完全不需要在庙里边来听。在庙里边来听讲佛法,本身就是一种修行的过程,并且呢是直指人心、直指我们内心的人心的弱点、烦恼的问题以及如何面对和解决。{唉……}然后呢,大家来造一份共业,来结一个善缘,这样子慢慢地大家就能够走得上去,就会越走越稳,越学越好。以此同大家共勉之。今天就讲到这里。
{本章核心在强调自己的体系,进一步弱化经论,强化依人,并将依师概念发展为依友,便于团队管理,带着“菩提心”(利他行善)去做事就是宗要,快乐宗体系在“佛理”的包装下全面升级。}
第六章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上一讲我们谈到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那我们要很好地来认识这个主题,才能够对无限生命将会有着极其重大的帮助。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对无限生命的概念,不容易真正建立起来,自然而然对终极信仰也就会若有若无,不会那么明确。{无限生命一旦建立在了行善利他的相似法上,佛法整个就被“暗度陈仓”了。}无限生命对一般的人来讲,没有那么深的智慧去认识,去觉悟。生命本身就是很深奥的一个问题。过去,中国的古代圣人,孔子,曾经站在一条河流的旁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他看,在河的旁边他在河的旁边,看到水一直在流动,他能够体会到无常,也能够体会到无限,“逝者如斯夫”,河流一直在流动,就说明这无常;“不舍昼夜”,昼夜不停,无限。我们站在河的岸边,看到水在流动,我们就很难体会到比较深的含义,我们可能只有看到水在流动,甚至呢水的流动的变化我们看不出来。而实际上一条河流的水在流动的时候,我们眼前看到的水,它的前一个小时,前两个小时,前一天,前两天,前三天,前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前一年,两年,三年,它分别都是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今天看到的水可能在南京,那么它昨天前天,它也有可能在武汉,再前几天也有可能在重庆,再几天以前它可能在新疆,再几天以前它可能在天上,那么也就是我们看到河流的水在流动的时候,我们不容易看到,不容易想到,这将是经过千山万水,这将经过千家万户,这些水它所经历的境界,是千变万化的。
进一步来说,我们眼前看到这个水在这里,过了一个小时,过了两个小时,过了三个小时,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它就不知道会到哪里去了,也有可能就流到大海里头去,也有可能就,就再流到其它的支流那里去了,也有可能这些水去灌溉庄稼,也有可能被人,被这其它这些动物饮用。那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看到一样东西,看到一个事物,我们不容易与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不容易联想起来,更不要说这些水它的用途有多大,它对我们人的生命的帮助有多大,我们很难很难这样去看待。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只是需要喝水的时候,需要洗衣服的时候,需要洗澡的时候,我们才会考虑到说,有没有水,这个水干净不干净,卫生不卫生。也就是我们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更多的情况下是考虑说,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有没有好处,他不能很准确,很全面,很深入去了解一样事情它的本意,它的作用。那我们人的生命同水比起来,它就更加复杂,更加深奥。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都很难认识清楚,更何况我们无限生命这样一个深奥的命题。那我们认识不清楚,它的原因,它的答案,也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无限生命存在的这样子一种状态,时时刻刻,不知不觉被无法穿透的自我之所蒙蔽——我执、法执。{外道也能明白无限生命,难道他们没有我执法执么?}因为被我执法执所蒙蔽,很容易导致对外在那些五光十色,虚伪不实的,眼花缭乱的外在的现象,以及生命的现象所迷惑。不知不觉我们就会花大量的时间,主要的心力去考虑如何拥有现世利益以及眼前的得失。那么我们把自己的生命,花在考虑眼前利益的得与失,自然而然我们内心里边那些烦恼的尘渣就会泛起,烦恼的尘渣泛起的时候,无限生命的状态,无限生命这样子一个深刻的,深奥的命题,就会被掩盖,消失了,不会有动力了。
释迦牟尼佛最初出家的时候,他还是跟一个外道在学习,那么,外道名为阿罗逻迦兰,他跟这位外道修行的时候,那么这位外道,他是修无想定,他问释迦牟尼佛说:世间上面的人,对于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境界容易着迷,不容易解脱,那么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时候,那么你为什么能够对五欲的境界如此厌恶呢?世间一般的人,对割爱辞亲,这一种最不容易做到的,也可以说是在世间来讲,最难以远离的,最为痛苦的事情,为什么你能够做得到呢?就割爱辞亲能够做得到,远离五欲也能够做得到。而这恰恰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一般人是需要五欲的境界,需要父母家人的一种亲情。那么释迦牟尼佛出家,他刚好这两点是同常人不一样,一般的人不一样。那么释迦牟尼佛他就回答说:一般的人追逐五欲,因为呢,会觉得,五欲的境界是快乐的,所以他会拼命去追逐,然后来满足自己内在的欲乐,自己出家为了要求解脱,为了要救度众生,所以呢,佛陀的内在的欲望,愿望,它不是以五欲获得为主,为快乐,而是以拯救天下苍生普度众生为乐,为快乐,为乐事。五欲的这些境界的如梦如幻,不是永恒存在的,也不是无限存在的,它是暂时存在的,它是无常的,它本身不存在着厌恶不厌恶的问题。{什么叫本身不存在厌恶不厌恶的问题?不知所云}那么这个就是佛陀对第一个问题的他自己的一些考虑,就是他为了要普度众生,而不是说出家是因为对五欲的境界非常厌恶才出家。它这些境界本身不存在着好恶的问题,好跟恶是在人的心,就是自己的心好乐心在哪里。{再次强化唯心主义,否定外境的意义。}那佛陀的好乐心,为了要救度众生,他的好乐心不在这些境界上面。常人的心,他的好乐心是在这些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上面去,这个不一样。那么第二个问题,割爱辞亲,远离这些亲情很不容易做到,那么这些亲情,也是如梦如幻的,为什么讲呢?你人生百年,终有一别嘛,是不是?所以说不可能你永远在一起,这不可能的事情,只是说,你早跟晚的问题,最终都是要别离的,这是肯定的。那么这样子的话,还不如早日出家用功修道,然后,实实在在能够对父母,对众生有大利益,有大贡献。{利用佛理引导出家加入团队成为自己事业的螺丝钉。}那么这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回答阿罗逻迦兰的两个问题,如何来看待五欲,以及如何来看待亲情。当时的佛陀他就能够有这样子一种认识。那么阿罗逻迦兰,这位修行的人,他的禅定的功夫,佛陀很容易就达到了,无所有定,那么这种定它还不能完全,制伏人的一种烦恼,它仅仅是克制自己的烦恼,犹如搬着石头来压草一样,那么虽然这棵草可能会长期被石头压在下面,但是呢,草的生命依然存在,哪怕它非常微弱,而实际上这棵草还是依然存在,那么不究竟。
释迦牟尼佛他不满足于这位外道的一种成就,所以他就离开了。那么照道理“无所有定”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怎么讲呢?就是我们能够把自己内在的烦恼克服住,就是让它不出现,我们已经就很难了,即便我们作为佛教徒,甚至说我们可能学了很多年很多年的佛法。那么我们佛教里边它告诉我们,要在起心动念的时候来做功夫、来做文章、来对治。{其体系强调在依师做事中对境练心,在起心动念处做功夫,违乱佛教戒定慧次第。}他跟这些外道的无想定不一样,因为无想定他内在的微细的烦恼,以及自己的色身的一种障碍、一种束缚还没有真正地破除。虽然自己对外在的境界对五欲的境界有很强的厌离心、甚至厌恶的心,但是内心里边的那种功夫,那种明净的功夫还是没有真正得到。那我们内心在凡夫的位置上,如何来把握。有很多人他采取的方法,一开始是用一种压抑的办法,就是让这个心不起这个念。因为我们内在里边对种种的境界,外在的种种境界,它会贪求、并且呢会执着,因为你有贪,它就会生执,对外在的境界贪求,对内在里面就想一直得到它,拥有它。那么有时候,我们学佛法的人,觉得这些外在的境界、尤其是五欲的境界,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要以智慧去抉择它,我们不应该要有这样子的想法,“不应该会有这样子的念头”。而实际上,这些念头这些想法会一直出现,那怎么办呢?他也只有采取一种克服的办法,克制的办法,就是我们的心故意有意要去克服它。那么这样子,时间一长的话,我们的心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脑、我们的心脏、甚至也会影响到我们人的身体,上面的细胞,甚至我们人的整个的血液的循环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这个心,它本来就像大海一样,我们的所有的念头、我们所有的心念就犹如波浪一样。
那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如何来训练我们的心,而不是说让我们的心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心念如果说不会在这边生起的时候,心念不在这里产生作用的时候,那我们就变成一潭死水了,我们的心就变成没有作用了,就死了,死心、心死了,过去说“哀莫哀于心死”,你这个心一死,那就很难解救了。但是我们面对境界的时候,远远比这深,一接触,内心里边的这些念头又会汹涌澎湃,力量又会非常的强。那么只有经过慢慢来调伏,一点一点来调伏,刚才说到,就如大海里面的波浪一样,它的力量是非常强烈的、汹涌澎湃的,你被这个浪冲击到,不要说人的生命了,甚至人的房子、住的房子、庄稼、轮船都会被卷到海里头去,它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强烈的。那我们内心的波浪也是一样的,它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的。比如说我们人长的眼睛,那眼睛会看到东西、看到外在的色相、色的境界。从好的方面来讲我们看到佛像了,那我们看到佛像,我们能够知道他是佛,清净、庄严、圆满、智慧、慈悲,那么这些境界对自己、对众生是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有益。也就是我们第一个念头,眼睛看到佛像的时候,他知道是佛像;第二个念头,他可能就知道说是佛;第三个念头,他知道说佛的神通妙用;第四个念头,他就会想到说这个佛对自己有什么作用和帮助,他有很多的联想,会一直持续下去、等流下去、推理下去。换一个角度讲,我们看到不好的事情,也会这么去联想。比如说人家给我们不好的颜色,人家不搭理我们的时候,不跟我们说话的时候,那么我们也很容易受一个很不好的持续等流的联想,也就会想说昨天是不是我得罪了他,过去是不是我有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情,也就是我们会引发很多很多不好的联想。那么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常常会发生的,每一个人都是会有。
那这个意思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心一直在攀缘嘛,所谓攀缘就是我们对自己所缘到的这个境界,内心里面不能平静如水,一直在这里动摇。换一个角度讲,我们自己的心一直被外在的境所动摇。那本来我们第一念看到的这个境界、听到的这个境界,之后第二个念头、第三个念头,第四个念头,甚至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乃至几天、几个月、几年,我们可能就是因为某人的某一件事情,某人的某一句话,某人的某一个动作,去不掉,影响我们的一生,影响我们的一世!影响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修行。他不知不觉他就会有那样子的一个力量在支配着自己。那照道理,你对别人有这样子的一个想法,别人未必他知道,别人未必会有同样跟你一样的想法。你对别人有这样子强的一种执着的一种观念,别人未必跟你一样。反过来说,你对别人可能会有很深很深的一种误会,那就这个误会、这种误会一直深埋在自己的心里,那么被你误会的人、被你误会的事,他反而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不会说跟你是一样的。也就是,不是说是相等的。那这个就是我们凡人的一种心、凡夫的一种心态、凡夫内心的一种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每个人都是会有,所以我们只有面对这些攀缘的心,把它慢慢慢慢去淡化,慢慢慢慢去纠正,我们才能够以智慧、以慈悲去面对外在的境界。这样的话我们就必须要一个真正的实修,那么这些实修就是在我们的起心动念、在我们的六根的门头上面去做功夫。因为六根它接触六境,那么接触六境之后,我们就如何起心动念。{六根门头,起心动念,历事练心!}那刚才谈到了这个外道修无想定,他觉得这个是很难,很难转变的,转变不了了,那怎么办呢?只有压抑,压抑住我们对外在的这些贪欲、嗔恚、我慢、骄慢、嫉妒、障碍种种不好的心理,这些过失,只有不让它出现,也就是地上长了很多很多的杂草,我们去拔也拔不完,也拔不掉,那怎么办呢?只有搬个石头,搬了一块很大很大的石头把它压住,不要让它再长起来。那实际上我们的这种内在里边种种的杂草是很多了。我们自己也能够感受得到的,贪欲的草、嗔恚的草、愚痴的草、怀疑的草等等。那么这些草不是说我们一次两次拔掉了它就没有了,它拔掉了明天后天它又生起了,我们拔一千次一万次它都拔不完,因为、因为没有从根本上面拔除,没有从草的种子、草根把它挖掉,没有把它的种子把它去掉。我们常常说“历事练心”,“历事练心”这些“事”就是一种境界,就通过这些境界来磨练我们自己内心,通过外在的这些境界把我们内在的根本烦恼、随烦恼、种种烦恼的种子让它引发出来,然后去对治。{历事练心隆重登场!引发烦恼的修行体系!其破戒乱行在此体系下好理解了。如上所讲引发烦恼的体系不符佛理。}比如一个人嗔心比较大,喜好骂人,脾气不好,那么你一个人呆在房间里面,天天不给人家见面、不给人家接触,那自然而然你不会给人家去吵架。因为你不跟人家接触那怎么会吵架?那么你就是你可能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你天天面对的看到的都是一些实物、看到的都是一些花草、或者看到一些其它的动物,那自然而然自己内心里面不会有些什么问题。社会上面为什么很多人他喜欢养花、喜欢养草、种草、喜欢养一些宠物呢?他觉得跟人打交道、跟人接触太累了、太苦了,还不如跟这些植物、跟这些花草、跟这些小动物在一起。那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跟这些小动物说话它只能听,它也没办法回答,它也不会说把这话传给别人听,是不是?这些花草它也不会、它也不会讲话,就这个就是把人的一种感情,把人的一种心,他已经转移到其它的小动物、转移到花草上面去。那我们这个修行学佛的人他也是这样子,因为你,你内心里面不想跟别人互动,不想跟别人接触,自然不会有些什么大的问题。反过来说,那么你现在要跟人接触的时候、要跟人相处的时候、要跟人沟通打交道的时候、你要办一件事情的时候,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那人家不理睬你那一套,人家不听你的那一套,你跟他讲,人家不接受。那这个时候,你起不起烦恼,我们有没有慈悲心,我们有没有定力,我们有没有戒律,就都能够看得出来。所以我们在这些境界上,才能够真正去体现佛法、去落实佛法。
那么本来释迦牟尼佛刚刚开始修行,修这些无想定,他对内心的这些生灭的现象,也是认识到了,但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那么你修无想定,它最后最多也只能生到无想天那里去,而实际上我们内在的烦恼的种子根源没有完全去除,是很要不来的。因为我们学佛法要究竟离苦得乐,我们的心,清净,圆满,没有一点点的执着,没有一点点的染污,我们的心非常非常的有力量。大海的水它可能是非常的平静,没有一点波澜。但是呢,万吨巨轮它都能够承载得起,就是虽然平静如水,但它的力量是很大的,它的力量就蕴含在平静当中。反过来说我们内心如果有起伏,内心如果有动荡,那么我们的力量就会受到影响,受用会受到影响,并且呢,对其他的人跟事也会有妨碍,也会有坏处。所以修行就是可以用这个水来做比喻,那么内心非常的清净,清澈见底,犹如一面的镜子一样,清净无垢,它的本性是完全没有染污的。那么我们如何来慢慢净化这种不干净的水,净化我们自己有烦恼、有染污的心,那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而不是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能够完全的净化,是要长时间的用功,长时间的努力,还要有佛法的正确的知见在做指导。{按己体系长时间洗脑终生为自己服务,因为该体系违背佛法闻思修戒定慧次第,落脚点在做事上的起心动念,无法调伏烦恼。}我们学佛法的时候,常常也会打各种各样的妄想,那么打这些妄想,起种种的烦恼,有时候对治起来,非常难以对治,你要一个一个来对治,就非常的不容易。我们在过去一个皇帝——梁武帝嘛,梁武帝信佛,那在过去两个,一个是傅大士,一个是宝志公,那么这两个人,一僧一俗,他都从兜率天下来护持梁武帝的。那么有一天的时候,梁武帝他就请傅大士给他讲经,讲一部《金刚经》,那么这个居士上台讲《金刚经》的时候,他只把戒尺拍一下,就下来了,他什么话也没有讲,什么经也没有说,那么把梁武帝搞得莫名其妙。然后他就问宝志禅师说,今天我是不是哪里有做错了,哪里的行为有不规范了,有对不起这个傅大士的地方?那宝志禅师就给梁武帝说,他说你做的一点都没有错,那么这个傅大士讲的经也没有错,他是确实是讲完了,那么梁武帝说,他怎么有讲呢?我都,一句话都没有听到,他都没有开口,怎么会讲完呢?他说这个《金刚经》,金刚,它是一种比喻,它是一种力量的比喻,无所不摧,它摧什么呢?就是来断我们的烦恼障,业障,我们般若智慧就像金刚一样,能够断我们的业,能够断我们的烦恼,所以他这样子一个举动,就是告诉我们,要用佛法智慧的宝剑,来斩断我们烦恼跟业的种子,一刀两断。而不是说你拿个石头把草压住,你只有真正靠智慧,才能够来解除我们的烦恼跟业的障碍,智慧才能够把我们的心转变过来。那么宝志禅师给梁武帝这么一讲,他慢慢就明白了。那他确实不需要讲很多很多的话,他要让人去悟,去悟佛法是什么。所以佛法它就启发我们的悟性,我们的悟性得到启发以后,我们的智慧才能够成长起来,才能够增长,我们智慧增长起来的时候,这个烦恼跟业才能够得到消除,不然的话,这些很微细很微细的烦恼跟业,它在内在里面的障碍是很大的,那有时候我们要去忏悔,这个忏悔心你就起不来,你很不容易真正生起忏悔,我们说四力忏悔,那忏悔它也不仅仅说把这些文词念一念,那么就算忏悔,也不等于说我们就磕一些响头就能够把这些的业障烦恼障忏除掉,它真正要有一种很强的一种智慧的力量,才能够摧毁我们烦恼跟业这样一种障碍或种子,才能够把它连根拔起,因为烦恼跟业它本身也是无有形相的,它也是人的内心当中的一种力量,一种不好的力量,一种不好的障碍、症结,那么这智慧也可以说就是佛法的代表,佛法的本质,智慧与慈悲、福德。那刚才我所谈到的这些是我们内心当中,无有穷尽的,绵绵密密的,心心念念的,非常深细的烦恼在起作用。
常常讲“剪不断理还乱”,就是这样子一个道理,你断除不了,你要把它理一理自己的情绪,理一理自己的头绪,还理不出来,今天理好了,它明天又乱了。其实对我们自己人的这个色身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对自己的血肉之躯的认识,也需要靠佛法的智慧来认识,而不是用一些其他的方法,用一些世俗的,用一些外道的,或者是用自己凭空想象的办法来对治我们自己的身体,这样子的话也会搞出毛病出来。因为我们人的身体,它也是受我们人的心在支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他这个心,跟智慧跟烦恼跟自己的业,又有关联,也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他都是因为心在主导我们的身体,它不是身体本身有什么对跟错、好跟坏,他对跟错好跟坏有没有问题都是在心这个症结上,而不是在外在的境,我们人的一个身体它也是一个境,也是一个境界,我们心所缘的一个境界,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心情不舒坦的时候内心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去责怪别人、我们就容易去责怪外在的环境,就是会觉得今天我们事情做不成功今天事情做不好,是因为别人的原因,是因为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的原因,是因为外在的环境条件的原因,等等等等。就是非常容易觉得我们做不好、我们做失败,都是因为别人,都是因为别人的原因,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我们常常会认为自己已经成功了,成就了,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实际上我们成功跟失败,做一件事情的成功跟失败,主因都是自己的,根本的原因都在自己,外在的境界外在的人事物,都是一种缘分而已,它是第二位的。因为外在的人事物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不管是有形相的或者是没有形相的,它都是短暂的,因为你心去缘它的时候,是那个时候的存在的,一种的特点,而事实上,它在第二个念头,第三个念头,一天两天下去的时候,外在的境界,外在的人,外在的事,外在的物又在发生变化,不断在变化,无量无边的变化。那么这些都是因果的一些现象,就是虽然在变化,但是呢,也能够说明因果,为什么变化呢?因为有生灭,心心念念都是在生生灭灭,那我们一个人如果能够悟到这样一个境界,了解到这样一个道理,外在的事情是无常的,这样子的话,我们的心就不会被外在的境界束缚住,{阿赖耶识中的随眠习气深厚,只了解如上内容没有定慧的功夫,怎么可能就不被境界束缚了?}我们的心就不会太在意外在的得跟失,是跟非,成功跟失败,唯有如此我们的心才能够用在佛法的观念上,我们的心才能够用到佛法的学跟修上,也就是,真正能够知道,解脱是在自己的心上面下手、自己的心上面来突破,在自己的心上面去努力。
为什么要解脱呢?就是因为你被束缚,就跟一个人一样,你被捆绑起来,一个人手脚被绑起来,是很难过很难过的,那么,把这个手跟脚的绳子给你解除,那我们人就自由了。我们的心也是一样的,你被这个烦恼无明业障捆绑起来障碍住,我们心就不自由了、不自在了,不快乐了,不健康了,那我们只要把沉罩在我们内心当中的那些烦恼,那些束缚、那些捆绑的绳子,一层又一层、一条又一条、一根又一根把它拔除掉,把它剪断,那就解脱了,这些束缚就去掉了。那我们要来解脱这样子的一些束缚以及障碍,它要靠智慧。因为我们外在的身体被捆绑住,它有具体的东西、具体的绳子真正把我们捆住,那我们内心里面,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这个观念把自己锁住,我们的认知上面的片面、错误、执着,把自己束缚住、把自己卡住,心被卡死了,被关死了,就解不开,打不开,心量就打不开。那我们一个人一生,在社会当中生活几十年、工作几十年,成功跟失败,也可以说是自己跟自己在踢球,自己跟自己在赌球。那么如果从无限生命来看待,自己在世间上面种种的成功与失败,那么就犹如我们人在看一场戏一样、在看一场电影一样、在看一部片子一样,那这个戏里头的、这个电影里头的所上演的那么多的得跟失、是跟非、恩跟怨,所有的曲折、所有的伤害,自然而然就无足挂齿。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电影,一个半小时就会结束了,它是幻化的,如梦如幻,它是不是实在的,它是在演戏,在看电影。但是我们在看戏、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看不好的时候,那我们的心也会被电影里边的那些演员的喜怒哀乐,然后自己也会喜怒哀乐;就它里边高兴时候,我们也会高兴;它里边痛苦的时候,我们也会痛苦,它里边悲哀的时候,我们也跟着悲哀。那这个,这样子一种看法,它跟我们用佛法的观点来看是不一样的。那通常人就是,因为你情绪跟情绪比较容易相应,所以,看这些影片的时候,喜剧、悲剧,喜剧看得很高兴,悲剧看得就很悲哀,那如果我们通过佛法的业果来分析,那他为什么会高兴呢?为什么会悲哀呢?那高兴它是有原因的,悲哀也是会有原因的。那么从更高的一个层次来讲,你悲哀跟快乐、跟欢喜,都是世间的情绪,苦乐忧喜舍,都是五受里面的一种感受,都是需要我们要去面对、解决、超越的对象,你这种欢喜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也是短暂的,也是一种内心的起伏,它跟那个悲哀的情绪,本身就是一体的两面,都是你内心当中的缺陷。那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子去认识自己在世间上面的一种价值、意义的话,那自然而然他就不会太在意于这样子的一些境界了。反过来说,我们内心就不会太被这些境界之所左右。{认识到自己在世间上面的价值意义,有所忙有所做事业有所成,就不在意这些境界,就超越了!快乐做事超越的宗旨所在。}
第二个方面,我们自己活在世间,如果能够不断去分享别人的成功,分享别人的喜悦,分享别人的经验,分享别人的快乐,对别人、对第二个人、对第三个人的,他的成就跟成功能够产生一种深刻的自他不二的共鸣,这样子的话,我们自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自己也会觉得很高兴很喜悦,自己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情,就不会感受到很痛苦,不会感受到说这些成就、这些喜悦、这些快乐都是别人的,跟自己不相干。但是,事实上,我们对别人的一种成就,对社会上面其他人的种种的成就,对于佛门当中其他同修、同行道友、同参道友、同行的成就,我们很不容易去分享别人的这些成就、别人的这些经验跟喜悦。{深入洗脑,分享团队的事业成功,团队中他人的成功,融入团队宣扬传销}那么这一点,特别的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佛法,它是要靠这些法师、同行善友来传递、来体现,也就是这些同行善友、这些出家的法师善知识们,从这些人的身上、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来诠释、来说明什么是佛法。什么意思呢?比如佛法像太阳一样,它能够普照大地,它能够温暖万物,哪怕你是一棵小草或者说你是一棵大树,它都需要阳光,这佛法对每个人它都有作用的。{深化依师依友依人依团队的理念。}我们一棵树、一棵草、一棵花,如果长期没有阳光,你那个树种在房间里头,你这个树,它肯定不会活。那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自己的生命就犹如一棵小草一样,那我们如果要很真切地认识到说,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有价值,远离痛苦获得快乐,需要阳光、需要佛法。但是,自己不知道说,阳光对自己有多么的重要,我们如何来拥有佛法的阳光。那我们就可以看,我们就可以对比,对比其他的小草,对比其他的花木,我们都能够看得到,我们就能够知道,古往今来,那些修行的人,学佛法的人,用功的人,他们的成就、他们的生命的意义,这个是很容易看得到的。那么多的高僧传,那么多佛菩萨的传记,那么这些成就、这些快乐喜悦,它不是说要等到我们人死了以后才会感受得到,它在今生今世、在当下、在眼前。只要我们能够真正有一颗心去分享,我们就能够得到利益,我们就能够得到感应,我们就能够得到加持。所以,我们学佛法,我们学佛,我们积资粮,就是在分享佛菩萨的功德,分享善知识的功德,分享同参善友、同行善友的功德,分享佛菩萨、善知识、同行善友的经验、福德、成就。我们能够分享三宝的功德,自然而然,慢慢慢慢,我们自己的功德也就是一天一天在成长。我们自己的能量比较小嘛,比较小。怎么办呢?我们需要有更强的、更大的能量,上面去承接,这样子慢慢,我们自己才会有更强、更多的能量,那这佛法就像阳光、佛法就像雨露、佛法就像电源,我们时刻不能离开。我们离开就不容易生活,我们的生活就过得不好,我们的身心就不会愉悦。那么,在这些具体的境界上,刚才,我谈到了佛菩萨、善知识、法师们、同行善友们,这些我们就比较容易感受得到,因为这些境界,它本身就是佛法的写照,佛法的落实跟体现。所以,我们来到佛门,就是要从这些境界上去分享,我们拥有一棵分享的心,慢慢慢慢我们自己就得到了,自己也就享有,享有智慧、享有慈悲、享有功德,福德的资粮慢慢慢慢就会享有,就会越来越多。今天就讲到这里。
{历事练心登场!洗脑关注反思自己,传销宣扬团队殊胜,分享大家团队的经验和成功。落脚点在世间成就和充实的各种事业。
其精妙体系越发的“无敌”。}
第七章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同学,诸位来到寺庙来学佛法,当义工,积聚福德智慧的资粮,成为师法友和合增上团队当中的一员,我们如何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和合增上团队当中的一员?我们要怎么样子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团体当中一员的意义?就个人来讲,我们每个人有一具身体,自己把这具血肉之躯的身体当成是自己,就会百般爱护、种种的照顾,冷的时候穿衣服,肚子饿的时候要吃饭,身体脏的时候要洗澡,每天要洗脸、刷牙等等,就是一天当中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照顾自己的身体。如果自己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家庭当中的一员,很重要的一员,比如说,你是一个家庭里面的家长,那么你就会千方百计去工作,去赚钱来养家,照顾家庭里面的每一个人,甚至自己所居住的房子,自己以及家里面人的生活条件,用品用具,都会很用心去照料。如果自己能够感受到说,是单位当中的一员,那么你在哪一个单位里头工作,就会很认真去负责,天天为自己的单位着想,不断去发展各方面的业务。那么为什么我们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对家庭、对自己的单位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发心?都根源于人的思想的认知,只有真正认识到说,这些方面对自己来讲是很重要的,那么你才会去尽心,才会去尽力,才会去想各种的办法。学佛法也是一样,你只有真正感受到说,自己是师法友合和增上团体当中的一员,接下去我们才会考虑如何来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在这些同行道友当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自己如何为团体的发展出力、发心。{洗脑让大家执着团队,为团队和自己的事业服务。更厉害的一点在“出家法”,彻底的全心全意地投身进来为自己服务。}
那我们佛法的团体顾名思义,是为了要学习佛法,要落实佛法的理念,那么佛法的理念就是要引导众生究竟离苦得乐、圆满佛果。佛教告诉我们,我们的人的生命和其他的人是息息相关的,同一切众生紧密相连,自他不二。也就是我们真正能够把所有的人类、把一切的众生都当成自己要去关心、照顾、利益的对象。我们的心就是没有分别的心,我们的心就是没有界限,能够以一颗平等的心、包容的心、清净的心去对待所有的人、去对待所有的众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所发生的一切的事情。特别是我们以这样一颗清净的发心去面对、接受一切人、事、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那么我们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就会直接、间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我们的行为就会越来越有价值,我们的宗旨目标会越来越明确。{历事练心做事宗。}那么一个人假如仅仅认为说这个身体才是我,自己家里面弟兄姐妹、父母、以及自己单位里面所有的同事同仁,都觉得无足轻重,或者说这些人都是自己不相干的人,甚至都是自己的对立面,那么我们对待别人就会有着一种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态。父母对我们来讲,是最有恩德的,那我们如果以一种对待自己、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的这样的一种心情和态度去对待父母、对待兄弟姐妹、对待与我们有关联的人。那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去学习,学习这种的发心,学习如何来培养这样子一种善良的心态,所以学习佛法就是培养善良,增长自己的善心。{其理解“佛法”的落脚点是世间善法。}是从动机上面、意乐上面、发心上面去下手。那我们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很多的痛苦,这种的痛苦是因为烦恼引起的,贪欲引起的。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我们对外在的人事物,客观环境,不能正确去认识,正确去认知,我们总,总很容易发生同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对立起来。那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比如,自己在足球场上面踢一场球一样,那我们不仅仅是足球场上面的运动员,同时呢我们也是足球场上面的教练员,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运动员也好啊,教练也好啊,都希望说,我们自己的这一支球队,能够把球踢得好,能够取得冠军。但是呢,真正在进行比赛的时候,甲队也好,乙队也好,最后终归有一支是失败的。但是我们的人的心情,就会容易为自己认为说要成功的那支球队成功感到高兴,我们会为自己认为说那一支球队要成功而结果失败了感到沮丧。那么真正在看球的时候,我们无形当中,内心就不平静。总是希望说,哪一支队要赢,哪一支队要输,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期待。反过来,另外一边的人也是如此,他也希望说哪一支的球队要赢,哪一支的队要输。总的来说人的内心都是不平静的,那么如果真正从体育的角度,从踢球的角度来看,那么他完全就是看他的技术,人的体能,输跟败都是这样子一个结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么这什么意思呢?我们人生几十年,每天都有在做事,那么做以前一件事情,就犹如自己在看一场球赛一样,自己在踢一场足球一样,你输和赢的时候,都要以无分别心,平等的心,清净的心去对待,不要为外在的,暂时的,内心的,不真实的,输跟赢,胜跟败,是跟非,来影响到自己的心态,困惑了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无明,越来越黑暗,不知不觉。我们自己内心所注重的,是那样子一些不真实的境界,是那样子一些渺小的情景,缺乏更远大的目标,更大的抱负,缺乏更加冷静,客观,这样子的一种对事物认识的态度。那么这些都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一些问题,自然而然我们对外在的境界,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与自己有关的,与自己没有关的,都会引发许许多多莫名其妙无以言状的痛苦和纠纷。学习佛法,就是要培养这样子一种对事物,对事情,能够有一个很正确的认识的态度。{无分别的平等的清净的心只是一种态度么?通过历事练心就能培养么?}那我们看到踢球的最后的结果,不管谁赢,不管谁输,我们都会高兴,我们都会欢喜,我们高兴跟欢喜,是我们自己内心里面的一种感受,那么我们就是要有这样子一种高兴的心,平常的心,欢喜的心来面对,来接受世间上面的一切的一切,一切的人与事,一切的种种的环境。我们一生当中不断都在追求,有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有精神方面的追求,那么物质方面的追求,这样一个清单我们很容易开。在家里的时候,那些小朋友,小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就会说自己要买什么东西,或者自己的父母,就会问小孩子,要买什么东西,这个小孩子,就会告诉自己的父母,要买玩具呀,要买衣服呀,等等,买生活上面,学习上面的用具呀,用品呀等等他就能够开出一份的清单,也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我们内心当中的清单都是物质方面的,我们很清楚需要什么东西,而精神领域的清单,我们内心当中所需要的精神资粮,不容易开得出来,很迷惑,很迷茫,我们搞不清楚需要什么东西,不要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到哪里去找?怎么样子我们才能够找得到?怎么样子我们才能够得到?不知道。而实际上,一个人的痛苦跟快乐,欢喜跟悲哀,都是人的一种情绪,人的一种心情,内心当中的感受。内心当中的感受是非常的不可思议的,也是非常的微妙的,非常的深奥的。打比讲,我们觉得,这一个水果不干净,有打农药,那么我们就会用水去清洗,用刀把这个皮削掉。那反过来说,我们如果不会以为说水果、食品、蔬菜很脏,我们如果知道说这些都是很干净的、很清净的、没有问题的,他就不会去削皮,也就是,我们要去削皮的时候,正在削皮的时候,我们已经对这个水果的不干净做了结论,说不干净所以要把它去掉。那实际上这个水果的皮究竟是干净还是不干净,吃下去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实际上我们还是不清楚。那有些的皮可能很脏、不干净,吃下去有害,那么有些的皮它可能比里面的肉对人的身体更加有营养,但是我们会认为说外在的皮不如里面的肉,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对事物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的方法,不知不觉,大家都这么认识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了,生活上面的一种习惯,行为上面的一种习惯,这个习惯就很不容易改,这样子一种习惯就影响到我们的一生。
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培养一种很好的学习、生活、工作、发心的习惯,就是要来修改学习、生活、工作、发心不好的习惯。要养成好习惯,要去掉不好的习惯。反过来说,我们只有把不好的习惯慢慢去改掉,我们好的习惯才能够一点一滴培养起来。这两种习惯,是一体的两面。{历事练心就可一点一滴培养,佛法被其体系俗化。}我们坏习惯改不掉,我们好习惯就不容易培养起来。我们如果没有好习惯,我们人生就不知何去何从,何作何为,就显示不出它的意义。一个人,如果仅仅是独善其身,不管别人,不顾别人,不理别人,人的心量很小,心胸很狭隘,那么他的人格自然也就是有问题,不会圆满,智慧跟慈悲的力量也会很弱,生命的意义就会很渺小,更不要说有什么终极的目标、有什么成佛的愿心。这样子从一般的世俗社会的标准来看,分析我们个人的一些比较渺小的、有局限性的认识,是很不容易接受的,这是从一般世俗的意义上面来讲。比如说我们大家到寺庙里面来学佛,从北京市的城里要坐车一两个小时过来,回去又要两个小时。那我们在这里听听经、听听法、念念经,大家交流交流。如果不学佛法的人,他是很难理解的,我们来到寺庙里边的一种意义。他不学佛法的其他的人,他更是希望说拜六拜天啊,最好不要出门,同自己家里面的亲人在一起团聚、大家一起吃饭,或者大家一起去做一些什么事情。那些不学佛法的人,他不容易体会说学习佛法的人那样子一种心情、那样子的一种发心、以及我们所作所为的一种意义,那么更不用说出家了。那么出家的话就是,长年累月、年年月月不跟自己家里的人在一起,到寺庙里边来,跟很多很多原来不认识的人在一起,也就是原来大家是很不熟悉的人,到庙里边越来越熟悉,反而变成一家人,那原来自己是一家人,反而不跟自己家人在一起,在一般的常理上面,它是很费解的,也是不容易接受的。也就是说来到寺庙里面,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队,因为靠佛法的摄受,那么大家彼此之间比自己的亲人还亲,为什么呢?大家见面都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内心没有障碍、没有什么疙瘩,没有什么隔阂,{浮夸,吹彩色泡沫给听众打鸡血。}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大家来到这里,发心清净、目标也很清楚,要修改自己的习气毛病。{鼓吹洗脑,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要很好地发心,要培养好的习惯,因为大家都这么认识了,大家都是来查找自己的问题的,来克服和对治自己内心里边的问题的,自然而然外在的一些行为就不会去计较、外在的一些生活上面的差一点好一点就不会去计较,因为就不会以物质条件的多跟少、优跟劣作为一个标准了,而是以内心当中的成就作为一个标准。{强化自宗,洗脑关注自己的问题。}那么这样子一个标准就跟自己在家里面不一样。自己家里面,一个标准就是,你对父母啊,或者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好啊,他总是要给他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用的,总是在物质上面着眼,而这个是主要的,当然也是有一些道理,也是有。这个自己一家人如何相处,大家也是讲一些道理,但这些道理都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在庙里我们所听到的道理,庙里面我们所传播的这些道理是不一样的,反过来说,庙里面是更究竟的、更圆满的、更全面的,我们是以所有的人类、所有的众生,为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对象,并且这些众生都是平等的,冤亲平等,没有仇人,大家都是众生、都是佛弟子,都是一样的,都有习气毛病、都有问题、都有烦恼,都是在修行。{占领对世俗的制高点,引导出家,加入团队,传销洗脑,最终彻底为自己事业服务。}
那我们建立这样子的一些观念,建立这样的一种佛法的知见,才能够容易做到说如何“兼济天下”,在过去讲“小善独善其身,大善兼济天下。”自己在无始以来不断地生死轮回,那我们在无始生死轮回的这样子的链条上面来看,那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而已,也就是说,在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的这样子的一个人伦的关系它仅仅是今生今世的。比如说你这世你的父母生了你,那么你这个父母去世以后,也可能再投胎、再生到你家里面,可能就会变成你儿子的儿子,就会变成孙子,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死轮回过程当中,都是曾经互为父母。所以《梵网经》里面讲到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就是把所有的人都当成、看成自己的父母。那么如果我们从无始无终、无限生命来看待这个问题,来推演,这样子的一个命题是能够成立的。那么我们如果从无限生命、从无有穷尽的时空来认识自己的生命,或者说仅仅我们从一生一世来认识自己生命的,或者说只是从今天眼前这样子一个境界上来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出来的结论和答案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要从更长远、更宽广这样子一个境界来认识自己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大家到寺庙里边来,我们整个的环境很好,这个山非常的雄伟,我们在晚上的时候也能够常常看到月亮、早晨也能够看到日出、傍晚也能够看到彩霞等等,那么寺庙里面有古老的石桥、古老的银杏树、古老的寺庙等等。那么,也有这么多的法师在修行,在带动大家,也有好多好多的义工发心护持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那我们只有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注意它,全神贯注我们所接触的这些境界。如果我们不细心、不专心去看待、去感受外在的这些境界,那么外在的这些境界就不容易在我们自己内心当中产生作用,也就是我们内心面对境界的时候,我们内心的这样子的一种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内心的状态、内心的起伏它是有标准的、也是有境界的。{继续鼓吹自体系殊胜,引导出家,还要落脚在关注自身问题上,这里好,认识不到就是自己的问题。}
那么外在的人、事、物、环境,有形有象的东西,他也是有标准的、也是有境界的。也就是一个呢是外在的标准,一个是内心的标准,心里面的标准,内心里面的功夫。反过来说,只有我们内心的标准好了,内心的标准建立起来,内心的标准比较高,我们对外在的评判才不会有错误,才能够有个好的结果,如果我们内心里面本来就没有标准,或者说标准就很低、就很差、就不规范,那我们外在再好的东西我们都会认识不清楚。我们有些同参道友在庙里面住时间长了,他就会觉得啊,在庙里面住,好像跟在家里面住没有什么两样,刚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这庙多好多好,住久了他觉得和家里差不多,{重点在这里最好,要按最好的标准来评价,如果做不到那都是自己的问题,团队和体系无问题,要关注自心。}那而实际上,这两个环境是大大不同的。只是因为你自己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喜欢很喜欢这个环境,到一定的时候,你不喜欢这个环境,你内心当中喜欢的是原来的世俗的那种环境,你在庙里边的这样子的一种心又开始在起作用,这样子的话你不知不觉就会觉得这样的一种环境不是我所要的,我要的还是原来那种环境,这样子的话这个标准就模糊了,就错乱了。而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在起伏、在变化,都是一种无明在起作用,所以说学佛法修行用功,它固然同时间有关系,但是不等于说我们学得时间越长我们的功夫就越好。
为什么佛经里面常常告诉我们要不忘初心,最初的发心是最重要的,最初发心学佛法,那样子的一颗心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把自己最初对佛法追求的那颗心一直保护下去,让它持续下去,并且还要让它增长广大,那么最初这颗心就是善良的心,出离心,菩提心。当我们认为说外在的环境有问题的时候,{以不忘初心为幌子洗脑让大家只关注自身问题。其理路:1世俗不好这里最好;2引导出家;3来了之后要顺从体系的标准改变自己;4怎么不好都是自己不好。}当我们认为说修行不修行界限模糊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很多很多问题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要反观自己,就要问自己,我们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它是怎么出来的?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不是为别人做主,我们是自己为自己做主,这什么意思呢?只是我们内心当中对这些善恶是非、烦恼菩提很清楚,那么外在其他的同行道友啊,其他的居士们啊,那我们尽量去关顾,尽量去帮助,尽量去启发,这也是我们的一份发心跟责任。{鼓励大众按体系标准相互洗脑}而不在于说我们外在的人有问题,人有错,它仅仅是人的一些行为在我们看来有错,在我们的标准看来有问题,在我们的观点看来不应该,那实际上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不应该,又是另外一回事。那我们一天当中要面对的,要接触的人事物,是非常多的,我们只有培养了一种能够很好去忆念不同的人、事、物这样的一个差别境界的时候,我们内心才能够保持如如不动,不动摇,不会受外在的环境所影响和左右。如果内在的戒定慧的功夫越来越充实的时候,反过来我们很能够去影响外在,那么也就是说,外在的人如果有问题的时候,就说明我们内在的自己的戒定慧的力量不足以去影响别人,我们的功力还不够,所以不能去帮人,我们要这样去认识问题。那我们回到家里面去也是一样的,总不要以为说别人有问题,别人有问题我们有没有去帮助别人,我们有没有发过这种心,有没有具体的行为,我们在帮人、利人的过程当中,这些方法得当不得当,等等。那我们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不断根据佛法来修行来用功,来对治我们内在的无明状态,我们这种功夫才能够不断得到培养和增长,否则的话,依然还是自己的那种未学佛以前的动机跟心态,佛法依然离自己很遥远。无名不等于说什么都不知道才叫做无明,无明更重要的话就是充满了很多错误的见解,很多片面的见解,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那么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不知道什么是因不知道什么是果,不知道什么是凡夫的世界,什么是圣者的世界,不知道什么是事、什么是理,那就很成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不了知了,内心当中完全没有这样子一些境界跟标准。也就是善恶是非、因果等等我们都分辨不清楚了,那我们如何去种因,又如何去转凡成圣。
我们要培养对善恶是非,这样子因果观念的认识、标准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够对这些善恶是非真正在内心当中建立观念,有这种分辨的能力就需要学很长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做到。我们分清了善恶是非之后,我们才知道说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面来讲,无明状态的表现,它还会表现在世间上面所有一切是无常的东西,我们很容易把它当成是永恒的,世间上面很多痛苦的现象、不快乐的现象,我们都会把它当成是快乐的,世间上面很多不真实的东西、虚假的东西,我们都会把它当成是真实的,也就是常常我们都谈到的无常无我,那我们会把它当成有常有我。反过来说,对生死流转,生死还灭,这样一些生命本质意义上有最大价值的这些命题,我们不清楚。要么是常见,要么是断见。所谓常见呢,我们会认为说,反正大家人,那么人就这么一回事,生老病死,死了以后再成为人。断见的人认为说,死了就没有了,好像死了就死了。常见的人认为说我死了以后或者再做人。{此说与经论中“常见”不符。}而实际上,你今生做人,你后生能不能再做人呢?那也未必了,你后世要做人,那跟你今生今世的行为有关系,你如果造了做人的业,你后世才能够做人。那么这样子,常见断见的观念是深深在我们内心当中扎根,去左右我们人一生的行为。那我们只有通过对佛法教理的认识跟学习,知道说,怎么是成佛,怎么是寂灭,怎么是寂静,怎么是永恒,我们内心当中的这些观念建立起来以后,自然而然就会对世间这些虚假不实的东西、有漏有为的东西会有另外一个更好的更超越的更通达的这种生活的态度,{更好的超越更通达生活的态度(此在作者体系与有漏有为相对,应属无漏无为)。}我们就不会被这些东西所左右所影响。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在内心当中,建立起佛法对世间上面种种的问题的态度、观点。那么一个人心心念念都是有生灭的,从小到大,从少到老,都是在这里变化的,我们人都是一个相续存在的假我,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它是相续存在的。但是虚假的,不实在的,那么,由此我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我见。那么今天的我,他会认为说,我今天呢,要怎么样子做,我今天要怎么样生活,我今天要去哪里,我今天要做些什么事情。每一个人,他常常都是会在今天这样子一个状态下,去考虑、去做那些自己今天所认为有意义的事情。那我们如果把昨天、今天、明天这样子生命相续的状态把它当成是一个不实在的、变化的。我们这些人都是在变化,都是一种五蕴和合的假我,更何况,外在的境界,它更是虚假的,更是不实在的。那么这些方面,我们要常常去学习。这些方面,就是佛法的根本的立场、佛法根本的观念。那我们这些立场站的稳、我们这些的观念、知见真正建立起来以后,那么我们对佛法才能够谈得到正确的认识。
因为佛法是以人为中心,以有情为中心,以一切众生为中心,它的着眼点就是在众生,在人,在人心,在众生心,是从众生的心理上面去做功夫,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内心方面去说明,有哪些状态、有哪些问题、有哪些烦恼,是从内心里头去开显出无量无边的智慧、功德宝藏。那么我们在世俗社会当中,常常一个观点认为说,自己的痛苦,它的根源都是在外在的,外在给我们造成的。他不容易很真切地认识到说,我们所有的痛苦是在我们的内心,不容易认识到这一点。也不容易认识到说,我们所有的快乐是根源于我们内心的深处,而不是来自于外在。当一个人能够真正认识到说,苦乐的根源在自己内心的时候,那么自己就会在内心上面去关注。那我们内心当中做不到这一点,就说明说我们内心当中所具有的佛法还没有开显出来。我们需要去突破,需要去寻找和皈依,需要去学佛法。内心一开显出来,内在的智慧的宝藏才能够显露出来,也就是说,内心真正有法了,内心真正与佛法相应。内心与佛法相应,它就不与烦恼相应,烦恼就会得到净化;烦恼得到净化的时候,那我们内心自然而然这种景仰、虔诚、恭敬,就能够产生、发挥作用。这样子的话,我们的所作所为点点滴滴,它就不会同于一般的人,它自然而然,我们的举动、我们的言行,它所代表的一种意义,它所散发出来的一种善良的气息就会影响很多很多的人。很多很多的人,因为我们的发心、努力、造作,因为我们的出现,大家都能够感到快乐、感到清净、感到有光明、有希望。也就是,自己到什么地方去,不仅不会给别人添麻烦,还会给别人带来欢喜跟快乐,带来希望跟光明。那么,这些都是佛法的力量,都是佛菩萨给我们的力量,都是历代传承祖师大德们给我们的力量。那么,世间上面的种种的学科,无论是教育也好啊、经济也好啊,法律也好啊,科学也好啊,等等,甚至政治也好啊,没有一个学科、没有一件事情、没有一个领域,不与有情的生命有关系。也就是,没有一样事情不与人有关系,没有一样事情不与人的心有关系。也就是,世间上面种种的学说,种种的技能,都是因为有情而出现于世间的,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因为有情而存在。
如果离开了人,离开了众生,那么我们所有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法律也就没有意义了。反过来说,我们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经济,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都是要让人的心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幸福,都是要告诉我们怎么样子去关心人、帮助人、利益人。{作者对修行的理解和落脚点总是在世间做事上。}所以,佛法一开始,它就在这一点上面特别得关注,就是要指出人性的弱点,指出人性的问题,告诉我们人内心的阴暗面,然后慢慢去培养,让我们内在的无明状态一点一点淡化,我们的无知一点一点消除,智慧一天一天成长,佛性一天一天在显示。那么这些就是我们学佛法的意义跟价值,也就是真正来讲,我们人生的奥妙之所在。大家到三宝地,就是要来寻求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来揭开自己生命当中的一些奥秘,来认知我们自己生命的真相。所有的佛法、所有的佛经,它都是告诉我们这些经验、这些方法、这些下手处,以及我们修行用功的过程当中会存在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办,怎么去面对,怎么去解决,让我们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好,它是起这样子一种作用的。那么龙泉寺每个礼拜六、礼拜天都有共修,那么诸位皈依之后,有时间常常来参加共修,很重要的,只有我们常常来参加共修,{来此处洗脑,联系实际鼓励大家来,进入这个体系。}常常来薰习佛法,我们内心里面佛法的力量才能够不断得到增长。如果我们皈依以后,常常不来寺院里边,或者说,就不再来寺庙里边,我们是很难把佛法学好。所以,我们皈依了,找到生命的依靠,就要真正把佛法僧三宝作为我们今生今世的依靠,乃至生生世世的依靠。以此供养大家!阿弥陀佛!
{本章理路
1本体系殊胜团队殊胜事业殊胜;
2以佛理否定世间占领本团队对世间的制高点;
3宣扬引导出家;
4来了之后关注自身问题,顺应宣扬团队理念,不相合就是自己问题,关注自心多加忏悔依师依友等,成为大事业的螺丝钉,每个人都在自我洗脑和“完善”自己的路上不停努力。}
第八章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今天我们又要来讲佛法这两周事情比较多耽误了。大家学习佛法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尤其是学习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我们大家也清楚下士道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不生起烦恼,中士道的所有的目的要让我们如理断除烦恼,上士道的目的呢就是要断除习气。那么这个就是很清楚告诉我们,第一步呢不要让我们生起烦恼,第二步呢,要对治烦恼,第三步呢,断除习气。{理解错谬详见辨析。}无论不要让我们生起烦恼还是对治烦恼断除习气都需要靠佛法。佛法才是对治烦恼的药。烦恼很多烦恼的作用也很大烦恼的害处也很严重,我们把许许多多的烦恼概括为三种:贪嗔痴。又把贪嗔痴比喻为三毒,毒药的毒,那我们人如果吃了毒药的话,吃多一点人就会死亡。如果这个毒药轻一点的话,对身体也会有很大的伤害。那这是指有形有相的看得到摸得着的物质方面的有毒的药,那我们心里的话也有毒药。那么这三种毒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毒害非常的严重。我们常常说,要把自己当病人嘛、当病人想。佛法里面说把自己当病人,他不是告诉我们说,我们的身体哪个部位呀、哪个器官呀有毛病、不健康,而是一种比喻。那么这种的意思呢,比我们身上的器官的缺乏、身体的不健康还更严重。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深层次已经中了毒了,我们的内心里面有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普通的问题,而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那我们不容易认识到说自己的内心有那么多、那么严重的问题。那比如说我们起了一个烦恼,动了一个念头,就犹如我们吃了毒药一样,对自己呢、对别人呢都会有很大的伤害。这种的伤害不仅仅说在当下彼此之间伤感情、不和睦、令人难堪、心里难过而已,而实际上这种的作用还会持续,持续到明天,持续到未来、乃至持续到你的来世,更长远的未来。就是我们吃了这个药以后,中毒了。那么这些毒要把它拔掉、去除掉就需要吃另外的一种药,这样才能够来救治我们自己心里边所中的这些毒——贪、嗔、痴的三种的毒,就需要靠佛法。
大家在家里的时候呢,也有很多的佛经。那么你生起烦恼的时候,这些佛经起不了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你在烦恼的时候,经文你也看不进去。反过来说,你是以这个烦恼的心,面对境界的时候,更强烈,烦恼的作用更强烈。那怎么办呢?就要换一个环境,比如说寺庙。那大家都在修道、用功,那我们的内心比较容易宁静,不容易生烦恼。同时呢,我们在寺庙里边又容易呢听到佛法、听闻佛法。那么听闻佛法的时候,本身就是对治烦恼的生起、对治烦恼的现起,不起烦恼。而不起烦恼它本身就是共下士的基础、它的特点。问题是,我们自己在看经听带子的时候,因为以烦恼的心,所以呢,我们听的声音,我们看到的文字也会都变成烦恼。那么在寺庙里边的时候,有同行善友、法师们为我们讲佛法的时候,那我们内心有希求心、内心有信心,{自己闻思时就是烦恼的心,来到龙泉寺就是希求心信心?}这样子的话,你就会去接受,会去领纳、领纳外在的这种境界,领纳别人给我们讲说的佛法的内涵。当我们领纳的时候,佛法就起作用了。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因为我们的烦恼的心很重,并且常常在起烦恼,习气也很严重,自己不晓得,也没有能力去对治。这样子的话,虽然学佛的时间很长,而实际上同自己的烦恼了不相干,没有真正意识到认识到烦恼是对自己生命的毒害性有那么的严重。
那么如何来正确对治自己的烦恼?就要如理修行佛法、修持佛法。如理修持佛法,我们常常听到六加行。那么六加行的第一加行:洒扫住处嘛,庄严安布身语意的所依。那么洒扫住处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讲的清洁的工作,打扫卫生啊、布置场地啊等等这样子的一些例子。那么庄严安布身语意所依,身所依我们常常讲到的是佛像,语所依是佛经,意所依是佛塔。在印度、在南传佛教国家的寺庙,在泰国、伊斯兰卡、缅甸这些国家,庙里面都是有塔、有菩提树、有佛像。那我们中国也有很多庙里边有塔,塔、佛像、佛经,那么这代表着身语意之所依。
佛经里边告诉我们说,扫地有五种功德嘛。第一种功德,令自心清净;第二种功德,令他心清净;第三种功德,众天神欢喜;第四种功德,造就猛利的业;第五种功德死后往生天界。那往生天界就是往生净土,造就猛利的业就是戒律清净,天神欢喜,自心他心清净。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洒扫住处的时候,清洁卫生的时候能够令自己的内心清净,那么这是五种功德的第一种。那我们如何又能够把清洁卫生的工作同对治烦恼、如理修持佛法结合在一起?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一种联想,说我们修行、对治烦恼要从搞卫生开始。那我们常常觉得这种搞卫生、做清洁的工作,都是没有文化的人、都是智力比较差的人、岁数比较大的人做的事情。那个实际上,在佛法就是告诉我们从这样子一个最简单的事情开始。以前我刚刚出家的时候,那么寺庙里面的老和尚他就告诉我说,你学扫地要学三年,学泡茶也要学三年。{此说法为其做事宗理念,扫地泡茶学三年是学佛和出家该做的事么?}那么当时我们就很不好理解,让我们就学扫地还要学三年,这很容易就会学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学会了。并且呢,每天都要扫,不管是有没有灰尘、有没有垃圾,都要去清扫。那么这就是修行的一种功夫,培养我们的长远心。
那我们在清除尘垢的时候、清除垃圾的时候,那这些尘垢、垃圾是外在的,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除内心的贪、嗔、痴烦恼的尘垢。外在的尘垢这种比喻、这种象征。通过这种比喻,通过这种象征,来认清我们内在的烦恼的垃圾。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弟子,周利槃陀伽,他出家以后,释迦牟尼佛告诉他“扫尘除垢”四个字他学了三个月都记不住,但是最后呢他能够大彻大悟。佛陀授记他说,周利磐陀伽是他所有的这种声闻弟子当中转变心意最殊胜的人。那他天天就是扫地,扫地,扫地扫到最后,佛陀这样子为他授记。
那么他扫地为什么能够会有这样子的一种成就呢?那他就是能够很认真根据佛陀的开示、佛陀的教授去实践嘛。那么佛陀为他讲,此尘是贪非尘土,尘乃贪名非尘埃,诸智者众除彼尘,如来教中不放逸。那我们扫来扫去,都是要扫内心里边的这些尘埃,贪的尘埃、嗔的尘埃、痴的尘埃,这是三毒的垃圾。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不能认识到说自己内心当中的有垃圾,自己内心当中有问题,我们又如何来对治呢?我们又如何来清扫?那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因为我们常常说,我们修行嘛就是念经、持咒、磕头才算修行,很难说我们打扫卫生是在修法,那实际上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说,内心当中的烦恼的尘垢的时候那即便说,我们天天坐在这里念,口里念念有词,而实际上你念的跟我们心里是两个不同的情况。你口里我们一直念佛经,那我们内心一边在起烦恼,甚至烦恼包裹的越来越紧,不仅不能对治,我们包得越来越死。{做事对境引发烦恼不是更被烦恼包裹且助长烦恼么?}
那我们内心怎么样子能够有这种清静的状态呢?我们内心只有烦恼对治了,内心才会清静嘛,内心才会开明,内心才会有安乐。同时呢,因为我们自己内心清净,别人看到我们,也生欢喜心,内心也清净了。别人听到我们说话,也很高兴,内心也能够得到清净。天神看到我们,戒律无有亏损,内心清净也很欢喜。所以说,我们要真正去认识到底怎么样子叫做如理修持佛法。如果我们缺乏了最基本功、最基础的条件,我们又能怎么样子去修行呢?我们自己的心不能打开,不能净化自己的内心,修行佛法的人内心里面还有很多的障碍,这是不够条件的一种表现。所以六加行的这第一加行,它本身就是要清除自他的障碍、自他的违缘、同行善友之间的违缘,以及同善知识的违缘,认清自己的烦恼、认清自己内心状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把我们自己内心提得很高,觉得我们这种现况、我们这种条件,一定要怎么样去修才叫做修行,那无疑就是我们在绕着这个路在走。绕着路在走就是,你不是走的一个直的路,你走了是一个弯的路。也就是你绕道、绕道绕了一圈最后还回到你原来这个点上去,就走错路。所以我们学佛法,学习道次第的话,你真正要按照佛陀告诉我们的一点一滴去实践,如果不是根据这样子的正法去实践的话,那都是在白忙活一场。你根本我们内在的这种烦恼调伏不过来,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开示——《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它的缘由就是在这里。{鼓吹自己讲的是佛法道次第,要按自己的实践,听话。}
我们如果没有去对治烦恼的话,那我们的各种痛苦会越来越多,不能解除。那我们常常讲到的八苦。那么这些痛苦,现在有这些痛苦,过去也是这些痛苦,那么我们未来呢,一样也是这样子的这些痛苦。今生今世我们得到人的身体,那么固然是因为我们在过去造做了成为人的业因,所以今生能够得到人身,但是不等于说,我们过去世就修行,修到什么程度。当然也有人过去就有修行过,那不等于说我们所有人在过去都有修行过。你看世间上面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你让他来到庙里边来,来拜佛、来听经,他肯定不听,那么,就缺乏善根啊。但是他们也是人呐,甚至呢也很有身份、很有地位的人,很有学问的人。所以说你得到人身,不等于说你前世修行就很好。那我们如果不修行的话,那这些痛苦、这些问题肯定不能解决,一直会在不断的累积,不断地持续下去。那么佛法把这八苦最后都归到五蕴炽盛苦。那么这个的痛苦既不偏重于物质方面,也不偏重于精神方面,它五蕴和合。那我们前面的那些的痛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等,那么这三种是我们内心的痛苦。那生老病死呢,是我们身体上面的痛苦。
那么身心上面的和合的痛苦,这是最后一个五蕴炽盛。那么无论是身体方面的、心理方面的、身心和合方面的,你要把它免除,不要让它有这方面的痛苦,惟独需要佛法才能够去除、解脱,解脱什么呢,就解脱痛苦。痛苦怎么解脱呢,不要有业了,不能造作召感痛苦的业。我们如何不能去造恶业,要断烦恼啊。那么烦恼怎么断呢,就要靠佛法来对治。所以我们用佛法来对治烦恼,烦恼对治了就不会造作业。没有这种业就不会感招八苦,没有了八苦我们就解脱,这样子一种功绩。在庙里面我们常常听到无限生命嘛这样一个命题。那我们如何以无限生命来审视自己的人生?如何以无限生命的基本框架来看待自己的一生?如何以无限生命来认识到自己的完整的存在?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完整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时候,对自己的生命才能够看得清楚。所以完整认识到无限生命的存在,那么也就是过去它是怎么存在现在它是怎么存在的,未来它是怎么存在的。那过去的存在我们不晓得,未来的存在我们也难以预料,那我们现在是怎么存在呢?能不能认识得清楚呢?如果是长短方圆青黄赤白,分不清楚。我们不晓得自己真正要怎么办?怎么来用功?我们生命要的是什么?如何来丰富自己生命的内涵?如何来培植自己成就佛道的资粮?如何相信业果?如何生起皈依心?瞎子没有看到外在境界的能力,这样子的话,在走路的时候就会有危险,在做事的时候,没有办法去做事。{做事是落脚点。}那我们如果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就是盲修瞎练了。
所谓盲修瞎练,在佛堂里头,我们仅仅是一些宗教的仪式了。大家念的时候跟着念,跪拜的时候也跟着跪拜,合掌的时候也跟着合掌,来的时候也跟着来走的时候也跟着走,就仅仅是仪式而已,一些程序而已。那么离真正对治自己的烦恼还有很长的距离。对于生命存在的命题,不仅仅是从空间上面来决定,还可以、还应该从时间方面来看待。我们的生命经验、生命体会、生命的过程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也可以找到这方面的契入点、下手处。虽然我们从某个角度来讲,自己的生命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死亡,也就是前一刻、前一念自己的躯体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不等于说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经验、我们的能力也死亡了、也过去了。那么恰恰它这些可以持续下来,可以延续下来。过去的只是说我们过去的那个时间里头的我的这种身体已经推移到现在,所谓前面一念、前面一秒、前面一刻的那个有形有相的血肉之躯不存在。因为昨天的我、过去的我已经跑到现在,已经跑到今天来了,所以那个看得到、摸得着的我的血肉之躯、五蕴和合之身不存在了。
但是呢,不等于说我们精神领域的那些内涵不存在,不等于说我们的烦恼不存在,不等于说我们的业力不存在。比如一个小孩子,他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感到很伤心,感到很悲哀。那么他仅仅局限于一点,拘泥于一点。他不能有着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心胸来看待所发生的问题。我们大人、成年人,我们就比较成熟了,也就是有更长远的眼光,所以知道说在小孩的时候要做什么事情;在青年的时候要做些什么事情;在中年的时候要做什么事情。哪一件事情该做,哪一件事情是不该做。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人间的经验的累积吧,所有的经验。那这种经验呢,也有好的经验,也有不好的经验;也有正确的经验,也有错误的经验。就是不好的经验在累积,好的经验也在累积。善的业在增长持续,恶的业也在增长和持续。因为我们是同过去的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看待,联系起来来分析,联系起来来做决定。所以呢他知道说这件事情该做不该做,这件事情要不要做、怎么做,是基于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的,来判断我现在应该何去何从,何作何为,怎么办。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怎么做的目的是在于未来,在于未来的成就,在于明天的成就,在于明年的成就,在于更长远未来的成就。所以呢,家长就会让小孩子去念书,小学、中学、大学。如果不去念书,以后就没有出息,就没有学历,没有文凭,没有文化,他知道这有连带的关系。那么我们把生命再拉长,不仅说一个父母,或者自己父母的父母——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的经验,那么这些经验也只有几十年,一百年。佛菩萨的经验他就是很长远的,他是从多生多世、生生世世,从无量劫这样子的一个时间的流变过程来看我们这几十年所做事情的意义。那当然这样子的经验,是不一样的。{前面讲知识经验能力可延续持续,那我们哪个众生不是经历了无量劫呢?佛菩萨的殊胜由这些来表明么?佛陀的经验在作者口中就成了无限生命积累的经验。}自然而然它的判断的标准也就是不一样的。
它所做出来的决择也就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根据佛陀的经验,根据佛法的标准,来看待、来审视自己的人生,来为自己的人生作决择。不然的话,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就是这几年、这几十年的一种意义。甚至呢,就眼前的一些意义,眼前的一些成就。那么这样子的话我们就划不来,就不是真正在学佛法。我们如果仅仅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这是非常不够。我们眼前的事情做好的目的,是为了未来的成就、为了来世的成就——就是现在注重的是种因,而不是注重的是成就、注重的是成功。如果不是学佛法的,那么他马上种下去的因就要求立刻兑现。那这个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在社会上面去工作,一天要多少的工钱,他先要跟人谈清楚。他知道说这个不会白做。你如果让他白作,他肯定不会做。那么为什么呢?他的成就就是着眼于当下、着眼于现在。那我们学佛法,集资粮,不一样了,这大大不同啊。那这个意思在哪里呢?也就是说我们在佛门里边做事,如何来判断自己的成就?如何来判断自己的成功?如何来看待自己是做错了还是做对了?就是不能看眼前。看眼前,就看不清楚,看不明白,容易犯错。看眼前是世间人的标准,是普通人的标准。看长远,从生生世世来看,就是佛法的标准。那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去,佛一直在过去,刹那刹那在生灭。但是过去了不等于没有,而只是从现在的存在,转化为另外一种的状态在存在。那么,当然这种存在,我们不学佛法的人,或者说我们佛法学不够的人,他不容易很真切的感受到说,我现在的这种生命的状态跟过去世有那么密切的联系。
他不容易升起这样一种信心。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意识到说,自己在过去几年、几十年,不用功,做错事,仅此而已。他就不容易再能够去联想、去检讨说,过去几年,过去几十年,自己应该怎么做,自己应该怎么学,自己应该怎么修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也就是自己有时候可能会意识到说,过去有在浪费时间的时候,但是很难反省到说,我们如何很好的来使用自己的时间,不让它空过,善用时间。那我们过去的多少年时间都浪费掉,自己不能去反省,不能去很真切认识到这样子的一种损失。当然而然,自己生命的这种经验又会等流下来、持续下去,把现在的时间也不会珍惜。那我们信仰佛教的人,学习佛法的人,就是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把握时间。如果不把握时间,那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直在过去。一直在过去,我们没有修行,没有在积聚资粮,就意味着我们不断为自己的生命造成损失,就一直在损失,一直在亏损。善业没有得到累积就是在亏损。
一直在亏损,忽然间有一天,我们的生命结束了,死亡了。那个时候,我们唯有业随身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在如理修持佛法的时候,就是要时时刻刻找到自己生命最深层次的原因、烦恼。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嘛,叫做薪火相传嘛这个火,它需要靠柴来燃烧,那么这个柴烧完了以后,这个火还会再去燃烧别的柴火。我们人的生命也是一样,它一生又一生持续下去,这块柴火烧尽了,它的火能够再燃烧下一块的柴火,下一块燃烧完了以后,又能够再接续另外的一块柴火。那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人的生命,固然同过去有关系,也能够延续到未来。同时呢,我们人的生命也会受到别人的影响,我们自己的生命的所作所为,也会去影响别人。我们一块木材、两块木材、三块木材、十块木材、一百块木材,你扔在一起,它一样都能够同时一起燃烧,都能够再烧。就是,我们大家在一个庙里边,坐在佛堂里面,我们自己内心跟别人的心,我们自己的业跟别人的业,他是汇在一起的,叫做别业嘛、共业嘛。我们每个人是一块木材,我们一百个人就是一百块木柴,我们一百块木材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百块木材都在燃烧。
就心心念念都是会互相相应,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业力不可思议嘛。那我们在寺庙里边,我们所造的业,是跟三宝相应的,跟佛菩萨相应的,都是清净的,无漏的,那自然而然,我们内心的智慧的火焰也容易在增长,容易在燃烧。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是同一些不入流的人,甚至同世间上面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会在影响,也会被影响,当然也有可能我们也会去影响别人,我们好的时候也会去,但是我们影响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会被别人影响。那么这个就叫做互相影响。就是看哪一种的力量比较强,那我们如果不小心的时候,不注意的时候,我们就在被别人影响了,这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有注意的时候,我们时时刻刻能够提起佛法正念的时候,如果知道防护内心的时候,就不容易被别人不好的业影响。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我们还是原来的那样子一颗烦恼的心,自然而然,烦恼跟烦恼它就会相应了。它烦恼跟烦恼相应,烦恼它不会跟智慧相应,智慧它是对治烦恼的。那么对治烦恼的过程就是我们整个修行的一个过程。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在寺庙里边不生烦恼的时候,最早下士道;你在对治的时候,就到中士道;你的习气都没有,那就到上士道,那个很不容易做到。{又来乱讲了。}
你要做到不起烦恼,都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当然能够有一段时间,可以不起,打比你一个小时啊,两个小时啊,一天两天啊。你能够永远不起烦恼,永远不起烦恼就意味着你烦恼已经被对治了,你才不会起嘛。所以,大家在寺庙里边来,做事也好啊,用功也好啊,你不用担心说自己有烦恼,自己说错话,自己办错事,这也是很正常的。那我们做错的时候,怎么办呢,如何来以此为鉴呢,如何来在这样一个境界上,体现自己的我们常常在寺庙里边会听法师说,在这个事件上,我们可以提升,心灵得到提升,资粮得到累积。{这就是作者体的对境练心,依师做事法。}往往都是在这些逆境当中提升和累积的,但是我们通常的思维的习惯说,一定是拜佛念经的时候,才是积聚资粮的,这些挫折逆境的时候,甚至说倒茶、扫地、搬椅子、布置场地的时候,这在累积资量。那么也就是说,有时候有人给我们讲说,这些事情是在累积资粮的。我们也可能说会随即附和着是累积资粮的而自己内心不容易说,真正去认同,说这是在累积资粮。那从这点,也就是能够说明,我们内心同佛法,相应不相应的标志了。
那道次第也告诉我们,这本身就是累积资粮。也有可能我们已经知道了,听过了。那我们知道了,我们听过了,是不是我们认同呢?那我们怎么样子叫做认同呢?只是说,认同这样子一套道理,或者说,要跟自己有关系。我们一谈到佛法,它必须跟自己有关联,如果跟自己没有关联的话,那么就不是佛法了。因为它,佛法本身,要来解除所有众生的痛苦,包括所有的众生,当然也就是包括我们自己。反过来说,我们在谈论佛法的时候,如果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说,跟佛法有什么关联的时候,那么你又怎么样子去说明,佛法跟其他的有情有关?因为佛法本身,是要解决一切有情的问题。那我们自己都不需要佛法,自己都意识不到说,佛法对自己有多么的重要,那么,你又如何能够证明你告诉别人的佛法是真正的佛法,你是真心实意要去帮助别人?也就是说,我们自己,佛法学的比较好的时候,至少呢,我们自己不起烦恼的时候,我们去帮助别人,才能够真正让别人得到帮助。
那我们不起烦恼,就是要修行,自己要用功,否则的话,我们生起烦恼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说自己在生烦恼。就如我们有病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在生病,只有医生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才知道。那么有时候,医生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不相信。但是呢,医生会告诉说,你的身体,哪些指标是不符合标准的,这心电图怎么样子啊,血压怎么样子啊,胆固醇怎么样子啊,他就把这些指标给你列出来。仪器一检测,你很多的指标不够,很多的指标超标,那你都不信都不行。那么中医他会跟你讲,什么病是什么特征,但是,佛法也是一样哪,他告诉我们说,就是,贪欲,他有什么表现,嗔恚有什么表现,愚痴有什么表现,那么你有这些特征,有些什么问题,就说明说我们有这方面的烦恼,有烦恼就会有危害。那大家在佛法的用功上、修行上,就是有相当长的时间了,所以呢,今天我们,谈得也是比较实在的一些问题。
如果我们谈得不实在的话,都是在谈玄说妙,谈空说有,我们谈一套理论,我认为,可能大家觉得,佛法离自己很远。那么如果要把佛法谈到离自己很近,谈到自身的时候,那么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这个内心很不好过,甚至说内心很痛苦,不知道怎么办?那么这个时候,就是非常重要的时候,因为我们认识到说内心有问题,内心有烦恼,内心有痛苦,不是说不去管它,不去理他,恰恰我们自己要正对治。正对治,一点一点的对治,慢慢在对治,就要找到对治的方法。我们在对治的时候,那么就是真正用功的时候,是真正叫做如理修持佛法的时候。所以来到寺庙,三宝地,我们都是在如理修持佛法,我们千万不能以一种,很狂妄的心,很高慢的心理,来看别人,这些要不得的。我们只有平心静气,我们只有非常的虚心,也非常的认真,踏踏实实,照着佛法去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同自己的生命真正相结合。
来看看自己,到底还在起烦恼,还是不起烦恼;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对治烦恼;看看自己,还有哪些的习气。虽然你不起烦恼,但是你还有这方面的习气,还有这烦恼方面的习气。{顺其体系导入邪途,看自己习气烦恼,对境练心依师做事永无出期。}只有成佛的时候,才能这些习气完全没有,在成佛以前,还是会有习气。所以刚才我谈到说,上世道啊还要再对治习气。那我们先第一步不要让它起烦恼;第二步,我们一点一滴去对治。那么寺庙里边,大家有这样一种氛围,这种氛围,是每一个人发心创造的,营建起来的,所以每一个人的发心都是非常的重要。那有些人修的比较好,修得时间比较长,那么有些人就刚刚开始学。所以我们学的比较长的人,学的比较久的人,我们也不能去轻视初发心的人。反过来说,我们初发心的人、初学的人,要很好的、很认真的,向学的比较久比较好的同行道友学习,就是要有学习的模样、楷模,那我们跟着去学习,就不会错。如果常常认为说,自己最好,我可以没有学习的人,没有学习的对象跟模样,那我们就很有问题。那个菩萨学五明,菩萨在所有的众生的身上都能够学到佛法。佛法就是要在所有有情的身心上去体现去落实。那么我们今后呢,在佛法的引导的过程当中,会一步一步更加深入,同时呢,一步一步会更具体,更直接,跟每一个人挂上钩。希望大家多发心,好好发心。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回向法界有情尽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本章继续深化其体系之意,弱化经论强化做事强化自我反省等。}
第九章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学习佛法我们常常要谈到行菩萨道。菩萨走的路呢,菩萨走的路同我们一般人走的路有什么区别呢?菩萨所走的路名为菩提道。我们学习佛法,目的呢,为了要成佛。菩萨修行、发心、行菩萨道,其目的也是为了要成佛。那么,我们要学佛、成佛,首先呢,要学当菩萨,就是菩萨怎么做的,我们也跟着怎么做。菩萨怎么修行的,我们也跟着怎么修行。菩萨发菩提心,我们也跟着发菩提心。菩提心不好发,菩萨道也不好修,就是因为不好学、不好修、不好发心。所以呢,我们要慢慢学、慢慢修,慢慢学发心。一点一滴去学,一步一个脚印去学,一天一天去学。所以到佛门里面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学习这些内容。常常谈到嘛,如理修行,根据佛的道理,佛陀告诉我们的道理去修行,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所理解的道理。根据我们自己所理解的道理来修行,困难会很多,问题也很多。因为我们自己对佛教道理的体会还不够,很肤浅,甚至呢,常常还会有偏差,有错误。那么只有根据佛陀告诉我们的道理才是正确的、圆满的。过去在西藏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同时阿底峡尊者非常了不起,那么他在西藏成就很高。当时的菩提光迎请阿底峡尊者去的时候,就希望说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很系统、很完整的佛法来利益西藏那个地方的众生。那么当时呢,阿底峡尊者就作了《菩提道炬论》。
那么这部论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来修行,如何来学行菩萨道,这样子的一些道理。那么为什么那个时候这部论典在西藏影响那么大?其原因就是当时的西藏经过了灭佛——郎达玛灭佛。在这个灭佛的这个过程当中,差不多有整百年的时间没有出家人、也没有佛经、没有佛像,那么只有少数的人还俗了,少数的居士他们口口相传,口口相传更多的都是传授一些的咒语,因为咒语呢比较简短。那么西藏那个时候发生郎达玛灭佛的时候,差不多等于我们唐朝的唐武灭佛的时候,时间部分,先后也就差不多同一个时期。那么汉地我们发生的这种唐武灭佛,之后禅宗很盛行。其原因也就是因为很多经典被消灭了,出家人、居士们看不到佛经,所以呢在山里面只有打坐。那么在藏地呢,他们也是一样,很多佛教徒看不到佛经,所以呢天天呢念咒。但是因为在念咒的过程当中又掺杂了很多不是佛教的一些内容,加进去了。所以,阿底峡尊者到的时候他作了这个论来校正当时西藏佛教的很多的问题。那么阿底峡尊者自己的一生也是非常注重修行,注重这种显教佛法的弘扬。比如这部论,刚才我跟大家谈到的《道炬论》,那么就是很好的一部论典。那么,我们对菩萨道的修行,那么其目的呢,就是为了要破除我们内在的烦恼、内心的烦恼。{上一章还说中士道断除烦恼,此处又说菩萨道修行的目的是破除烦恼,自相矛盾。}内心的烦恼怎么来破呢?只有靠智慧。那么如何来认识增长我们的智慧?{文中多次提到智慧,并没有讲智慧是由戒定而来。说明作者重视和认识程度明显不够。}就需要学习佛法。
那么佛法怎么学呢?一个方面根据经律论这些文字来学。那我们学习经律论的经文、文字,目的呢,就为了要领会经律论、经文里面的意思、内涵。但是我们的基础条件不太够,那怎么办呢?就需要跟善知识、跟出家的法师们学习。那出家的法师因为学得时间比较久、比较长,对经文的体会比较深刻,所以呢,理解起来比较能够准确一点,能够比较深刻一点。那如果我们刚刚自己开始学的时候,我们理解的,就是会比较容易不够。所以我们在庙里头,有时候听到学佛比较久的法师也好啊,我们同行善友也好,他们讲的话很简单,但是呢意思呢很深刻。为什么话很简单意思很深刻?因为此时此刻,这句话对你来讲很有用、很有帮助。那么不是说,去说一些跟你自己当下的问题不相干的话。那么如果我们讲的话,同你眼前的实际情况不相干的话,那么这个简单的话,也就变成很简单,甚至呢很没有意义。反过来说,如果能够用很简单的语言,然后呢来表达佛法的内涵,这样子的话,我们就比较容易领会了。也就是佛法在日常生活当中,语言、文字都是载道的工具。{强化依人,为其体系服务。}
那么在现在呢,更是如此,语言非常的丰富。那我们也需要借助这些语言、文字来传授佛法、弘扬佛法。那么透过这个语言的文字,我们能够达到心灵交流的目的。大家才能够体会出家法师内心对佛法体会的一种境界、一种感受、一种智慧。如果没有透过语言,那我们刚刚开始学的人,就很难学习。所以我们来到寺庙里边,一个方面要跟出家的法师学、同行善友学,一个方面要根据经论学,都是不可以偏废的。{实际呢?}学的目的呢,就是为了要破除我们内在的无明烦恼,增长我们的智慧,增长内在戒、定、慧的功夫。寺庙里边,常常我们要做一些日常性的工作。比如大家在这里当义工、做清洁卫生的这样子的一些工作。但是我们在寺庙里边清扫卫生,不同于街上那些清洁工、那些扫马路的人。扫马路的人,他仅仅是在乎工点多少钱,或者说给你承包了一个路段,每天时间到要把垃圾扫清除,他是一个这样子的意义。他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要得到工钱而已。
那我们寺庙里边来清扫垃圾,那么这个垃圾是外在的垃圾,更主要的是,我们透过清扫外在的垃圾,来达到清扫我们内心的垃圾,内心无明尘垢的目的。那我们内心无明尘垢就是种种的烦恼、种种的我爱执著,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贪着。比如我们很主观,我们对世间上面的很多的事情,很迷惑、很留恋、很贪着,非常非常的有兴趣等等,那么这些都是执著的一种表现。那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就是要不断不断来解除这些执著、这些困扰。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的痛苦呢?就是因为我们那么多的执著、想不开、放不下,所追求的都是一个同世间的我有关系的,那么这样子的一些境界,这样子的一些事情。那么这些事情、这些境界都是世间法,都是生死轮回的一些现象而已。比如我们今天虽然获得了人身,那么这个人身的获得,是因为我们过去造了得到人身的业,所以能够感到这样子一个果报身。那我们已经得到了这样子的一个果报身,名为人。那么一生当中做人,如何来做人,做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那我们怎么去做,才能够成为一个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我们什么时候去做,什么时候开始做,那么这些问题就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人都是无可奈何的状态,看到别人怎么过,我自己也就怎么过;看到过去的人怎么过,那我们也跟着怎么过;看到社会上面时髦的人怎么过,我们也跟着怎么过。
那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就不同了,他必须去要跟,最有成就的人,最有作为的人,最有智慧的人,作为自己做人的标准,做人的、学习模仿的对象。反过来说,我们要以怎么样子的一种人作为我们自己的一生一世学习的目标、追随的目标,这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要以什么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模样和追随的目标?前提呢,我们自己应该要了解和认识到,在世间上面什么人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人。那么因为你的生活不同,可能答案也会有一千种一万种。如果是对一个佛教徒来讲,那么出家人就是最重要的。{这种说法值得商榷。}那我们佛教徒,目的呢?就是为了要学习佛法,为了要成佛,那么这是我们的目标。出家人是照佛法去实践的人,一生一世,整个身心完全来实践佛法。那么出家人对我们来讲就是最重要的人。所以我们要去皈依了,如果我们不去皈依的话,我们就不容易学到佛法。那我们皈依以后呢,出家的法师对我们来讲就是我们的贵人,对我们最有作用的人。那么我们皈依了,以出家的法师、以僧团作为我们学习、追随的榜样和目标。
那么下面呢,就要看出家的法师怎么做,那我们也跟着怎么做;出家的法师告诉我们怎么做,那我们就怎么去做。{此处再次强调依人。}那我们学习佛法,时时刻刻都是不能离开佛法。也就是要时时刻刻用佛法来净化我们自己的内心,以佛法来指导我们自己的身、语、意的造作。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了佛法,才是真正的我们学到了佛法。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没有佛法,日常生活当中的所作所为,不能体现佛法,跟佛法不相干,那么我们就是没有学到佛法。那么这是很重要的,很重要的。所以呢,我们就是要当下,此时此刻,发了心、发了愿,要去理解,怎么样子才是真正的佛法,我自己应该要去怎么学习,怎么行持,才能够把佛法学的越来越好。那我们自己一天一天学的越来越好,一天一天在进步,自然而然我们今生今世的成就就会很高,进步就会很大。后生后世呢,我们的果报,我们的暇满就会更好、更殊胜。如果说,我们,把一生一世,非常难得的人身,依然还是用在世间上面,轮回,那我们自己不知不觉还会聚集在埋头造业,不断受苦。不仅仅现在受苦,未来还会受苦,今生今世受苦,来生来世还会受苦,如果我们对这个命题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之后,佛法就不能离开自己的生命。
所谓佛法不能离开自己的生命,意思是呢,我们生命已经完全接受了佛法,佛法已经融会到自己的心。心里头有了佛法,心里头有了佛法的作用,这样子的话,我们的所作所为,一言一动,都是能够体现佛法。在论语里面有讲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行焉,天何言哉。”(原话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育焉,天何言哉。)什么意思呢?苍天它不说话,但是呢,通过春夏秋冬、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这样四季的变化,万事万物就能够得到生长。那么苍天它也没有讲说自己的功劳有多大,自己的作用有多大。如果没有天的话,那我们人也好、物也好、草木也好,都不能存在。我们整个的世界都是在苍天之下,在天的包容之下,在天的一种保护之下存在。
我们学习佛法也是一样的。我们的所作所为为什么能感到那样子的有力量,感到那样子的快乐,原因就是得到了佛菩萨的饶益。那么佛菩萨就犹如苍天一样,他虽然,我们业障深重看不到,但是呢,这种作用,我们能够感受得到;三宝殊胜的功德,寺庙的清静庄严,我们能够感受得到,能够体会得到。但是我们要去体会,要去很用心去体会,去领纳。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有智慧的人他能够善于了解别人,有仁义的人他能够爱护众人,他不仅仅说是爱护自己的亲戚朋友,对所有的人都是爱护的,对所有的人都是了解的,喜欢去了解,喜欢去帮助。因为只有对别人的了解,你才知道说,别人的需求是什么,别人的问题、困难、烦恼是什么,我们才能够去帮助别人。那么了解人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呢,我们在平常呢,总是在埋怨呢,别人不了解自己,总是觉得我们自己的许许多多的行为别人不知道,总是把被别人误会。总是认为说,好像我们对别人的事情都是能够很了解,对别人的为人处世,对别人的学修工夫都很了解。事实上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呢?我们真正对别人很了解吗?如果我们对一个人很了解的话,就不会有问题。那么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对一个人如果很了解的话,就不会有问题的发生。
假如我们对人很了解的话,我们就知道说,什么时候给他讲什么,什么时候怎么去帮助对方,我们应该要让对方怎么样子能够很好来学习佛法、护持三宝、发心。那么就犹如我们在这个讲堂当中。如果我们对这个讲堂很了解,那自己走进来的时候,香放在什么地方啊,蜡烛放在什么地方啊,电灯的开关在什么地方,门在什么地方啊,窗户在什么地方啊,很了解了,我们从哪里进来从哪里出去。它就会井然有序。这个只是对环境的了解,对物品的功用、性能的了解。那我们对人的了解,对人心的了解,对人性的了解,对业果的了解等等呢,它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那么,我们会不会有那么大的心胸去了解别人呢?还有时候,我们住在一个庙里边,或者说在一个单位里边,可能几年下来,我们都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都是有可能的。
住在公寓里头,可能住几十年都不知道我们楼上楼下住的什么人。而现在人他也不希望说别人来了解自己,他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那么这个要怎么办呢?这个就是我们时代的一些特点,或者说一些的问题。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佛法的利益要在哪里得到呢?一个方面要从佛菩萨那里得到经验、得到加持;同时呢,要在众生分上得到,就是说我们通过佛法来实践的过程当中,很多的人因为我们的努力,因为我们的发心,因为我们的造业,所以得到佛法的利益。那么这些众生就是我们弘法的对象,就是我们发心的对象,就是我们利益的对象,利益众生嘛。{洗脑做事业去弘法。}那么,如果没有这些众生,没有这些苦难的众生,那我们要行菩萨道,就很困难,就很不容易了。这样子的话,也就是说,比较有问题的人、有困难的人、烦恼重的人、痛苦多的人,恰恰是我们发心利益的对象,行菩萨道的对象,是当下我们要去努力帮助的对象。{缺乏戒定慧的修行,依师做事对境练心就足以行菩萨道么?}那么这个时间对我们来讲,就是第一时间,最重要的时间,最好的机会。那么我们有时候呢,我们在帮助人、利益人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听到一句说:“好人没有好报嘛”。那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做好事怎么会没有好报?原因就是你帮助他,而对方呢不接受,对方呢不领情,对方不听你这一套。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它原因在哪里呢?我们去帮别人的时候,没有效果,达不到目的。这原因是对方吗?我觉得这是一个我们发心要去检讨的地方。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慈悲还不够,智慧还不够,善巧还不够,也就是我们的功力还不够,我们利益众生的心还不够,所以就帮助不过来。就犹如一个人生病一样,他病得很严重,很严重。那我们医生,我们的医术还不够,我们的药的这种质量还不够,我们很难这个把眼前的这个病人治好。
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遇到这样子一些境界啦,不等于说,我们学了佛法以后,遇到的人全部都是好人,遇到的人都是我们自己看得惯、符合我们自己兴趣的人,那个不一定。我们在学佛法的过程当中,依然还会遇到许许多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境界,我们意想不到的人和事,甚至会遇到许许多多我们自己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样子的话,也就是需要不断去培养我们认识烦恼、对治烦恼,这样子一种能力啦。人在烦恼的时候,有时候呢,粗猛的烦恼比较容易看得到,比如一个人骂人了,比如打人、发脾气了,我们比较容易察觉到。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烦恼很细微、很细微的时候,我们就很难体会得到,我们就看不到、体察不出来,而实际上还是一种烦恼。那么就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在寺庙里边做事情,那有时候呢,我们可能只会做某一方面的事情,或者说我们只会说喜欢做某一方面的事情。但是呢,有时候我们的法师们又要让我们去做另外一种事情,那个时候,我们内心就很不顺畅,甚至很不满意啦。就是说,常常会遇到自己不喜欢做的,那么别人又让我们去做。那这个就是要去认识的一个问题。{做事对境练心。}
如果我们在社会上面、在家里,这种的习性是很重的,自己不喜欢做的肯定不会去做,那么如果在庙里边的话,就不一样了,自己不喜欢做的要不要去做呢?这个是面对自己习气的一个好时候。如果我们依然还是顺着我们自己的一种习气在做人在做事的话,这种习气就会不断得到增长;如果我们要违逆这种习气,就是对治这种习气,是很痛苦的事情,也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时呢,又是增长我们另外一方面能力的时候。那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子去认识,就是一个不同的发心。{就应该依师做事,这种洗脑太厉害了!}但是呢,我们常常会认为说别人不了解我们,别人安排的事情呢不合理,别人让我们做的事情是不是很如理、很如法,等等。所有这些,我们来到庙里边,都要很用心去体会,怎么叫做如理。所谓如理不是说自己对佛法所理解的那种道理,符合不符合自己的行为这样子叫做如理。那是这个佛,佛他说的道理,那我们自己对佛法的道理的体会的这样子一种道理还是很肤浅的。{难道作者体会的不肤浅么?}那我们可能对方、其他的法师他为我们讲的这个道理,他为我们做的这个决定,也有可能说,也不是非常圆满的,但是呢会不会比我们准确、会不会比我们深刻,这是很重要的。
那我们如果说相信了这一点,说,这个法师们的理解总体上面来讲,比我们要准确,那我们去做就不会错。{这种逻辑就是一年级教幼儿园就可以写出博士论文。}从根本上面来讲,比我们理解要准确,我们照着去做就不会错。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我们学了佛法以后,弄不好还会麻烦更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就很容易用佛法的名词、用佛法的一些道理把自己包装起来。就是说,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讲出一大通的道理。那我们自己讲出一大通的道理,同我们此时此刻的内心的状态或境界是两回事。那么好说道理的人,常常是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不能在我们自己的内心的境界上面,去突破这种困局,在内心的这种境界上面去做功夫,而是遇到外缘的时候、遇到外境的时候,我们讲出另外的一套道理为自己作说明、为自己作解释。那么这样子的话,就不是一种很正确的学佛的态度,那么这一点是非常非常的微细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为什么说要有良师益友呢,原因就是在这里。平时呢,大家可能没有事的时候可以拿着经论来读诵、来研讨、来谈体会等等,那么这些当然也是很好的,但是毕竟是坐而论道,因为你坐在这里论,那我们真正去实践又是一回事。{佛法里面的修行实践是对境练心做事么?}
要把这些佛法真正实践出来,体现出来,长时间没有间断地去实践,任运无间饶益有情,这就是要有真正的功夫。没有真正的功夫,肯定做不到。不要说任运无间饶益有情,我们做一件事情,做完了我们都累得不得了,下次要不要再做还要考虑考虑。我们参加了一个法会、两个法会,听课听了一次、两次,还会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意乐有没有那么强,都是不一定的。刚刚开始学佛法的时候,可能觉得很新鲜,寺庙的环境也很新鲜,寺庙这些法师、这些同行道友大家,彼此之间互相很陌生,都是一些新的朋友,很客气。时间长了,彼此之间认识了,熟悉了,他心里面就是另外一种状态,就是无所谓的这种心理又出来。我们原来未学佛以前、未皈依以前的那种状态又出来了,觉得,这些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在庙里边做事情跟家里做事情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等等,诸如此类的解释都会出来。那么这些都是没有真正认识到说,今生今世,哪些人对我们来讲是最重要的?哪些事对我们来讲是最重要的?我们当下要去做什么事情?如果当下都不知道做什么事情,当下都没有实际去造作,那你当下在空过嘛。每一个当下都在空过,就是你每天都在空过,这是肯定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就是要非常清楚我们要做什么事,我们要跟谁一起去做什么事情,我们怎么去做这些事情。内心里面非常的笃定,什么叫做正见,什么叫做正思惟,因为我们把这个事情认识清楚了,就照着这些认识清楚的事情,我们去思考,怎么去做,把它做出来,把它做好,这是非常关键的。{转嫁自己体系于佛法概念之上。}
不等于说我们学佛学了多少年,那我们就知道说自己要做什么事,这不一定的,我们学了多少年,只是代表一个时间,我们学了多少年的时间,不等于说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好,那是两回事的。也就是说,在世间上面一个人,他可能活了七十岁,八十岁,那不等于说他很有智慧的。当然他也有很多经验,自己的经验,那么我们自己的经验跟别人的经验来比,跟一个有大成就、大智慧的人的经验来比,跟佛菩萨、跟祖师大德们的经验来比,那是不能比的。人家就是不是一个档次的,不具有可比性的。我们是要去学习,就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去学习,我们才能够成长。那么,如果我们去比的话,那本身就是不对的。那地上的泥土怎么可以跟黄金去比呀?它本身材料就是不一样了,那绝对是不一样。那我们凡夫,只有认识到说,我们自己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我们要怎么去学习?怎么去发心?怎么去培养动力?那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非常的重要。
缘起法,是佛教的根本,那么缘起法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和合。人与人和合,事与事和合,物与物和合,就是所有的规范。比如我们一个佛堂,那这个佛像啊、供桌啊、拜垫啊,怎么摆,才是最合适的,最规范的,那么这个是物与物和合。还有人还要跟物和合的,人要排得整齐,前后左右都是对齐的,一排一排,等等。那我们做的事情也要和合了,我们请师、唱赞、请圣、忏悔等等,在佛堂里面就是念经、闻法、礼拜,就是谈一些跟佛法相关的事情。{作者讲缘起法的落脚点都在做事上,组织上和管理上,与修行无关。}这样子的话,我们在佛堂里面做的事情,就跟这个场地符合了。那如果我们在佛堂里边做别的事情,就不和合了,比如在里面聊天哪、在里面打电话啊,这都不和合了。那么缘起的法的和合,怎么样去体会?体会到它的和合?那怎么样子叫做缘起法?那这个法又是什么呢?要怎么去体会?我们大家都知道,人都是有感受的、有感觉的嘛,那么感受有三种:一种是痛苦的感受,就是我们常常所讲到的,苦苦;一种是快乐的感受,就是我们常常所谈到的坏苦,那么这个快乐会过去;一种是不苦不乐的感受,舍受,叫做行苦。{这怎么能叫行苦?行苦的根本在阿赖耶识未转依时处于“有漏”和“粗重”的状态。《成唯识论》:“诸有漏法,皆行苦故。”《辨中边论》:“以诸粗重即行苦性,由此圣观有漏皆苦。”《瑜伽师地论》:“是故一切所依自体麤重所随故、麤重所生故、麤重自性故,诸佛如来安立为苦,所谓由行苦故。”}那么世间上面所有的一切感受,或者说一切的痛苦,无非这三种,苦受、乐受、舍受,苦乐舍三受都是痛苦,诸受皆苦,它的本质就是痛苦的。
那么诸受皆苦,一切的感受都是痛苦,这个跟缘起法又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说,我们哪些的行为的造作会引发诸受皆苦?我们哪些行为的造作哪些行为的和合,才能够消除这些痛苦,达到快乐,不一样的。{宗要,前面那些和合就能达到快乐!}就是两种缘起,清净法的缘起,染污法的缘起,是不一样的。学习佛法目的就是要让染污法的缘起,变成清净法的缘起。{再次点出其“佛法”本质。}那么染污法的缘起,跟清净法的缘起的关键点在哪里呢?在于人的发心,在于人的心态,在于人内心当中对佛法的成就,从这方面来衡量和看待的。比如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跟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这是不一样的两种人。心理健康的人他对事物的看法很乐观,心理有疾病的人他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悲观的,就是消极的,不同的认识。因为你心理有毛病了,自然而然,你认知的结果也就是负面的;你心理很健康,你对外在事物的认识,也就是比较乐观,比较正面。那么用佛法的观点来讲,无论你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还是心理有疾病的人,这些都算世间法、世间善法。世间善法还是呢导致我们的生死轮回,不能解脱。唯有把世间善法变成出世间善法、无漏善法,才是有希望的,才是殊胜最好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要把世间善法变成无漏善法,肯定要靠修行,靠对治烦恼,调伏烦恼,才有办法转变过来。也就是说,假如我们是以一颗带着烦恼的心去做事的时候,那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世间善法。
不是因为说,你是佛教徒,那我们做的事情就是佛法,不是这么一回事的。我们只有认识到说,自己所作所为的这些善法,是成佛的资粮,是在菩提道上面的累积,是资粮的积聚。这样子的话,我们的所作所为才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做的一切的事情要跟自己的生命的方向、生命的归宿、生命的目标、终极的信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忘记掉了,自然而然,我们这个动力就差了,我们的方向就会有问题。那么不等于说,我们今天记起来的时候,就符合佛法,那明天也符合佛法、后天也符合佛法。因为今天我们记起来的时候,今天佛法能够在内心出现,是非常好的、非常正确的。但是我们出了佛堂、出了庙门,回到家里,回到你的单位去,佛法又忘记掉了。我们跟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工作的时候,我们原来世间的这种心态又会复原,那佛法又会回到庙里头去了。那个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过程,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熏习,不断不断去提醒自己,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干什么。所以,我们在庙里边,常常的,做一件事情以前,都需要做前行,就要提醒大家,我们做事情干什么,我们来到庙里面要做什么,让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做的事情是为了要给成佛积聚资粮,要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反复洗脑,以此就给做事宗安上了神圣的名头——指向成佛。}
所以呢,我们大家来皈依,寻找心灵的依靠,寻找生命当中最需要帮助我们的人,寻找我们生命的方向和归宿。我们不能把皈依的法会、把皈依的意义等同就是一般的事情来看待。那么今天同大家讲的这些内容,可能有些初学的人听起来比较费劲,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怎么办呢?怎么样子能够把今天的道理理解得更加深刻?一个方面,大家皈依以后,还要精进深入地去思考,我今天所讲的这些佛法的意思。同时呢,要对我过去前几节课所谈的内容要结合起来。因为我今天讲的这些,是顺着前几次的开示下来,是一节课一节课的。如果我们前面的课程如果不了解的话,今天的课你就很不容易领会。但是呢,我们学佛法,最关键的,听了以后能不能接受,接受了以后能不能去做。你真正接受了,照着去做,才是有用的。所以大家听了以后,就要发这个心,认真去实践佛法。这样子的话,我们才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的利益。以此祝愿大家。
{本章继续深化依人,洗脑依师做事达到快乐。}
第十章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昨天十月十八,根据有关的记载嘛是十世纪末,十一世纪中叶的期间的一位大德,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阿底峡尊者的圆寂的日子。那么,无论在藏地也好啊,在我们汉地也好,阿底峡尊者大家都是非常的景仰嘛。因为他对西藏这个地方佛教的复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阿底峡尊者原本是孟加拉国的,那么当时他的父亲是一个国王。那么这个国王呢一共有三个儿子。他的长子叫做莲花藏,第二个儿子的名字叫做月藏,最小的儿子的名字叫做吉藏。
那么,这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第二位的儿子,也就是他的次子月藏,当时出家法名名为吉祥燃灯智,也就是后来大家所尊称的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在幼年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好学,有大智慧。在十岁以前呢,他就学会了医方明、工巧明以及历史啊、文学啊等等,
都非常的通达,那么在那个时候,就知道皈依三宝,就知道认真的持戒、修行,非常的有善根。到了十一岁的时候,阿底峡尊者就对皇宫里边的生活非常的厌烦了。皇宫里边的生活
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嘛丰富多彩,那么比世间一般平民老百姓的生活要好了多少倍。但是他居然能够在那么小的时候,就知道对世间上面的这些繁文缛节、不真实的五欲的快乐,能够起厌离心、出离心,非常的厌患。所以呢,他就到外面、深山里面去参访当时的修行的人。
修行的人也有出家的法师,也有当时的一些婆罗门教徒。那么起初,阿底峡尊者在去参访婆罗门教徒的时候,因为他是王子出身嘛,所以身份地位也非常的特殊。但是在过去的这种时代里头,那么印度的版图跟现在的版图也不一样。而在过去这个印度,种姓制度非常的鲜明,婆罗门这个种族的至高无上,所以呢,婆罗门教徒总是认为要比其他的人高尚。但是阿底峡尊者本身呢王子出身,所以见到了这位婆罗门教徒在修行的时候,那么,他就示现出一种比较富贵的,比较有地位,比较特殊的,也可以说比较,这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啦。那么这个婆罗门看到阿底峡尊者的时候,他知道阿底峡尊者的来意了。他就对阿底峡尊者说,他说,我修行的功夫已经超出一般的人了,所以呢,在我的心里已经没有国王、没有奴隶的这样子一个概念了。也就是说,不管你是王子,你是国王,还是你是平民百姓,在我的心里都是一样的。那么反过来说,这个婆罗门本身,他自己已经没有以为说,要比人家高一等。那么当阿底峡尊者听了这些话以后呢,他就觉得这个婆罗门还是挺了不起的。他就把自己所带来的一些宝剑啊、一些用品啊,都供养给这个婆罗门,那么祈求这个婆罗门摄受阿底峡尊者。
那么这个婆罗门认识了阿底峡尊者以后,他就指示他到那兰陀寺,去找菩提贤论师。那么阿底峡尊者就根据这个婆罗门的一种指引啊,那么到了那兰陀寺,见到了菩提贤论师以后,那菩提贤论师又告诉他说,你应该去找明杜鹃菩萨。那么明杜鹃菩萨拜见以后,又指示阿底峡尊者到黑山的南部,去拜见阿縛都帝巴这位尊者,那么阿底峡尊者经过阿縛都帝巴的开示以后,回到自己的国家,那么请求父母允许他出家。那么他的父母没有什么办法了,因为他自己的儿子执意一定要出家,也只好忍痛割爱嘛,暂时允许他去出家。那么然后呢?阿底峡尊者又到阿縛都帝巴那个地方去,非常的有信心、恭敬顶礼等等,那么请求这位尊者给他开示,给他教授、教诫等等啊。那么这位尊者,阿縛都帝巴这位尊者,就传给他发心的一种法以后,又指点阿底峡尊者到黑山寺去亲近另外的瑜珈师。那么这个瑜珈师,大瑜珈师,
他的名字叫做罗候罗笈多伐左罗,那么在那个地方,阿底峡尊者受了欢喜金刚的灌顶。
那么从此以后,他就回到皇宫里边见父母,辞行,然后再到阿縛都帝巴那里去修行,学习了中观,那么获得月称这个派别的中观正见了,就是说对佛法的教理非常通达嘛,非常的用功。那么在二十一岁的时候,无论是佛法世间法,内明、外明、因明等等他完全都通达了,那就非常非常的了不起。那么也常常同其他的宗教、其他的人进行辩论的时候,都是胜利。那么由此可见,他对教理的通达无碍;由此可见,他在当时印度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嘛。
那么在二十九岁的时候,在金刚座末底寺,从持律的上座戒护论师那里正式出家嘛。然后又学习了两年的论藏,那么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对大众部、上座部、正量部、一切有部这四大部派所有的三藏的教典都通达了。那么,各个宗派的对一些戒律方面的微细的差别,以及各个教派的行持的不同,他都能够贯通了,都能够掌握。那么他曾经长期住在毗迄罗摩尸罗寺依止那洛巴,又曾经从飞行寺的法护尊者学习毗婆沙论十二年,那么对当时的其他的一些宗派、外道的一些宗派,比如数论宗派、胜论宗派啊等等,这些其他宗教的一些经典也都能够通达。那么这些外道的一些论点,我们在《大藏经》里面也有收。那么阿底峡尊者不但在印度对佛法非常的深入,有修行,有功夫,但是他还不以此为满足了。
就像我们过去的玄奘大师一样,他也是非常的精通,小的时候已经是懂得很多很多东西,但是他这种永不满足的一种精神嘛,求法不懈的一种精神,要想通达一切圣教的一种精神,永不止息嘛。所以曾经三度入海嘛,那么当时金洲那个地区,那么就现在印尼的苏门答腊那个地方,有位大法师,就是法称论师,那么也称法护尊者,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也常常称他为金洲大师。那么这个大师,阿底峡尊者对他非常的崇拜嘛,所以就决定依止金洲大师。那么当时阿底峡尊者一共同一百二十五位的弟子坐船十三个月,那么才到达了金洲大师的住居地——苏门答腊,那么书中金洲大师看到阿底峡尊者的一行到来非常的欢喜。那么在以后的十二年当中,金洲大师都同阿底峡尊者一起,在佛法方面,可以说毫无保留地给他传授,那么阿底峡尊者也是更加认真地精进修学,那么尤其是《现观庄严论》、《入菩萨行论》等等,那么这些的教授都是非常的殊胜。那我们常常也谈到了这种自他相换的菩提心的不共的教授,都是从金洲大师那里学到手的。那么学完了以后再回到印度,那个时候阿底峡尊者已经是四十四岁的年龄。那个时候在印度呢有四个大寺庙,那兰陀寺、飞行寺、金刚座、毗迄罗摩尸罗寺,那么阿底峡尊者回到印度的时候,首先住在金刚座寺了。然后呢因为护法王的迎请,那么他又移住到毗迄罗摩尸罗寺去常住。由于阿底峡尊者名望非常高,并且呢,有非常卓越的才能和佛法的成就,那么就成了那个庙的举足轻重的大德。当时这个寺庙前面,右边就画着龙树菩萨的像,那么左边就画着阿底峡尊者的像。那么由此可见,当时在印度的时候,
人们就把阿底峡尊者同龙树菩萨相提并论。另外呢,在殿的左右墙壁上面,画着通达五明的人。那么在这里头,无论是左边也好,右边也好,都画有阿底峡尊者的画像。所以在寺庙的前头,或者说我们在寺庙的这个殿的两边,阿底峡尊者都是被画在墙壁上面去,其原因就是,印度当时的大寺庙,就对他的这种成就非常的景仰。
那么这是阿底峡尊者在印度的自己的学习,修行,成就,弘法等等这些方面的功德。那么如何又同西藏的佛教有关联呢?那么当时我们西藏地区,因为经过朗达玛灭佛以后,佛法很衰微了。那么在西藏阿里那个地方有个出家人叫做智光,那么这个法师本来也是王族的后裔。那么他看到当时西藏佛教内部,意见非常的分歧,各种佛教的理论,头绪非常多,莫衷一是,常常发生矛盾。那么他心里想,那么智光尊者,心里头想,需要到佛教非常兴旺的地方去求法,才能够确定到底怎么是如理的,到底什么是正信的佛法,才能够决定究竟谁是了义之说,所以当时他就派了七位法师。那么这七位法师都是非常有智慧的,到了当时的迦什密罗去参学,那么每个人还给他带了两个仆人,就一共二十一个人。那么他走的时候吩咐他们说,除了求法以外,那么还要迎请当时印度的高僧大德来到西藏弘法,那么他们去的时候,要迎请印度的高僧大德到西藏弘法,首先要去了解到底有哪些的大法师可以到藏地来弘法,那么这些大法师一个方面呢,他确实对教理方面对佛法要有成就,其次呢,他要有这种意愿来弘法,要有这种愿心。那么因为当时从西藏去的这二十一个人水土不服,陆陆续续死了十九个人,最后只剩下两个人,一个叫做宝贤译师,一个叫做善慧的译师,那么这两个人回到西藏阿里以后,除了把学习佛法的一些结果向智光报告以外,还告诉智光说,阿底峡尊者非常的了不起,有成就,在印度影响非常大,非常好。于是呢智光又派甲精进师子,到印度去迎请阿底峡尊者。那么,这次甲精进师子无论再怎么请,阿底峡尊者都是不答应。那么甲精进师子回到阿里之后,向智光报告了这样子的经过以后,智光就让他再去迎请阿底峡下面的那些大德,既然阿底峡尊者不肯来,那么阿底峡尊者就是座下的人,跟他同班的人能够来西藏弘法也好。
那么那个时候,这位智光法师为了迎请高僧大德嘛,他就筹集了很多很多的供养,到了当时西藏的南部,非常的不幸,被一个异教徒,那么这个异教徒是一个国王,被他抓到。那么智光的一个侄孙就是菩提光,他带了很多的兵马去救,那么跟那个国王谈条件。那个国王说,你要把智光赎回去的时候,要用同智光身量相等的金子来交换,那么他才会把智光放出来。那么菩提光在阿里地区呢就是大量去筹措这种金子,结果还差了一个人头的一个重量。但是菩提光还是拿了这些金子去给那个国王谈,谈条件,要求赎出来,但是呢那个国王再怎么说就是不同意。不过呢,这次呢,菩提光在监狱里边见到了这位法师——智光。那么智光就告诉菩提光说,他说这个国王他信仰外道,你给他讲不清楚,那么你也不需要给他金子了,但是呢,你要把这些金子作为去迎请阿底峡尊者的这个供养啊。”他说他自己宁可为法舍身嘛,就是舍身,那个异教徒的地方,那么菩提光回去以后再去找金子。但是呢,不久,这位智光法师就圆寂了。那么菩提光继续去履行迎请阿底峡尊者的这样子的一件神圣的大事了。那么从此呢,菩提光就是非常的精进了,想尽各种的办法,最后把阿底峡尊者请到了藏地。
那么,这个就是阿底峡尊者故事里边的一段了,那么我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的熟悉了,那尤其我们学习这些道次第的同学们。但是我们要学习的、要领会的、要把握的,跟我们有关系的,需要借鉴的地方很多。
那么,首先这种精神――为法忘躯的一种精神,就是把佛法看成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把佛法当成比自己的头颅还重要。谈到了二十一个人到印度去请高僧大德,那十九个人都死了。过去我们汉地的也有很多的法师,到印度去求法嘛,也是如此:“去者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也可以说是一种前赴后继、奋不顾身的一种精神。那么由此也知道我们要听闻到佛法是多么不容易。
那么,阿底峡尊者那么小就如此的有善根。他学了那么多,懂了那么多,依然还是孜孜以求嘛!不会像我们说,我们学了一点就够了,就不想学了。学了一点自己就认为说,好像都比别人要好。学了一点好像就是说我们就不需要再去学别的东西。
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你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就是三。在圣所得位的时候,他可能一就不是一,一可能就是一切,一切也可能就是一。也就是他理能够贯穿万事万物,理能够贯穿万法。但是我们理悟不透,理悟不通,那我们反而就变成了一种执着了。
无论闻思也好啊,无论我们的听闻也好啊,我们听了佛法,到内心里头,目的呢,要破烦恼,要破无明,要让内心越来越清净,让内心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有智慧,对外在人事物、环境的观察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敏感,内心的力量也越来越强。
内心的力量强不强,在哪里去体现呢?就是人有没有包容心。也就是说,我们内心里面到底能够装着多少人,我们内心里头到底有多少人?菩萨道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这个佛法从哪里来呢?三宝、佛菩萨、所有的善知识的身上来。
那么这佛法到我们身上以后,我们要把它用出去,用到哪里去呢?要用到有情的身上去,用到有情的身上去,当然也包括了用在自己的身上,同时呢,也用到别人的身上,这个佛法才是有用的。不是说这个佛法到我身上,而且说我们对法佛法有一定体会以后,我们会怕人家知道说,我这个佛法会被你知道了,好像我就少了一样什么东西,不让给你知道。那这本身都是不对的。六度里头财施、法施、无畏施。那佛法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主动就要让给人家知道。反过来说,众生需要什么佛法,我们都能够很善巧的告诉他,他需要听什么道理,我们都能够契理契机,能够做最相应的一种引导。{主动出击大传销。}
所以我们学佛法时间久了以后,为什么会觉得好像越来越茫然,越来越没有头绪,好像说,越来越没有得到一样?这些都是我们学的方法有问题,或者说我们发心有问题。那这佛法就是例如力气一样,你今天有力气,你不能储存,你不能储存到明天。因为你今天用了它,明天一样有力气,甚至你明天力气更大。不等于说你今天不用、明天不用,你这个月不用,那么你到下一个月你力气就会更大,这不可能。到下个月反而你力气越变越小,最后你就没有力气。
这学佛法就是一样的,它是培养内心的一种力量。只有不断去使用、不断去用法、不断去造作,我们常常讲“纳法成业”嘛。“纳法成业”什么意思?这法纳到心里头,心里头又通过身、语的造作,它才会变成业嘛。如果没有通过身、语的造作,那我们把法领纳到内心,它仅仅是一个思业,通过身、语的造作才能够变成身、语的业,然后呢才能够感果。假如我们听了一句佛法就坐在那里想,能不能想得清楚呢?天天坐在那里想,是不是越想越清楚呢?它要去实践嘛,所谓实践就要去面对境界。{对境练心,主动出击,反复洗脑。}那有些人说,我去面对境界的时候内心就会乱,做事的时候内心就会乱,面对境界的时候佛法我也提不起来,实际上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呢?我们需要很认真地去考虑。到目前,你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有没有面对境界呢?一样你还是面对境界。面对什么境界呢?房间里边还是有东西嘛,比如说电视机,比如说有书本,有椅子、有柜子、有桌子,这些也是我们看到的境界。甚至说,你房间里面空无一物,你依然还有墙壁,你还能够看到墙壁,你依然耳朵还能够听到声音。那个时候,可能一只蚊子的声音都能够听得到、一只苍蝇的声音都能够听得到。不可能说没有境界的。有没有境界都是在我们内心。反过来说,我们在静的时候,能不能真正静下来呢?那么,静的时候,我们内心是一个什么状态、是一个什么境界,我们有没有那样子的体验,有没有真正的体验?
那么什么叫作静呢?他也不是说我们去真正不去面对境界、真正去远离境界,叫做静、叫做定。而是说静跟定的功夫是,我们缘到什么境界的时候内心不会乱、内心不会昏沉、不会散乱、不会掉举、不会起各种各样的烦恼。{次第乱了,怎能一开始就去对境,树立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标准?}
那么我们因为看到了听到了思考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事物,内心非常容易把握不住,所以需要缘一个非常专注的境界,让我们内心寂静。所谓寂静,就是对我们的起心动念能够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也就是常常讲的明察秋毫。知道说,我现在是起什么心动什么念,下一个念头会再起什么,都非常清楚,觉照的功夫非常强。
假如我们没有觉照的功夫,没有自我觉察、自我约束、自律的精神跟功夫,那都是没有在佛法上面有用功的表现。没有自觉自律的行为,都是同佛法有距离的,甚至相违背。我们没有自觉性,我们怎么能够去觉悟他人呢?我们没有自律的精神,我们讲出来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别人能够会去做吗?不可能的事情。这佛就是觉悟嘛,首先是自觉,才能够去觉他嘛,然后自己跟别人都圆满了,成佛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那么自律它又表现在哪里呢?你觉了以后,行为有规范嘛;行为有规范了,就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是非常清楚的,在这个时空因缘下,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清楚,这样才会有成就了。不可能说我们等在这里最后就有成就了。我们没有去造作实在的业,没有勇猛精进,不断去努力,结果是很小啊,甚至没有结果,这是肯定的。
缘起的道理就是不断重新组合,就是越组合越好,越组合越清静,越组合越大。{以使做事更有效率,组织和管理更规范,事业发展壮大。}佛法不同外道的地方,就是缘起法,外道的法是什么法——是主宰法。他认为什么人啊、什么神啊能够来主宰万物,这不可能的事情。这佛法是缘起法,不是主宰法。所谓缘起法,他能够改变嘛,它是无常、它是变化的。因为无常变化,所以我们才能够断烦恼,我们烦恼才能够把它断掉。如果不是缘起法,如果不会变化,那么烦恼永远是烦恼、菩提永远是菩提、凡夫永远是凡夫。因为一切法都是无常,都是无我,都是会变化。
那么在这样子变化的过程当中,是有规律性的,它不是杂乱无章的。那我们如何顺着好的方面去变化?顺着好的方面去走,顺着觉悟的路,顺着菩提的次第的大道去走,就是对的,反过来就是错的。那么这些点,我们内心里面要越来越清楚,去认识了。那么,有时候,我们认识不到了,我们认识不来了,就刚才我谈到的,可能学了越久越迷茫,就是法不入心,不能纳法成业,不能了解到法的真正的意涵是什么。
释迦牟尼佛为了众生,普度众生,那么他是怎么来普度众生呢?给我们讲了很多的佛法。那我们要得度,要想解脱生死,圆满佛果,就要种下得度的因。这样子的话我们才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度化。也就是说,这个因要我们自己去种,要我们自己去种,什么意思呢?那么,佛陀讲了很多的佛法,他告诉我们怎么做能够到达目的地,怎么做能够非常快速地成佛,怎么做会到地狱里头去,会变成牛马,到畜牲道去,怎么做后世还能够成为人,这是什么因,什么缘,什么果,什么报,什么情景,正报是什么,依报是什么,为我们描述得非常的清楚。也就是说对所有的业果的原理,世间的业果,出世间的业果,凡夫的业果,圣者的业果,和盘托出,都完完整整、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其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断恶修善,其目的就是我们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
但是我们学佛法的过程当中,会变成一个什么问题呢,成了很好奇,好奇我的前生是什么呢,我的后世是什么,他人前生是什么后世是什么,我是什么因感什么果,我怎么做能够趋吉避凶。就是怎么样子能够少受一点苦,怎么样子能够去掉一些灾难,当然也不能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毕竟跟佛陀告诉我们这些佛法的内涵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佛陀告诉我们这些的佛法,他不是让我们去生起好奇心,也不是让我们去趋吉避凶。这个凶能够怎么能够避呢?他是因果的,你这避的怎么能够避得了?这好的事情,我们自己不去努力怎么能够得到?这不可能的事情。那么世间人常常讲的趋吉避凶嘛、消灾免难嘛。消灾免难也好,趋吉避凶也好,毕竟都是业果。也就是说,对业果的道理真正通达以后,那么我们人才能够真正消灾免难跟趋吉避凶。而不是说,我们相信了,佛会帮助我们趋吉避凶消灾免难就可以了,我们就可以不管。也就是说,我们的所作所为要符合趋吉避凶消灾免难这样子的要求,这样子的规范,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趋吉避凶。而不是说,我现在问题很多的,痛苦很大,麻烦不断,靠菩萨、靠佛,我实在没办法,等着瞧嘛。这怎么能好呢?这不可能的事情。是不是?你再天天那么念也是不够的。
它业果呢?他佛陀是告诉我们:你怎么做怎么做,你不能怎么你不能那样子做、不能那样子做,才有办法。我们要懂这些道理。如果我们仅仅,把佛当成一个会保佑我们、会让我们得到好处、会给我们很大的利益,这样子一个对象。无形当中,把佛混同于神了。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那如果佛有这种功夫的话,那我们不用修行了。把所有的娑婆世界的众生即刻让他去成佛,这说明说没有办法了。如果说,佛有这种能力,改变众生的命运,众生不需要任何的造作,那他不需要讲佛法了。
所以,我们对佛法的认识,要非常的清楚。然后呢?这佛法到底是什么?跟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学佛法,到底是为了得到什么?不然的话,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甚至呢,多少年下去,依然对佛法还是很陌生很遥远。
阿底峡尊者到藏地,皈依业果,皈依它不同世间嘛(皈依了不同思想)。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杂染的,都是世间法。所以,我们人要完整地、完全地皈依三宝。皈依以后呢?相信因果。我们要相信因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因果,什么因感什么果?那我们要得到的果,我们就要去做那个能够得到这种果的因。我们不想得到的果,我们就不能去造作会感那种果的因。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想得到佛果,一方面,我们又要去造作堕落三恶道的因,这怎么有可能呢?然后,让这样一个难题,让这样的一个不切合实际的问题,请佛菩萨去解决。这不对,这肯定是不对的,不对头。真的是这样子了,因为我长期以来我在这观察嘛,大部分人,学到最后,没有主宰了、没有主见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根据道次第去做、去修。皈依三宝,我们信心培养起来,只要有信心,自然而然我们去亲近法,佛法在内心里面扎根,我们烦恼就驱除了。这佛法的力量生不起来,善法生不起来,心里边肯定都是恶法。这恶法对现在、对未来都是有极大的过患。这是肯定的。那么所有外在的佛菩萨、三宝,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境界,作为我们缘法的一个对象去修,就是要靠很强大的善法的境界、清净的境界,才能够有办法让我们内心里边的这种黑暗、这种烦恼去掉。也可以说,借这个境来修我们的心。那假如我们对这些清净的境界观过,本身就说,我们内在的障碍、无明已经非常的严重了。{再次洗脑让大家只关注自身问题。}所以,我们要这样子去认识问题,去认识自心。那么学佛法就是一步一步来突破我们内在的无明烦恼的尘垢,智慧、光明一分一分增长。
以此祝愿大家!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对境练心,做大事业,规范听话,缘起“清净”壮大,主动出击“弘法”。引人来,洗脑学习,发展壮大,听话做事,服从管理,不说是非,坚持随众,体系精妙圆满。}
总 评
- 体会作者大致思路:
第1讲——世间苦多乐少,因烦恼和世间思维,故需皈依发愿,学习佛法为增乐减苦;
第2讲——善良利他追求快乐(坏苦),弱化对经论的闻思,强化自己的学修体系是当前大众学修佛法的缘起;
第3讲——“依师法”登场,配合快乐宗和做事法,其理论体系框架已成;
第4讲——深化理解追求快乐方式的两种情况(世间法和自宗),名利财位等无错,关键看追求方式,自宗仁爱快乐增上;
第5讲——强调自宗,弱化经论,强化依人,依师法发展到依友层面,带“菩提心”(利他行善)做事为宗要;
第6讲——历事练心登场,强化关注自心、反思自己,“传销”团队殊胜,落脚点在世间成就和各种事业;
第7讲——出家法登场,团队事业殊胜,世间家庭不圆满,进入团队之后关注自己多洗脑,问题都是自己的;
第8讲——继续深化其体系之意,弱化经论,强化做事,强化自我反省;
第9讲——深化依人、洗脑,依师做事以求快乐;
第10讲——对境练心,做大事业,规范听话,缘起“清净”壮大,主动出击“弘法”。
- 得出如下思考:
1.其相似法体系成因,或许因为学诚法师年少即出外承担,缺乏深入闻思经论和修行的功夫,又急需形成自己的思路好对外宣说及指导做事(类比有时上级领导或导师安排出去讲课,课题指向的主体内容未深入研习故一知半解,又急需自信和成体系讲述,就会断章取义快速截取已知信息臆造一套体系,其实与课题主体体系有偏差)。
2.其相似法体系精妙,高于一般俗说,且有力(指向利他行善,易见成果),故易蒙蔽俗众,或许也蒙蔽了自己。
3.其体系内涵要点:
a)“世间状态”烦恼自私狭隘,不能很好利他且害自他,故苦多乐少。
b)佛法发心利他,胸怀无限,故对治“烦恼”,得善果,生生增上,快乐渐多,直指佛果。
c)因此佛法殊胜,要皈依学法。
d)学法依人重做事,弱化经论的重要性,提升团队、依师、出家众、跟人学的重要性。团队殊胜,事业殊胜,家庭浊恶,故出家殊胜。佛法唯心,只看自己,多加忏悔,关注自己烦恼,故上山后团队及他人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e)修行要实践,实践靠对境练心,面对复杂人事物做事,不停发心,在六根门头起心动念处下功夫,发“菩提心”(利他行善)修“定”(散心对境修)“慧”(对境利他,忏悔反省自己,与团队之法相应,减自私,增善良等,“烦恼”渐渐消减,“智慧”增加)。
f)落脚点在团队和做事,为团队,为大家,绝对听话,就是“无我利他”,直指成佛。
4.其对佛理多理解偏谬,多强调具体做事,讲法多呈“鸡汤体”,多不符实际地给听众“打鸡血”“发糖”。
5.殊胜的洗脑“传销”体系(依托佛教,指向善法),鼓励大家积极“弘法”传教“行菩萨道”。
再回头看看龙泉体系的管理三大法——坚持随众、不说是非、服从管理。配合依师做事、对境练心、强调忏悔、大做事业等,一下有了更深的理解体会与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