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贤佳法师等众同学

贤佳法师及相关的同学们:

自从学诚法师事件在网络上传开之后,心中一直有些话感觉不吐不快,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动笔写下来发给相关的同学们看。最近贤佳法师发来他们进行讨论的一些记录,估计是想让本人说说自己的意见,借此机缘,在此对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对于是否应当举报的个人看法。

僧团中对于别解脱戒的实行,是按照有部宗的宗义来进行取舍的,在判断是否犯某戒时,都是以对普通人共通显现的角度来取舍的,不掺杂其他的观点。在判定完了是否犯戒之后,也需要按照律藏中的举罪、治罚方式进行处理。虽然这次的事件,似乎符合戒律中————为了避免僧团起诤事,对大势力比丘可以不举罪、治罪的开缘,但不使用该开缘而去举罪、治罪,本身并不违背戒律。至于会对整体的佛教有损害还是有利益是另一方面的问题,超出普通人的了解、判断能力,无法确定,留待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家观察。

简而言之,本人认为:可以举报,也可根据戒律不举报,由当事人自行抉择。

有人提出要修净相(或曰修“观功念恩”),所以不应按照戒律中所说举报。这是不了解格鲁派宗风的表现,“即便是上师的教授,如果与诸大教典相违,则须舍去,这是格鲁派的特法”————这是偶的老师们在上课时给出的教授。这一教授来自于文殊菩萨(不及查书,仅依记忆书之,容有错漏,参见贡唐•洛卓绛措的《辨了不了义》开头之后第二、三页),是在宗喀巴大师示现获得中观正见之前通过喇嘛邬玛巴转达的:欲获中观正见,当于教典仔细观察,教典中所言,与吾之教授多顺,稍有不顺者,唯应将吾之教授舍去,诸大教典于任何时亦不应舍也。与此一脉相承,《道次第广论》亦云:

是故若是清净教授,于诸广大经论,须能授与决定信解。若于教授虽多练习,然于广大佛语释论所有义理,不能授与决定信解,或反显示彼不顺道,唯应弃舍。

如果仅仅因为某某法师、或自己的老师说过些什么,就不去管律藏中佛的教授,这也与《道次第广论》中

设若须随师教行者,若所依师引入非理及令作违三律仪事,如何行耶?毘奈耶经于此说云:“若说非法。应当遮止。宝云亦云:“于其善法随顺而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故于所教,应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论第十二品亦有明证。然亦不应以此诸理,遂于师所,不敬轻訾而譭谤等。如尊重五十颂云:“若以理不能。启白不能理,应善辞谢而不随转。

如此清楚的教授相违也。

总而言之,不能仅仅因为某某法师、某某大德讲过一句什么话,就以此作为证据来取舍世尊、龙树、无着以及三父子教典中的善说。

本人所在的藏族寺院所学习的教科书属于格鲁派的衮钦学派。按照寺院的传统,在学习五部大论时,能够作为论证证据的也只有三父子和一世、二世绛木样大师和三世贡唐大师的著作可以引用,除此之外再有名的大师的著作,也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引用作为证明观点的证据的。三父子直至贡唐大师的著作中,也都是依照龙树、无着等具量大师的著作来解释教典的密意的,里面是找不到他们自己发明出来的新观点、新方法的。

二、事件发生之后,当如何对学诚法师作意

应当如何对学诚法师作意,首先取决于当事人与学诚法师有什么样的关系。按照佛教教义,对于与之有法缘关系的人和与之没有法缘关系的人,应当如何作意,有着根本的不同。

判断某人是否与某位老师有法缘关系的标凖是:该人是否曾经以自己内心里把该老师当作是自己的老师的方式,而直接从其听闻过世间或出世间的法。如果回答是,那么该人就与该老师有了法缘关系,反之就是没有。

对于与学诚法师有法缘关系的佛弟子,祇能对其修习净相,保持内心中对其的恭敬心,并遮止身口对其的贬责。此如《道次第广论》云:

善巧成就寂静论师,所造札那释难论中,亦引经云:“设唯闻一颂,若不执为尊,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

又引《现在诸佛现证三摩地经》云:

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若不能作大师想者亦复如是。若于三乘补特伽罗,说法苾刍,不起恭敬,及尊长想,或大师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无有是处。由不恭敬,沉没法故。

对于与学诚法师没有法缘的佛弟子们,则不必要非按上面所说而行。虽然经中有“视一切人犹如佛想”的修法教授,但那祇是一种教授,不妨碍有其他与之不同的修行方法。上面说“不必要”,也隐含说明了如果你愿意对其修净相,那也可以修,这样也不违背佛陀的教授。

三、有关观功念恩及其他

“观功念恩”是日常法师用来教导其弟子的一个法门,最早听说这个是从于一九九七、九八年前后福智的一些音像资料及《福智之声》期刊上。当时祇听说弟子们依之行持后,皆感受益良多,甚是受用。但后来也听说了一些因其带来的各种各样弊端。

“观功念恩”虽然不见载于各大教典中,但约略与佛教中修习净相的修法类似。如《道次第广论》中关于皈依学处的部分云:

若于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当敬重,犹如僧宝。

类似的可以对一切众生修习净相,如上面提到的“视一切人犹如佛想”的修法等。

但是佛陀又在经中亲口宣说过:“诸比丘及智者众,如经焼切磨之金,当善观察我语已,方取而非由净故”,因此,以要修习净相和“观功念恩”为理由,要求弟子放弃对所说法的观察,是明显违背佛陀的教授的。

可能会有很多佛弟子对上面的问题感到迷惑:一方面要修净相,一方面又要观察是否有与现量、事势比量、信许比量相违的过失,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呀!

有这种疑问的人明显是因为,没有得到针对这个问题的修心窍诀(本来觉得这样的修心窍诀,不能轻易的随便示人,因为可能有不恭敬法的过失。但是现见很多同学对此迷惑、痛苦,又想还是告诉大家会好些。):

对于数取趣要修习净相,但对于数取趣所说的法应当多方观察,确定无过后方受取。

有了这个窍诀之后,上面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可以从观察法的方面而坚持僧团对别解脱戒的依律实行,对学诚法师的问题进行举罪、治罪。

但是与其有法缘关系的弟子们又可以从对数取趣的方面对其修净相和“观功念恩”(例如这样修净相:其示现为恶知识的行相来教导弟子在依止为善知识之前,需从多方面审慎观察,看是否能够生起信心,决定能够生信之后,再请为依止。等等诸如此类易知也。)

四、对于日常法师及其所说法的观察

本人最初学习《道次第广论》,也是听了日常法师的讲解录音,也是得到了很大的利益的。日常法师作为一名佛教出家比丘,为道次第教授在汉语佛教界的弘传,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由其创办的寺院,从僧团规模这一方面讲是汉语系佛教界的翘楚。(以上是对数取趣修净相的部分,下面是对其说的法进行观察的部分。)

但经过在更多的老师们座前学习三父子及其他智者们的教典,学习了更多的道次第引导,眼界和思路开阔了之后,个人从共通的显现分观察(祇是说个人的观点,很可能有问题,仅供参考),日常法师在对道次第密意的解释、以及引导弟子的方面似乎有不够圆满的地方:

没有听说其教导弟子们在座上以观察修、安住修两种方式依照道次第的教授修心的行谊,却代之以一些未见于有道次第修行传统的寺院的作法,似有闻、思、修脱节之嫌。

一味要求弟子们修习“观功念恩”,不得对其讲解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客观上对弟子们更好的理解道次第教授的内容有损害。

禁止弟子们学习日常法师讲解之外的道次第相关的书籍和引导教授,客观上对弟子们理解、修习道次第的教授有损害。

在《道次第广论》的第一次讲解中,由于当时针对的听法对象多数对道次第还没有生起很大信心,因此用了很多的篇幅讲了很多与《道次第广论》没有关系的好比是“水”的内容,加上后来福智在用讲解的录音推广《道次第广论》的学习时,没有对此作清楚的说明,致使许多学人学习了若干年之后,都未能体会到道次第教授的真正味道。第二次的讲解相对较好,但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在推广学习时大多被忽略了。

未能尽早移交寺院及福智的管理权给合适的人选,在接班人及权力交接的问题上严重失误,为福智的发展留下了不确定因素。鉴于以上的个人观察,因此对相关的同学提出以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已经接触到了道次第教授的同学,应当去寻访具有道次第教授传承的善知识,依其学习依照道次第修心的教授,并努力在座上依教授修心,如此方是于暇满人身取得了心要,如果祇是学习、研讨,却没有依之在座上修心,那实在是太可惜啦!

希望那些有意振兴汉地佛教的年轻法师们,能发心去有五部大论学习条件的寺院,以闻思修习五部大论的方式来进一步的闻思修习道次第,如此则能更好的成办自利利他的菩提行也!

因为回想到自己入佛门、学习广论、出家并得以去藏地寺院学习而得到道次第修心教授的前后曲折的过程,加之最近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汉地寺院里的情况,心中感慨良多,故毫无头绪的随自己心想到哪里啰哩啰嗦写了好多,前后语句混乱、词不达意之处还望诸位同学见谅。

此颂吉祥!

释迦教下比丘根敦绛措草

时在戊戌年季秋月初三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