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诚体系的团体主义与戒律的交流讨论

关于学诚体系的团体主义与戒律的交流讨论

(20200412)

(一)

居士(原龙泉寺义工)】(20200406)我在烘培店上班,很多顾客买东西,只要当天生产的产品,如果是昨天出的产品即便还在保质期限内也不要,我常因此起嗔心,觉得她们损人利己、分别心重。她们问我是不是今天生产的,我经常不正面回答或不回答,现在我想都老实回答,她们想要当天生产的产品我就主动给她拿,因为我觉得我不能仅仅站在惜福的角度看问题,而是更应该站在戒律的角度看问题,不管外境如何,至少我要保证自己不打妄语。我不知道我这么想是对的吗?

贤佳】很好!应坚持不妄语,是真正惜福。若妄语,则损福牵堕。切实代人着想则培福。一时的财利得失是小事,顺戒行善则冥冥之中自能远祸得福。

居士】我在寺院住惯了,惜福惯了,见不得别人浪费。在寺院里为了爱惜三宝物,行堂先行剩的。见到世间人为了满足口欲吃到好的,只挑选当天生产的产品,把旧的放坏,不惜给商家带来损失,我起嗔心,所以当顾客问我要当天生产的产品时,我困惑了,我不知道应该是为了爱惜食物而打妄语呢,还是为了持戒不打妄语把食物浪费掉。其实我不知道爱惜食物固然是善行,可是只是一时的财利得失,而持戒却能开显佛性、调伏烦恼,这个才是最究竟的。

贤佳】不顺戒行善,人与畜生无大差别,饮食、淫欲、斗争而已,爱惜食物无大意义。

居士】(20200407)我们在体系不讲戒,我们更多的是学着如何维护团队利益。2016年的时候师父裁员,对于被裁的义工,贤M法师不说裁员,而是告诉对方:政府要来检查寺院,怕人多了不好,需要她先去农家院住一段时间,等风头过了再回来。很多人听了这话真的退单了,可谁知道却再也挂不回来,事后才反应过来是寺院在裁员。因为这事我觉得体系很不厚道。现在处理事情我也受过去生活的影响,面对问题时更多的是侧重于维护公司的利益,而不是顺戒行善。

贤佳】团体利益是有善恶差别的,例如二战期间德国纳粹主义、日本军国主义宣扬国家利益、团体利益至上,鼓动国民“无私”奉献乃至牺牲,而侵害他国、他人,实为大恶。不依戒行,违背人道,所谓“无私”“大义”,实是愚蔽欺诳。学诚承袭藏密的依师法,倡导弟子、下位者破除“我执”,依师听话,身语意供养,维护“师父”、团体、“佛教”,不惜妄语犯戒,乃至“舍小保大”、冷酷无情,即是愚蔽欺诳,是为大害。

居士】我是个工作狂,为了工作加班加点,我也没有半点怨言,但是我对戒没有这样至高的精神。要知道作为道人,我应该有宁舍生命不舍戒的精神。为了维护公司那点小利益,我可以打妄语,顾客问我当天生产的产品在哪里,我知道新产品就放在旧产品后面,但是我不说,要不我就说暂时没有,其实是我事先藏起来,为的是先把旧的卖掉。我让顾客自己找,找不到就别买,结果不少人买不到想要的东西。我们有个现烤柜放的都是刚烤出来没有包装的面包,我的主要工作是收银,但是为了爱惜那点食物不让顾客乱挑、如愿挑好的,我死死看着那个现烤柜,哪怕收银忙不过来也不给顾客自己夹,就让他们等着,非得等我忙完了我亲自夹给他们,有些顾客等不了因此骂我。如果有顾客不问我,拿起餐盘自己夹现烤柜里的东西,我就会起嗔心,觉得这个人没有素质。就为了维护公司那点小利益,爱惜那点食物,我能这样把自己累死。

我不接受师父的理念,但是耳熏目染很多年,事实上还是对我的身心有影响的。

戒的核心精神是利他,我这样做是有违戒律精神吗?

贤佳】戒的核心是慈悯心、解脱心,不害、不恼众生,解脱贪嗔烦恼,进而能解脱众生现后苦恼,成就众生现后安乐。偏心极端维护公司利益,如同维护自家利益,是稍扩大的自我中心,并非平等慈悯众生。偏心维护公司短浅小利,自耗身心,自损福德,冥冥之中流失顾客,其实损害公司长远大利,是劳而有损,枉自辛苦。

宜适当广读经律,树立宽广正见,清除旧习相似法,严谨以戒为师,渐渐身安心明。

居士】我在龙泉寺耳熏目染很多年,大家为了维护团体利益是无所不用其极。就拿吃饭来说,*寺因公二堂吃饭的人想吃什么可以自己打,在龙泉寺就不可以,因为义工就怕你尽挑好的要。广化寺刚开始二堂也可以自己打,后来龙泉寺的义工去了就不可以了。有个男义工死死的看着饭菜,就不允许你自己打或多打,宁可剩饭也不让你多吃。有些男义工是负责巡山的,辛苦也累,来晚了要多打,那个负责饭菜的义工不给他多打,次数多了,两人矛盾就激化,就在斋堂打起来。我在龙泉寺,因为负责客饭的原因我不能正常吃一堂,我去吃二堂,那些行堂的义工谁也不给我打饭,就是要我跟行堂的一起排队吃饭,我又累又饿根本等不了,更何况我是因公来晚的,照说是可以给我先打饭的,但是谁也不给我打。没办法,我就去跟典座说我吃不上饭,典座法师慈悲说:“行堂不给你打,那你到大寮(编者注:寺院厨房)去打。”事实上大寮的义工也不给我打,因为在大寮里的饭菜是僧团剩下了的好饭菜,他怕我尽挑好的吃,结果我还是吃不上饭。大寮库房的事就更多了,负责库房的义工更是厉害,为了看住库房的那点东西,没少和大家吵架。她不在库房,谁也别想拿东西。我做客菜,有时着急拿错了,她就去告我偷东西,结果客菜我也负责不了。我在极乐寺下院也是经历这样的事情,负责库房的沙弥尼不在,法师让我去库房帮拿东西,可能拿错了什么,那个沙弥尼回来后就告诉我以后居士不给进库房。

我在龙泉寺很多年,戒律的东西没有学到什么,但是如何维护团队利益我学到很多。我恨我母亲,无非是她损害了我学佛的利益。

贤佳】《佛说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为了自己“离苦得乐”而学佛,极端私心,自许次第,维护团体,自诩为公,其实背离佛心,背离佛法,遍计执学文字法,变质走调,实是南辕北辙。

居士】我把在寺院学到的这套东西,用在我的工作上。有个年轻的妈妈要给她才几岁大的女儿买个蛋糕,指明要当天生产的,怕昨天生产的不新鲜孩子吃了拉肚,她问生产日期在哪里,我说没有,事实上是有的,但只允许我们内部员工看,为了公司的利益我不给她看。我说:“这个就是今天的,你要就要,不要拉倒。”结果那个妈妈气得没话说。有些男的气不过会骂我:“有你这么当导购的吗?”脾气大的更是直接说:“服务行业竟然有你这样的人!老板竟然用你这样的人!”我需要好好反省自己。事实上是我修偏了,把团队的和公司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甚至是高于戒。

贤佳】是的!其实流失顾客,损害公司利益,于佛法、世法皆偏失。

2015年龙泉寺“盲禅”活动义工坠楼事件中,“师父”为维护团体,指示僧俗骨干推卸寺院责任,谎称寺僧不知情,让义工背锅,此推卸责任引起社会较大公愤,也让政府相关部门不满,加强了对龙泉寺的管治,“师父”自己后来也感叹说“这产生了全局的影响”。“师父”这维护团体的做法,是私心偏狭的,于佛法、世法皆失,是为愚倒。

居士】(20200408)我的不妄语戒没有持好。顾客没有带会员卡消费,报卡号也是可以的,我为了自身利益,骗他们说系统升级了,报卡号消费不了。我在龙泉寺大寮工作的时候,也很过分,天天守在大寮门口,行堂一结束就赶紧把饭菜往大寮里搬,为的是不给那些晚来的人吃上饭。现在我做销售也是这个毛病,看东西看得紧紧的,就是不给顾客自己拿,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一点慈悲心也没有。

贤佳】随喜省思!知过离过。《论语》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俗法、佛法皆如此。如《大智度论》说:“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小而大,妄语入地狱。我今守实语,宁弃身寿命,心无有悔恨。……实语是为人,非实语非人。”(卷第四)又说:“妄语之人,先自诳身,然后诳人,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语之人,心无惭愧,闭塞天道、涅槃之门。观知此罪,是故不作。复次,观知实语其利甚广,实语之利,自从己出,甚为易得,是为一切出家人力。如是功德,居家、出家人共有此利,善人之相。复次,实语之人,其心端直;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问曰:若妄语有如是罪,人何以故妄语?答曰:‘有人愚痴少智,遭事苦厄,妄语求脱,不知事发今世得罪,不知后世有大罪报。复有人虽知妄语罪,悭贪、瞋恚、愚痴多故,而作妄语。’……妄语人,乃至佛语而不信受,受罪如是!”(卷第十三)

居士】(20200409)我喜欢去逛街,看那些美丽的饰品和服装,然后幻想它们穿戴在自己身上的样子,现在我知道戒是最胜庄严具的时候,我就不再贪着了那些华衣美饰了,也知道应该要护戒爱戒。从昨天开始我就允许顾客自己夹她们想要的产品,不再死死看住,也不再藏新来的产品,有人想要就大大方方地给。今天有个年轻的妈妈要给她的三个孩子买几个小面包,我先是夹最前面那几个昨天剩下的又小又硬的给她,然后我跟她说回去要微波加热才能吃,她就说:“怎么还微波呢?那意思就是难道不是新的?”我马上把旧的夹回去,换今天新出炉的给她,并用夹子捏了捏面包,告诉她这面包软软的,是今天新出的。是啊,世间人想的是如何更好的追求利益,而我作为道人要做的就是护戒持戒,不能让戒有损。

贤佳】很好!随喜!违戒求利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不仅后世难免堕落,现世必定身心躁乱,且现世就可能失利,乃至身败名裂,例如学诚,是为愚痴自害。顺戒行善是为明智,自护护人,自安安人,必得后世安乐,现世可能的困苦也是宿业重罪轻报,并非枉受,而实际多能兼得现世名利(虽非所求,自然招感),如戒经说:“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当观如是处,有智勤护戒,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儒家《论语》也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正是“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只是不要信奉学诚、索达吉等邪师忽悠的邪道而“谋道不谋食”,身财完全供养,乃至人财两空、家破人亡。严谨以戒为师,远离邪师邪法,必定安稳受益。

(二)

贤佳】附件《关于学诚体系的团体主义与戒律的交流讨论(20200409)》是一位原龙泉寺义工与我的交流讨论,您看有什么偏差问题?

法师甲(原龙泉寺比丘)】提一点建议,供参考:

一切善法之间互不违背,相互增上。所以惜福、团体主义和持戒是相互增上的,而不是互相违背的。佛陀制戒的十大意趣里面也体现这一点。所以这个角度多侧重一点可能会比较好一些,也避免一些同学误认为戒律不通人情,难以持守或者要牺牲当下的利益。

比如:

1.第一条回答:“很好!应坚持不妄语,是真正惜福……。”人家顾客花了钱,喜欢选择当天新鲜的食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自己能够持好不妄语戒,一开始浪费比较多的时候就会促进自己和团队反思:我们的方向和产量上是需要有调整的地方的,应该顺应顾客的需求。这样,既满足了顾客,又成长了自己,同时也节约了社会财富。这些好处都是持戒带来的。我自己在学习不妄语这条戒时,很大的一个心得确实也是如此,就是不妄语才真实的增长自己的慈悲和智慧。

2.第二条回答:“不顺戒行善……。”似与不妄语没有关系,是自己慈悲和代人着想不够,才显现有矛盾。

3.第三条回答:“团体利益是有善恶差别的……。”矛盾的不是妄语和团体利益。以这种方式把老义工赶走,是学诚的利益,不是团体的利益。团体怎会如此伤害自己的组成部分?以这样的方式任意赶走老义工,也让整个团队越来越错,直到分崩离析。如果能以戒为师,坚持不妄语,这样的事情就很难发生,学诚也不会一错再错,整个团队也不会一步一步走上不归路。

4.第四条:“戒的核心是慈悯心、解脱心……。”也是如此。把顾客都伤害走了,哪还有公司利益?若能不妄语,提升自己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顾客越来越满意,公司越来越发展,自己工作的身心舒畅。现在则是相反,俱损的局面。

5.第五条说来我知道一点背景:我在净人和沙弥的时候,贤S法师就一直宣导不能给自己打饭。后来受了大戒之后,想想大概是把不受食戒理解错了吧。不受食戒也不是说比丘就一定不能给自己打饭,更何况是净人和在家居士。那些同学不明就里,再加上自己内心的烦恼,死执一个错误的相,实在也是可怜。

(三)

法师乙(原龙泉寺比丘)】感觉略有不妥之处:寺院、修行人提倡惜福,爱惜三宝物,不应该算错,只是一些办事的人没有兼顾到慈心和利益他人导致的苦恼。

(四)

居士丙】我觉得不同的团体组织价值取向不同。有团体主义的,有个体主义的,各有利弊,要看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当前面临的发展任务来取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