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师依法的交流讨论
(20200614)
(一)
【居士】《四皈依的愿景》
https://m.weibo.cn/detail/4514076040117955
(摘录)中国受上千年的儒家文化影响,世相的正邪并不难分辨,公道自在人心,但披上佛教的外衣,反倒使很多人迷糊了。判断的一个标准是:佛法不应违背世善法,也就是说,佛子首先应是世间意义上的正人君子,行为不能违反世间伦理道德。
《师说》有云:“圣人无常师,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表明两点:依师不能只依一人,善财童子尚须五十三参;尊师重道,是因道而尊师,不是为了尊师而尊师,衡量的标准是道。在佛教里,就是指法第一,依法不依人。佛经如同课本,僧人如同老师,同样是老师,讲课水平有高有低,甚至有对有错,怎么能盲目迷信不加选择呢?世间法上尚需分辨决择,何况佛法!
佛教只有三皈依,没有四皈依,更没什么四皈依延伸出来的“依师法”,那是喇嘛教的自创。即使从世间法角度衡量之,也违背中国的文化传统。《列子》里有两小儿辩日,孔圣人不耻下问,因学海无涯;但同佛法相比,娑婆世界这点学问如宇宙中一毛。所以古人提倡谦虚礼下,勿做阮籍。印光大师为出家人做了榜样和表率,常自言粥饭僧、哑羊僧,从未让人皈依于自己,对于俗世的吹捧一贯严加申斥,被体光老和尚称为中国的正法眼藏。
反观那些宣扬四皈依之徒,屎壳郎坐轮船,生怕少人知道其名望,不惜妄语是某菩萨化身,纵容弟子鼓吹编造其“神迹”,狂言皈依于己便可即身成佛、往生净土,实魔类也!世间除卖假药的、说相声的,有哪些正常人会如其所为?所以曾说,这不是佛法法见的高低问题,这就是个常识问题。
得遇佛法,人人心态平和过此生没什么不好。但共业中有别业,偏有贪瞋痴炽盛者,欲为人上,傲里多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坑蒙拐骗,拿佛法当作谋名、权、利的拐杖。为取得愚人的信任,洗脑是他们惯用的套路。用句俗话:“只要听我的,就一切OK了!”所以必须皈依于其个人。世上的邪教也都具备这个特征。喇嘛教的四皈依,皈依上师凌架于皈依三宝之前,就是这个道理。
用四皈依摄受人身及思想,可以界定就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余孽,不是因为佛教里有这要求,而是曾为统治者的喇嘛上师们的要求。如果用此禁锢住弟子的独立思考,使之成为提线木偶,就能实现统治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才有西藏历史上所谓诸多“大成就者”,有没成就无从考查,但四皈依告诉你:说了就得信。不信,就下金刚地狱的干活。
那信了之后呢?上师做什么都是对的。杀盗淫妄酒皆成示现,财色名食睡即是佛法,万法本空嘛!印光大师:“世有一班掠虚汉,闻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或由阅教参宗悟及此理,遂谓我与佛同,而了无所用其若修若证,遂放心恣意于一切境缘之中,误谓六尘即觉,贪、瞋、痴即戒、定、慧,何须制心摄身、无绳自缚。此种见解,最为下劣,谓之执理废事,拨无因果。如以画饼充饥,陵空作屋,自误误人,罪岂有极!以善因而招恶果,三世诸佛名为可怜悯者。”
故有酒肉供本尊,性交证空性,身口意皆为供养,弟子的一切都属于上师,如奴隶卖身契,喇嘛承包制。这还用学什么佛啊?只要喇嘛们千秋万代统治,天天抱几个明妃乐在其中,时轮净土就在眼前。此,即无上密法!
(二)
【居士(原龙泉寺体系讲师)】只谈一点我对依师的看法:
其一,依师要分时分段,依师是为了前进和进步。其二,如何看待“师”,是具象化的还是概念化的。
对于我们学佛修行人来说,一定不要具象化“师”,要“概念化”、“广泛化”,否则就是个人崇拜,难免以讹传讹,一代不如一代,逐渐衰败。具体化、具象化“师”,发愿生生世世地追随,很容易导致建立一个宗教帝国,而不是学修研讨的团体、道场。
依师,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尊重和恭敬,是一个成长的阶段,而不是言听计从,不是“生生世世”的追随。你有进步、有成长,他也有变化,生生世世的追随会走到什么地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一个具象化的师、人,生生世世的追随注定走入一个死结。
善财童子给我们树立一个很好的依师典范,他每参拜的善知识也很好地教导如何前进、如何进步、如何更好地依师,而不是生生世世只追随一个。
学修路上都有进步,都有流转,对某个特定目标生生世世的追随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以法为师,以经为师,以戒为师,很多道理都很明晰。
【贤佳】是的!不妨有具体的人师辅助读经思法、持戒修道,但宜应始终以戒校核、以法为归,且不应发愿生生世世依止此一人师,否则多是名利、情执或是偷懒投机,难免被师肆意利用,自误误师乃至坏教害人。
【居士】龙泉寺的依师已从“依人师读经研法”偏离为精神崇拜,进而达到盲目遵从,没有反思,没有交流,没有思辨。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盲目的精神崇拜不断复制。所有人崇拜和遵从某人,下位法师盲目遵从崇拜上位法师,没有思辨。所有常住居士盲目遵从崇拜所有法师,没有思辨,没有觉悟。以至于发展到所有山下学友必须遵从小组讲师。随着上边神话和崇拜的不断升级,小组讲师也不断盲目精神升级、自我膨胀,好多讲师经常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尤其后来,讲师扩招严重,讲师队伍泛滥,很多人无论从思维到觉悟都是平平,甚至有人世间习俗严重,无形无相,自以为是,膨胀到自认为因果不凡、因缘不凡,误己误人。以上思考但愿裨益辨法。
【贤佳】是的,龙泉寺体系推行的藏密依师法如同疫病病毒,传染性极强,已深广传染龙泉寺体系乃至佛教界,宜应深广揭批,促进大众醒觉、扭转。
(三)
【居士】我总结“依师”在居士讨论中,感觉不圆融甚至偏差的地方:
(1)完全等同依师与依人。
“师父”往往与善知识同义,或以概念外延论,师父是所有善知识中极重要的一部分。而所谓的依人中的人,则有更广泛外延,不仅仅包含善知识,也包含邪师。然而,莫要说邪师,即使是善知识,佛说依法不依人。显然,应该批的首先是依止邪师。
(2)片面理解依人是指依自己以外的,认为可以有所依靠的人,不知人也包括能依的主体自身。即,不依人,首先是不依自己,不依自己的、永远不能完全正确的我知我见以及习气习惯等。如,“准备为师父去死”,首先是建立在强烈的我执上。
(3)片面地,完全隔绝依师(师,这里指善知识)与依法的因果关系,即完全否定依师,提倡依法独立与依师之外。这点,不能不使汉传师父们有所疑虑,有所不满,有所抵触。事实上,佛所说,依法不依人(人在这里指明师,包括善知识),主要是对“不”这个字没有进行完整解读:不,是说不应仅仅依人,还要以依人为起点,最终实现依法。人(明师,善知识)属于境,法属于心。断然割裂境与心的关系,只谈依法为绝对正确,则法从何来呢?须知,心从境起,还归法界。
(4)在批藏密依师过程中,不能了知依止善知识与依止邪师根本特征的不同;不能了知,背景是正法与邪法、相似法的水火不容;不能深究细究,依止善知识与依止邪师在戒相的巨大根本差异。
以上四点,不知法师怎样看?若法师同意,我还想就第四点,“从戒相上来判定正确依师”写一些思考。
我只觉得法师组织讨论学诚事件的时间比较紧迫,故别无所思,只是努力、勉强写出内心感受,也因为一直衷心期待,就学诚事件,能给普天下的善众带来更多法益,也让历史及后代在大事上明明了了,于修道者亦立下前车之鉴。如此,不负此次事件,亦不负龙泉寺四众的辛苦付出及巨大牺牲。
【贤佳】您的辨析很好!随喜用心!补充一点:法不一定完全要从现世的人得,也可从古人得,即很多法可从经典获得。可参看:《辨破藏密男女双修法和依师法的辩论记录之三(贤佳与宁玛派法师)》(http://www.mzhy.org/20190828-03/)。
没有宽广的经律认识作对照,依师是盲从的,依于侥幸,在末法时代是非常危险的。
【居士】读到法师给的链接(第二次读了),还是被这位宁玛派法师的逻辑搅得苦笑。他反复强调的中心点,“他所持的观点来自上师体系,追溯根源来自佛,而非他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他依师的信心所在。看来,我需要完善第三条:完全隔绝依师(师,这里指善知识)与依法的因果关系,即完全否定依师,提倡依法独立与依师之外;或者,完全否定依法,提倡依师独立于依法之外。
我想加上一条:
(5)依法不依人,这里所依的法不仅仅是方法,也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包括不仅仅是依靠经典,所依止的法也有根本,即是戒体,而戒体是自性依因缘而生。所谓依法而行,如此,一切行门无非戒行。
第五条说明依法与持戒是一件事情。讨论中,我也看到居士里的一些文字,下意识里认为法就是经典里的语言文字,这个错与依人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法师所提到的依师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原因也就在于,依师不能做到进一步去依法。唯有践行依法,才使得依师有安全保障。然而能够践行依法,已是圣人“级别”,如《金刚经》云:“一切圣贤都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是啊,成就之前,危险也是我们需要承受的啊!另外一方面,若带来危险的这些邪师,能促使下定决心,决定去西方极乐世界,邪师也算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善知识了。
请法师审看,以上是否还有错误不对处。
【贤佳】随喜深思!法非文字,但不违文字。末法时代特别宜应依文字(正规经律及大论)学法、校核法,否则易被人“劫持”。法有戒定慧,不局限于戒,只是以戒为基,尤其末法时代宜应严谨以戒为师,依戒明法,依戒行法,还应希求定慧。
【居士】感恩提示!“依法而行”,若细致展开,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第十卷曾有论述,强调教门(语言文字)与理门(与戒律本质精神相含符)在依法之中的重要位置:
“然破法须依门,经说门不同:或文字为门,《大品》明四十二字门是也;或观行为门,《释论》明菩萨修三三昧缘诸法实相是也;或智慧为门,《法华》云其智慧门是也;或理为门,《大品》明无生法无来无去即是佛也。依教门通观,依观门通智,依智门通理。理为门复通何处?教、观、智等诸门悉依于理……圆教四门皆能破遍……无生门能通止观,到因到果(极重要),又能显无生使门光扬。何者?止观是行,无生门是教,依教修行通至无生法忍。因位具足,《净名》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门,皆是菩萨从门入位,而无生为首。”(注:破法,破见思惑。)
类似的,虚云老和尚这样说戒律:“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之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戒律,特别是戒体根本,属于理门,故虚云老和尚说戒律是无上菩提之本,您说以戒为基。
您看我理解是否还有谬误?
【贤佳】随喜研思!戒律随顺理门,但非正属理门。理门是指诸法无生谛理,如《摩诃止观》说:“或理为门,《大品》明无生法无来无去即是佛也。”戒法属于教门,戒行是止观的前行基础,从属于观行门。
(四)
【居士】我知道不能盲目崇拜善知识,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依法不依人,问题是,依什么法呢?我们自己很多时候辨别不了法,还是要依靠善知识的指点。即使依法,举例而言,我自己也辨别不了法,那依什么法呢?问题是我如何确定是依法还是自取见?
【贤佳】宜应适当广阅南北传经律,以经解经,通遍校核,树立宽广的基本正见,严谨以戒为师,随力落实行持,随缘寻求良师善友的帮助,始终以法校核,以法为归,则不易被严重误导。
可参看:《关于以戒为师的交流讨论之三·六、与L寺团体法师辛的讨论》(http://www.mzhy.org/20180715-9/)、《戒律答疑讨论之十九·(九)》(http://www.mzhy.org/20200428-09/)、《从〈阿弥陀经〉“一心不乱”的异议看如何正解经义》(http://www.mzhy.org/20191214-07/)。
(五)
【居士】我是一名男性,学佛十多年,一直很谨慎地自学佛法,未婚,现在想觅一正法道场,出家修行,请师傅推荐。现在鱼龙混杂,我真怕选择错误,毁了自己。我对《大般涅槃经》的四依法非常赞叹,对净土宗非常认同,你看哪些道场适合我呢?
【贤佳】我对佛教道场了解不多,不敢粗率推荐。宜应适当广阅经律,树立宽广的基本正见,并严谨以戒为师、念佛修善,随力踏实行持,随缘多方了解佛教道场,观察把握大体没有问题便可适当依学、护助,始终以佛法、戒律校核自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是大非不苟且,灵活依法待人处事,增上悲愿求生净土,那么应可大体安稳学修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