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答疑讨论之三十
(20200714)
【沙弥尼】前几天有位同学和末学说,她觉得先学《四分律》不如学南传的原始戒律靠谱,不然学错了怎么办,很多东西都是后人的理解。末学说,据说宣祖的著作得到听闻过佛法的天人的指导和印证。那位同学说,这天人不是魔变现的吧?怎么能证明天人说的就是佛说过的呢?末学还听过一种说法,宣祖把戒律的内容固定下来,但是解释也有一些错误,建议再参看义净法师的有部律,毕竟宣祖没去过印度,而义净法师专门去印度考察多年。末学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封闭只听一家之言很容易学偏,但各种说法听多了也容易受影响。
【贤佳】真正学律宜广学诸部,然后会通同异,才易完整准确把握戒律文义和精神,因为现今流传的诸部律文都是从原始大律藏《八十诵律》中摘取的,都不完整。《四分律》《五分律》《僧祇律》《十诵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以及南传铜鍱部律,都宜通阅。否则易于偏执、疏漏,可能误解戒律文义,行持上迂执偏差。南传佛教界共尊一部铜鍱部律藏,但释义和行持上分成多个律派,如斯里兰卡分三大派(暹罗派、孟族派与缅族派),泰国分两大派(大部派和法相应派),不共说戒,不能融合(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a9e77aa50101el5e.html)。汉传佛教界从道宣律师之后不久,共尊四分律南山宗,戒律行持流传千年未分部派,正是由于道宣律师会通诸部律文,抉择文义异同和行持扼要。唐朝义净三藏法师仅执一部律文,且不明其在印度所见当时(像法时代)僧众行持已有歧误,未能会通诸部抉择正义。
如道宣律师《四分律行事钞》说:“第四,用诸部文意。统明律藏,本实一文,但为机悟不同,致令诸计岳立,所以随其乐欲成立己宗,竞采大众之文用集一家之典,故有轻重异势,持犯分途,有无递出,废兴互显。今立《四分》为本,若行事之时必须用诸部者不可不用。故《善见》云:‘毗尼有四法,诸大德有神通者抄出令人知:一,本者,谓一切律藏;二,随本;三,法师语者,谓佛先说本,五百罗汉广分别流通,即论主也;四,意用,谓以意方便度用及三藏等广说也。先观根本,次及句义,后观法师语,与文句等者用,不等者莫取。’第六卷中广明律师法。正文如此,然行藏之务实难,取舍之义非易,且述其大诠以程无惑。谓此宗中文义俱圆,约事无缺者,当部自足,何假外求。余有律文不了,事在、废前,有义无文,无文有事,如斯众例,并取外宗成此一部。又所引部类,必取义势相关者可用证成;必缓急重轻是非条别者,准《论》不取。故文列四说,令勘得失,《十诵》‘墨印’义亦同之。若此以明,则心境相照,动合规猷,繁略取中,理何晦没。若不镜览诸部,偏执一隅,涉事事则不周,校文文无可据,遂师心臆见,各竞是非,互指为迷,诚由无教。若《四分》判文有限,则事不可通行,还用他部之文以成他部之事。或二律之内文义双明,则无由取舍,便俱出正法,随意采用。然行用正教,亲自披阅,恐传闻滥真故也。又世中持律略有六焉:一,唯执《四分》一部,不用外宗,如持衣、说药之例,文无,止但手持而已。二,当部缺文,取外引用,即用《十诵》持衣、加药之类。三,当宗有义,文非明了,谓狂颠足数、睡聋之类。四,此部文义具明,而是异宗所废,如舍净地、直言说戒之类。五,兼取五藏,通会律宗,如《长含》中不令更试外道。六,终穷所归,大乘至极,如《楞伽》《涅槃》僧坊无烟,禁断酒肉、五辛、八不净财之类。此等六师各执正言,无非圣旨,但由通局两见,故有用解参差。此钞所宗,意存第三、第六,余亦参取,得失随机,知时故也。”(卷上)
宋朝元照律师尊崇道宣律师的四分律南山宗义,未取义净法师的宗义。弘一律师先学义净法师的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后来放弃,转崇四分律南山宗,并发愿誓舍身命愿护南山四分律宗弘传世间。现今时代,依据道宣律师会通诸部的原则精神,宜应兼采南传铜鍱部律藏文义。我现在第二遍通读南传律藏,受益很多,明决了一些文义和行持的疑虑,也看到南传律藏的一些疏略不足。
对不同说法可以多闻阙疑,不宜虚浮拘执,宜应随缘随力通阅诸部原典,周谨思择文义,随力落实行持。
如《四分律行事钞》说:“夫戒德难思,冠超众象,为五乘之轨导,实三宝之舟航。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住持佛法,群籍于兹息唱。自大师在世,偏弘斯典,爰及四依,遗风无替,逮于像季,时转浇讹,争锋唇舌之间,鼓论不形之事,所以震岭传教,九代闻之,拔萃出类,智术而已。欲明扬显行仪、匡摄像教,垂彝范,训末学,纽既绝之玄纲,树已颠之大表者,何得详而评之?岂非凭虚易以形声,轨事难为露洁者矣!然则前修托于律藏,指事披文而用之,则在文信于实录,而寄缘良有繁滥,加以学非精博,臆说尤多,取类寡于讨论,生常异计斯集,致令辨析衅戾,轻重倍分,众网维持同异区别。自非统教意之废兴,考诸说之虚实者,孰能辟重疑、遣通累、括部执、诠行相者与?”(卷上)
【沙弥尼】《南山律在家备览》的《例言》中说:“所云‘南山律’者,唐道宣律师居终南山,后世因称其撰述曰‘南山律’。南山以《法华》《涅槃》诸义而释通‘四分律’,贯摄两乘,囊包三藏,遗编杂集,攒聚成宗。”
其中“南山以《法华》《涅槃》诸义而释通‘四分律’”,是否可以大致这么理解呢:《四分律》是小乘律,持戒的方式也和小乘相同,但受戒时贯以成佛的上品发心,因为发心的不同,所以贯通了大小乘。
【贤佳】大体如此,特别依大乘唯识法义对戒体的阐明更深入,融通部派差异,消除浅解执隔,可参看《关于戒体属性的讨论》(http://www.mzhy.org/20191124-08/)。行持时也以大乘的发心,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说:“既知受体,当发心时为成三聚,故于随行,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即摄律仪,用智观察即摄善法,无非将护即摄众生,因成三行,果获三佛,由受起随,从因至果,斯实行者,出家学本,方契如来设教本怀。故《业疏》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又云‘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又云‘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卷中)
【沙弥尼】“遗编杂集,攒聚成宗”,该怎么理解呢?
【贤佳】前代译著广作采摘,荟聚而成一宗文义。如《四分律行事钞》说:“包异部诚文,括众经随说,及西土贤圣所遗,此方先德文纪,搜驳同异,并皆穷核,长见必录,以辅博知,滥述必剪,用成通意。或繁文以显事用,或略指以类相从,或文断而以义连,或征辞而假来问,如是始终交映,隐显互出,并现行羯磨、诸务是非、导俗正仪、出家杂法,并皆揽为此宗之一见,用济新学之费功焉。”(卷上)元照律师《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解释说:“总诸师疏钞及布萨仪、高僧传、师资传、寺诰等。此之四句括尽一部引用之文,是则贯摄两乘,囊包三藏,遗编杂集,攒聚成宗。以‘钞’标题,义见于此。”(卷上)
【沙弥尼】关于剃头的问题,末学有一个疑问:是否一定要半月剃头呢?现在有一种三刀片或五刀片的剃刀,用起来很方便,熟练的人三五分钟就可以剔完头,但这种刀片剃不了长得太长的头发,需要三五天、最多七天剃一次头。现在周围的师父们基本都用这种方法剃头了,末学也时不时的被人劝说。末学觉得佛陀制定半月剃头是不应该随意改变的,但坚持得有点勉强。
【贤佳】可以三五天剃一次头,戒律未禁止频繁剃头。戒律说不要超过半月才剃头,除非特别因缘不得已,但也不要超过两月或发长过两指(两指指面宽)。
如《五分律》说:“式叉摩那、沙弥尼,蓄发及发长不剃,突吉罗。半月一剃,过此名为发长。若无人剃及强力所逼不得剃,皆不犯。”(卷第十四)
《四分律》说:“佛言:‘不应蓄长爪。’……佛言:‘极长如一麦应剪。’时六群比丘以剪刀剪须发,佛言:‘不应尔。’彼剃发不剃须,佛言:‘应剃须发。’……彼比丘不知发长几许应剃?佛言:‘极长长两指,若二月一剃,此是极长。’”(卷第五十一)
道宣律师《四分律行事钞》说:“《五分》:佛制半月一剃发,除无人难缘。论家四种次第:一上座,二发长,三先洗头,四有缘欲行,并前为剃。《毗尼母》:‘剃发者,但除头上毛及鬘。除毛,一切不合却。所以剃者,为除憍慢自恃心故。’《四分》:比丘不得为白衣剃发,除欲出家者。若发极长,若两月,若广两指一剃。爪极长如一麦剪之。不得用剪刀剪发,听蓄盛发器。”(卷下)
南传律藏《犍度·小事犍度》说:“六群比丘蓄长发,众人忿怒、……‘诸比丘!不得蓄长发,蓄者堕恶作。诸比丘!许〔蓄〕二月或二指〔长〕。’……六群比丘以剪刀剪发,众人忿怒、非难:‘犹如……在家人。’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以剪刀剪发,剪者堕恶作。’”(卷第十五)
从此剃发律文可以看到,《四分律》与南传律藏文义非常相近,通读律藏也可发现这个特点。
【沙弥尼】剃头是必须在白月十五日、黑月的十四日吗?
【贤佳】诸部律藏中都没有这样的规定,但也无妨。
【沙弥尼】诵戒是必须在白月的十五日,黑月的十四日或十五日吗?听说有的道场白月十四日晚诵戒,末学就有点疑问。
【贤佳】从宽,十四日、十五日都可以诵戒。正规做法,白月应十五日诵戒,除非有特别事缘需要而提前一天或推后一天,但提前一天或推后一天不作为常规。
如南传律藏《犍度·布萨犍度》说:“许半月一次,于十四日或十五日诵波罗提木叉。”(卷第二)《附随·增一法》说:“有三种布萨:十四日布萨,十五日布萨,和合布萨。”(卷第六)和合布萨指僧团斗诤而取得和合时随日布萨。没有说白月不许十四日布萨。
《僧祇律》有隐含判说,但不明确(容有异解)。如《僧祇律》说:“说有三种:若十四日,若十五日,若中间布萨。十四日者,冬第三、第七布萨,春第三第、七布萨,夏第三、第七布萨。一岁中此六布萨,是名十四日,余十八布萨十五日,合二十四布萨。是名十四日、十五日布萨。中间布萨者,有比丘布萨时,若僧不和合,一比丘于僧中唱:‘若僧和合时,当作布萨。’……应十四日布萨者,不得停至十五日;应十五日布萨者,不得逆十四日。若有因缘者,得作布萨。若十四日,若十五日,若中间布萨,尽名为说。”(卷第二)
道宣律师和元照律师作了综合义判抉择,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说:“〖钞〗略说杂法,初中五种:一,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不同;二,食前、食后;三,若昼若夜;四,若增若减;五,时与非时。前三出《十诵》文。《四分》中三日说戒如上列也,又云:‘布萨日应说。’《五分》云:‘八日、十四日说法,十五日布萨。’《僧祇》:食前亦得,而不得晨起布萨得罪,以后来比丘不闻故。《四分》:为外界斗诤比丘来,佛令增减说戒。〖记〗时节中,初科。若约三日,诸部通制,及食前后亦出《僧祇》,今以前三全出《十诵》,故总列之。……布萨日通含三日,问:三日随用得否?答:世多执诤,未善祖意。若谓通得者,《业疏》哪云‘十四为俗说法授归,十六为难开延,未可常准’?若唯执十五者,《疏》文哪云‘三皆通正,随用开得’?必用二日,七非检勘,何非所收二皆有妨?然《疏》中但恐世人常用余日,意欲剋取十五为定,故别分之。至于有缘通用,不名非法。亦犹自恣虽通三日,《钞》取十六为定,非谓余日不得,可以相例。下引《五分》显异,《四分》亦同。引此文者,欲取十五为常度,故《疏》云‘前二为俗,则说法授归。后一为道,则净心说戒’是也。”(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