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讨论类编09:《广论》偏谬辨析(2018年)

交流讨论类编09:《广论》偏谬辨析(2018年)

(20201210整理)

(一)

居士】这是最近网络上呼声比较高的事(见附件图片)。

贤佳】这样逼着政府公开调查的详细结果,也是好事。

居士】我认为也是好事。早点公布,就早点真相大白,他们(支持学诚的人)也就能早点放下了!最近还有一些师兄给我发《师恩》之类的贴文,我是点都不想点开。甚至前些日子听到学诚的名字就想吐,但是我知道我需要慈悲心。哪个众生都不是完人,所以我们需要宽容,需要放下不好的。只要他能依法得到应有的处置,好好忏悔,来世多做善事,也就是在帮助他了,也不枉师徒一场了。

最近还听说极乐寺总共150位比丘尼,大概有将近20位被学诚所诱骗,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否准确?昨天还看了关于台湾“福智团体”的事,想起当初贤J法师就是这么说的,说贤佳和贤启二位法师就是在学台湾“福智团体”的反对派,说你们也要搞个类似的活动。说实话,在我心里那个“福智团体”就是个邪教组织,但是却打着佛教和宗大师的幌子。我不知道这是藏传与《广论》走到今日的悲哀,还是自始至终,藏传佛教都是一种洗脑,或者是某种意义上的精神控制?我常常有这样的疑问,但又怕读书与见解不够深而谤了法。之前您发的邮件中也有一些关于对《广论》的辨析。其中部分内容,我去请教了研究巴利佛典的出家法师,他认为您对《广论》的见解有失偏颇,现在的我已经不知道究竟怎么看待《广论》了。

贤佳】是的,对恶行人宜应如法增上慈悯。

极乐寺尼众被侵害具体情况我不清楚。

“我去请教了研究巴利佛典的出家法师,他认为您对《广论》的见解有失偏颇”,请帮助我请教他具体偏颇在什么地方。

居士】那位法师曾经发给我的邮件:

{讨论是好事,因为道理需要通过思辨才能厘清。总体上认为,贤佳法师对《广论》的批判是有问题的,主要源于他的见识不够,因为在他的评析缺少了一个致命的环节,即作为宗教的佛教和作为佛法的佛教,两者是不同的,必须加以区分,否则永远都不会解决问题。

佛法是纯粹的,即一是一,二是二,没有什么可以圆融的。戒律要求非时不能食,吃了就是犯戒,没有什么可以方便的。但是宗教就不同了,其有着世俗的本质,或者说所有的宗教都是出于世俗需要才产生的,即没有世俗性的话,宗教活动则无法展开。拿寺院里晚上吃饭一事来说,不叫吃饭,叫“药石”,从佛法修行的角度来说,这其实就是在掩耳盗铃。但从宗教的意义上看,有时则是必要的。

《广论》是宗喀巴为藏地修行者写的书,其中自然有着出于本土需要而加入的部分,这一点无可厚非。如果不适用,或者放弃,或者把其中不适合的部分去除,没有必要进行批判。如果觉得不对头,就发心自己写一本,或者直接去读佛经,最好是原典,那才是佛说的。}

以上是那位法师的原话。

贤佳】律制的败坏,佛教的变质,可能由此。不思改变,而认为现实应当,安于非法,是为可悲!【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80912)》·(七)】

(二)

居士】前会长和他的龙泉系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教训惨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必然是知见先出了问题,说与体系学修的核心基础——《菩提道次第广论》无关,恐怕难以服人。末学才疏学浅,不作法义辨析,分享一点个人思考给初衷想学佛却去学《广论》的佛弟子,权当抛砖引玉。

1.说《广论》是学佛人修行甚至成佛的地图,这种普遍适用各宗派修学的地图真的存在吗?换言之,学佛通行的道次第书籍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佛当年为什么不说这样一部佛经?

2.说汉传没有道次第,难道古今汉传成就者都是杂乱无章修成的?汉传当然有道次第!只是各宗不一样而已,而且也不模糊,至少各宗入门应读典籍是清晰明确的,各宗行人都耳熟能详。

3.学佛学佛,佛经才是佛弟子修学的根本,入门就淡化甚至抛开佛经这个根,代之以论为修学核心,这样学的是“佛教”还是“上(祖)师教”?佛经太深奥看不懂?且不说三归、五戒、因果轮回这些基础的佛经并不难懂,就算看不懂,那也可以看论著作为辅助嘛,为什么要本末倒置,重论轻经呢?

4.《广论》本身有诸多争议,大德们多有辨析,最明显的弊端就是过度强调视师如佛,灌输完全依师,初学者哪来的眼力辨别善知识?

5.特别要指出的是,《广论》最后是(至少是暗示)导入号称更高级的修法——《密宗道次第广论》(此书争议极大)。有人说我不学《密广》,有人打了个比方:一个厨师做了两道菜,你吃了一道觉得不错,厨师说另外一道菜更好吃。你不想吃?哪怕这道菜贵一点,你就甘心放弃?【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81112)》·(三)】

(三)

   【居士】每天都能收到您的电邮,可以去思考甚好。

   我想问问,《广论》本身是不是也不是完美的?就经律论来讲,仅仅是论,不是佛经的地位。所以,拿这个当做学修的根本,是有局限性的。且,我们讨论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脱离实际的历史文化环境。藏地是有自己的文化环境的,所以产生了相应的佛教环境,而汉地不同,不能一味地套用。如同有些出家法师羡慕东南亚缅甸、泰国的出家人地位高,甚至泰国还专门给出家人护照,以方便出国交流学修,但是不要忘记,佛教在他们的国家和中国不同。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仅仅看到事物的一面,想套用优越性。很多人连世俗的生活规范都思考不清,仅仅是想得到不同环境下的便利,这样看待事情也是不全面的。在什么地方就应该做什么事情,如同南方人、北方人,豆腐脑是甜的好还是咸的好,这样的争论本身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判断的。

   【贤佳】随喜思考!《广论》作为论著,不能替代佛经,另外《广论》的内容本身夹杂重大错误、偏差,引发深重祸患,以前分享的交流讨论资料中有所辨析,网络上也有其他较多辨析资料,宜应深察明辨。

   作为出家人,本不应重视、追求现世的名位利敬,应基于后世解脱、究竟成佛、度化众生而种如法正因,以戒为师,进修定慧,随缘度众。【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81126)》·(二)】

(四)

   【居士】通过学习《阿毗达摩》来再审视以前学过的东西,很多值得推敲。为啥学了这么久的《广论》,龙泉寺和福智都出现巨大的问题?我觉得《广论》讲了“苦”与“苦谛”不同,但如何不同,分辨不够到位,同时没有证量现起。《阿毗达摩》每步都要实证,走得坚实,而且苦、空、无常是实证的。在证得究竟名色法时,苦谛就可以证得。《广论》里边这种实证没有,只是理论,是推导。在这种无根之草的基础上,让大家思维世间的苦,发起出离心,结果可想而知。在《阿毗达摩》禅修来看,五盖中的欲贪,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干扰来自于淫欲。而止禅40种业处,更是有三十二身分来应对这个问题,作为观禅基础的培育阶段都需要对淫欲进行割断,那么更别说最后导向解脱的层次了。三果以上圣人就没了欲贪,何来双修成就无上大乐这个果呢?淫欲是粗重烦恼,修行越来越清净,是反向而行!【来源:《一些交流讨论(20181216)》·(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