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在微信公众号“戒香斋”看到您的一段话:“惭愧是善法、圣财,是光明、积极向上改过,不是消极懊悔、自暴自弃。‘后悔’是不定法,后悔于善则是恶,后悔于恶则是善,只是不要停留于消极无益的懊悔,因此并非‘后悔’就不好,于恶行毫不后悔则很可怕。”
听说在佛法消失的时候,靠着惭愧心,才可以投生到天界,因此是圣财。南传的abhidhamma(阿毗达摩)里,不善心所里有“无惭”和“无愧”,这两个心所在一切不善心里都有。另一个叫“悔”(remorse),从究竟法上来说,后悔的刹那,升起的都是不善心。您写的“后悔”是不定法,是否可以理解为世间法上来说,后悔于恶是善?
【贤佳】您说“从究竟法上来说,后悔的刹那,升起的都是不善心”,出自哪里?原文怎么说的?
【居士】目前我没有中文书,菩提比丘的那一本《abhidhamma概要精解》有。下面说的英文书可以在abhidhamma.com下载:
《FUNDAMENTAL ABHIDHAMMA》PART I
Dr. Nandamālābhivaṃsa
作者是仰光上座部佛教大学的校长Nandamala比丘
41页The way of sampayoga
In the way of sampayoga, it describes how the cetasika associates with how many cittas.
缅甸很流行学习abhidhamma,要求十几岁小沙弥背诵89心是什么、52心所是什么,还要背下来每个心所对应哪些心。sampayoga就是心所-心的对应。
42页Dosa, issā, macchariya and kukkucca arise depending on 2 dosamūlas.有四个心所对应两嗔根心:嗔、嫉妒、悭吝、后悔。
那句话是我说的,后悔(kukkucca)心所是伴随嗔心一起升起的,嗔心是不善心。
我把心所的中文名字写错了,不是“后悔”,而是“恶作”。
以下英文是缅甸Silnanda(戒喜)尊者所写,中文翻译来自网络。英文书网址:http://abhidhamma.com/Abhid-Lectures-1.pdf
and the last one is called kukkucca or remorse.最后一个被称为恶作。
here remorse means two things 这里恶作有两个意思:
we regret because we did something wrong in the first.我们后悔,因为我们起初做了错事。
we did something wrong and then we are remorseful for having done wrong. 我们做了错事,所以我们为此感到后悔。
sometimes we did not do something good and then we regret for not having done the good thing. 有时候,我们没做某件好事,然后我们就为此后悔。
that is also called remorse. 这也称为恶作。
so remorse has two objects 所以恶作有两种所缘:
something wrong that we did in the first and something good that we did not do in the past.过去做的错事,过去没做的好事。
so we can have the remorseful feeling regarding both of these actions. 对于这两种行为,我们都有恶作的感受。
these four arise with the two types of consciousness accompanied by ill will. 这四种伴随着两种嗔根心。
【贤佳】所说“恶(wù)作”的意思即是后悔。那书说“恶作”心所对应嗔根,依凭什么这么说?有给出南传经律依据吗?现实中,由惭愧心也会引生后悔心(恶作心)吧?何必是伴随嗔心升起的?南传律典中多有赞叹、鼓励乃至要求悔过,悔过心行是佛鼓励的善法。
如《(南传)律藏·经分别·大分别》说:“须提那!汝实应当疑念,汝实应当后悔,汝于如是善说之法、律中出家,而不能终生实行圆满无缺、清净无垢之梵行。…………沙门、婆罗门有惭耻、有忏悔、有戒行,彼等于小事亦起悔过心。”(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N01/N01n0001_001.xml#pN01p0022a1101)
《(南传)律藏·大品·(第一)大犍度》说:“弟子被摈出而不悔过,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悔过。’犹不悔过。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被摈出者不可不悔过,不悔过者堕恶作。’”(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N03/N03n0002_001.xml#pN03p0071a0902)
《(南传)律藏·大品·(第九)瞻波犍度》说:“彼诸比丘即从座起,偏袒上衣,以头面礼世尊足,白世尊言:‘我等为过失所侵,犹如愚者、痴者、不善者,所以我等无事、无因举清净无罪比丘故也。世尊!若尔,请以我等之过为过而受之,为未来律仪故。’‘诸比丘!汝等实为过失所侵,犹如愚者、痴者、不善者,所以汝等无事、无因举清净无垢比丘故也。诸比丘!汝等以过为过而见之,如法悔过,故我受此。以过为过而见之,如法悔过以资未来律仪者,于圣者律为增长也。’”(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N03/N03n0002_009.xml#pN03p0408a0102)
将“后悔”(“恶作”)说为不定法,悔过是善法,悔善是恶法,才是合经律、合情理的。
如《成唯识论》(护法等菩萨)说:“颂曰: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论曰: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悔谓恶作,恶(wù)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悔先不作,亦恶所摄,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我恶作。’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暗劣,一门转故。昧简在定,略别寤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有义,此二(注:悔、眠)唯痴为体,说随烦恼及痴分故。有义,不然,亦通善故。应说此二染痴为体,净即无痴,《论》依染分说随烦恼及痴分摄。有义,此说亦不应理,无记非痴,无痴性故。应说‘恶作’思慧为体,明了思择所作业故。”(卷第七)(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31/T31n1585_007.xml#pT31p0035c0901)
《百法明门论论义》(〔明〕憨山大师)说:“不定法四者,谓悔、眠、寻、伺,以此四法不定属善属恶故。……悔不定者,如作恶之人,改悔为善,悔前恶行,如作恶之人悔前恶事不作,故不定耳。”(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X48/X48n0802_001.xml#pX48p0310b1201)
【居士】abhidhamma的心,是很迅速的,和经教的心不大一样。弹指间,大概有多少亿的心识刹那过去了。惭心所、愧心所是伴随善心一同升起的,那个刹那是善心。之后如果后悔,恶作心所伴随嗔心,那个刹那就是嗔心。根据南传佛教的abhidhamma理论,有四个心所叫“通一切嗔心所”:痴、无惭、无愧、恶作。
有的传承不认为abhidhamma是佛说的,只是缅甸人普遍认为abhidhamma是高深的佛法。缅甸小朋友临睡前听父母读《本生经》。所以如果比丘懂经和律算普通,如果精通abhidhamma就很受尊重。
帕奥禅师教的禅修要用abhidhamma的知识,所以玛欣德尊者的书写得也很清楚,只是您可能认为玛欣德尊者不够权威,附件是戒喜尊者的书。
【贤佳】您说“惭心所、愧心所是伴随善心一同升起的,那个刹那是善心。之后如果后悔,恶作心所伴随嗔心,那个刹那就是嗔心”,凭什么这么说?如果后悔心必定伴随嗔心,为何南传律典中佛赞扬、鼓励乃至要求悔过?岂是佛赞扬、鼓励乃至要求起嗔心的不善心行?
另外,起了嗔心、嗔语是否是应后悔、忏悔?如果不后悔、忏悔,岂能成就止观?岂不牵引堕落恶道?如果后悔、忏悔,是否必定伴随嗔心而成不善业?怎么能得清净?
“有的传承不认为abhidhamma是佛说的,只是缅甸人普遍认为abhidhamma是高深的佛法”,凭什么说是佛说、佛法?如果不是出自佛说的经律,违背佛说经律的意思,怎么算是佛说、佛法?
是否是佛说、佛法,应该用“四大教法”(“四大教示”)检核。
如《南传大般涅槃经》说:“佛陀即住在波戛城之阿难陀神舍,彼告诸比丘说:‘诸比丘!我将宣说四大教法,且专心谛听。’‘是,世尊!’诸比丘回答说。薄伽梵说:
“‘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语——‘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从佛亲口闻受’,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诸比丘,此是第一大教法,应当学。
“‘复次,诸比丘,若比丘作如是语——‘于某寺宇有僧伽及其长老与导师居住,我从其僧团亲口听受,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诸比丘对该比丘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诸比丘,此是第二大教法,应当学,
“‘复次,诸比丘,若比丘作如是语——‘于某寺宇住有众多博学多闻、深具信仰、深入于法、精娴毗尼及通晓律尼的僧团长老,我从诸长老亲口听受,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诸比丘,此是第三大教法,应当学。
“‘复次,诸比丘,若比丘作如是语——‘于某寺宇住有一博学多闻、深具传统信仰、深入于法、精娴毗尼及通晓律仪的比丘,我从该长老亲口听受,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前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诸比丘,此是第四大教法,应当学。’”(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B07/B07n0018_001.xml#pB07p0107a0902)
更多相关文据辨析可参看:
《检验佛法的标准——四大教示》(觉悟之路2013-06-22)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7f68cdb80101bkew.html
《关于佛经真伪的交流讨论之二》
https://www.zhengxinfofa.cn/2169.html
【居士】我只能根据abhidhamma的说法跟您解释,其他的我还不太懂,供您参考。
心所、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说的惭心所、愧心所,不是惭愧心。忏悔是需要的,但不要长久陷入后悔和自责,那就是嗔了。真诚的忏悔,“惭”心所、“愧”心所,都是善心。无耻,就是错了还不认,那是“无惭”心所,伴随嗔心。“恶作”心所也是伴随嗔心。所以忏悔是对的,但是容易过度,变成后悔就成了嗔心。“知耻而后勇”,惭心所的英语是shameless,就是“知耻”,那么之后勇猛精进就好。就好像慈心是善的,但容易过度出现执着,成为贪心。
【贤佳】也就是说后悔过度,引发嗔心,是不善的,但适当后悔,引发精进,则是善的,对吧?那么后悔心所(恶作心所)与嗔心可能相引发,但不是必定相引发,不应将后悔心所(恶作心所)本身绝对归于不善,归于不定法(善恶不定)才是合理的,对吧?
如《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说:“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若有二种悔,不作若已作,以是悔着心,是则愚人相。’”(卷第十七)(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17.xml#pT25p0184c1101)
【居士】心所的特性是和心同生,和心同灭。“恶作”一定和嗔心同生的,不是不定。这是abhidhamma书上写的。您要问凭什么、为什么,我也答不上来了。因为一秒钟可能有一亿个心升起,又灭去,恶作和嗔心刹那间生了又灭,接下来可能是善心,也可能是不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