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居士】有师兄说萧平实在台湾给出家法师和在家人授菩萨戒?这是如法的么?萧平实的弟子为萧平实解释道:“菩萨戒有些是只要得戒就可以传,没有限制(如正觉所传‘梵网经菩萨戒’)。有些有限制,必须出家人受(菩萨优婆塞戒)。这个在萧平实《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开头就说了。”他的说法正确吗?
【贤佳】他这说法不正确。
对梵网经菩萨戒的授戒师,《梵网经菩萨戒本》文说“法师前受戒”,并说“应请二师:和尚、阿阇黎”,“法师”“和尚”应是指出家人,在家人不会称为“法师”、“和尚”。
如《梵网经菩萨戒本》说:“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干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而要见好相。……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4/T24n1484_002.xml#pT24p1006c0501)
有古德明文说菩萨戒师必须是出家僧人。
如《梵网菩萨戒经义疏》(〔隋〕智者大师)说:“《梵网经》中言为师,必是出家菩萨。”(卷上)(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X38/X38n0676_001.xml#pX38p0005c2301)
《梵网经菩萨戒初津·(第十八)无解作师戒》(〔清〕书玉律师)说:“按《善生经》,在家菩萨亦得蓄在家弟子,似亦同制,然在家虽蓄弟子,无授戒事,故亦不犯。大小俱制。大乘为师,必是出家菩萨。”(卷第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X39/X39n0700_006.xml#pX39p0134b1601)
【居士】萧平实弟子回复说: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杂阿含经》卷一)
这是在阿含解脱道中,佛陀开示的“法师”,而这个解脱道也是佛菩提所含摄的。我们就可以由此可知,佛教所说的“法师”,其实就是说法之师,并不以示现剃发、着僧服的出家相为必要。所以,认为只有剃光了头、穿着僧服的出家人才是法师的观念,显然是太偏狭,而与佛陀的圣教相违背。
可是,从上面的经文,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来探知佛陀的意旨,就是光会说法也还是不能够判定他就是佛教中的法师,还得要从他所说的法义的内涵是不是符合佛陀法教的真实义来加以判断。因为佛是法本、法主、法根、法依,一切的佛法没有不是从佛而出,都是从佛口而出,如果说法违背了佛陀的教诫、教授的人,哪有资格称为佛教中的法师呢?就像前面经文中佛陀开示解脱道中的法师,当然他所说的法一定是能让众生经由听闻后,去观行、体验五阴的一一阴都是无常、苦、空、无我,进而对于五阴能够生厌、离欲,能够灭尽,然后能够证得解脱果,住在寂静法之中。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妙法莲华经》卷四)
【贤佳】那是解释僧人称为“法师”的内涵。
如《杂阿含经》说:“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卷第十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099_012.xml#pT02p0081b1801)
《(南传)相应部经典·〔六七〕芦束》说:“若比丘,依老死之厌离、离贪、灭而说法,则适称为‘法师比丘’。”(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N14/N14n0006_012.xml#pN14p0135a0903)
《(南传)相应部12相应67经/芦苇束经》说:“如果比丘对老死是为了厌、离贪、灭而教导法,‘说法比丘’是适当的言说。”(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38.htm)
《(南传)相应部22相应116经/说法者经第二》说:“如果对色是为了厌、离贪、灭而教导法,‘说法比丘’是适当的言说。”(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634.htm)
您可将在家说法者安立名称为“法师”,但也不能作为“和尚”授菩萨戒。
【居士】可他们认为萧平实是胜义僧,是三地菩萨。那是不是萧平实虽然现在家人相,但由于他其实是三地菩萨,就可以给出家人、在家人授比丘戒了呢?
【贤佳】不可以。等觉菩萨现在家相,也不能给人授比丘戒、菩萨戒,何况三地菩萨。
如《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序》(〔唐〕道宣律师)说:“原夫正戒明禁,唯佛制开,贤圣缄默,但知祇奉。故律论所述,咸宗本经,自余位班,曾未揣度。”(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40/T40n1806_001.xml#pT40p0429a0601)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清〕书玉律师)说:“律者,法令也,从法得名,谓断割轻重、开遮持犯,非法不能定故。譬如国家,赏罚号令必从王出,诸侯僭越,士庶失信,则败亡无日矣!佛法亦尔,大千世界,佛为法王,律是佛敕,菩萨、二乘不敢增减一字。若容他说,则群生不奉,法不久住矣!”(卷上)(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X60/X60n1116_001.xml#pX60p0166a0201)
圣人绝不会故意滥坏佛制,故意滥坏佛制者必是凡夫,所以可知萧平实必非胜义僧,实是大妄语凡夫。
【居士】是的!一位在萧平实“正觉会”学过六七年但后来清醒过来的居士说:“关于正觉会萧平实的开悟认证,是这样的:萧平实自称是他自己闭关十九天自参开悟,然后没过多久,就得到世尊的召见,世尊给他萧平实印证了,还交待了往世因缘,还付嘱他,让他弘法之类的。这个内容是在萧平实正觉会的官网上有的。”
这位醒悟过来的居士又评论说:“别的不说,萧平实至今都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世尊确实召见他并给予他印证。再进一步说,按照禅宗的规矩,印证总有内容形式或过程的。灵山拈花,那也有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然后世尊就开示并且付诸教外别传的微妙法门,那么这也是有个‘拈花微笑’的公案来证明的。问题是,萧平实居士自称被世尊印证都30年了,至今也说不出世尊是怎么样来印证的,这如何让人相信呢?你萧平实如果没有证据,那么你如何证明你不是跟Lun子、谢安朔、卢台长之类的大骗子一样呢?”
我问这位醒悟过来的居士:“萧平实是自己认证自己为三地菩萨么?”这位醒悟过来的居士回答说:“1.这是有白纸黑字的证据可查的,主要的证据出于萧居士的《灯影》一书。2.这是正觉会内部的弟子与会员所公认的,绝大多数正觉会的弟子会员内部都知道的。”
【贤佳】请将萧平实认证自己的原话(“正觉会的官网上有的”,“萧居士的《灯影》一书”)提供出来吧。
【居士】华严妙智全球资讯佛教网
https://www.zhengfaxuexi.com/index.html
这个是他们正觉会的大陆官网。其中的《灯影——灯下黑》一书中的“14 第十答”(https://www.zhengfaxuexi.com/psx/dydxh/dydxh14.htm)有写:“犹如谷响者,亦非修行之法,而是三地满心者之现观境界(此依犹如镜像及犹如光影之现观而作此判定,非是余之证量,然应无误)。”
【贤佳】萧平实说“非是余之证量”,怎么由此表明他是说自己有三地证量呢?
【居士】这位醒悟过来的居士回复说:
这是依据他多部著作中的说法来相互参照的,有如下的推导:
1.萧居士的“非是余之证量”一句,其实是巧妙的话语之术,因为他那一章都在讲初地到十地的修行,前面讲了初地、二地的现观,然后讲到三地满心的现观的时候,他就说“这个不是我的证量,但应该无误”,这其实是一个巧妙的话术,意思就是说“前面的初地、二地满心的现观都是我的证量,这个三地满心的现观还不是我的证量”。这个话术听起来会让人觉得他挺谦虚的、挺实在的,只证了二地满心现观,但是还没有证三地满心现观。
2.在萧居士的《灯影》“第一答”中,他也是用巧妙的话术暗示自己具有二地满心、三地入心的证量,但同时又不具备初地出家菩萨的功德威德,因为他还没有出家修行的缘故。他的原话说:“纵得二地满心,入住三地,若不出家长期勤行精进者,终不能成就初地出家菩萨如是世间有为功德。”这其实是在一个特定的语境背景下的暗示手法。
3.在正觉会书籍《学佛的心态》之附录中,有证据说萧居士评价玄奘法师是三地心,而萧居士自己又说:“这是因为只有上地或同地的菩萨,才有能力评论同地或下地菩萨的证量的缘故。”那么按照萧居士自己的标准,他当然至少是同地的菩萨才能给玄奘菩萨断定修证位次了!
4.萧居士的《明心与初地(续讲)》中说“二地满心的……我不敢给你打包票……”,这就是说,他可以指导他人修证二地满心,但不能打包票,这当然就是婉转地表示他有指导他人修行二地的能力。能指导他人修行二地到满心(虽然不敢打包票),那就表明他自己至少是修证到了二地满心的啰。
萧居士是非常懂得世间话术的人,所以他当然不会那么直接地说“我萧平实已经证了初地、二地、三地”,而是非常婉转地曲折地暗示,让人无形中就相信他了。
从事实上来说,在正觉会内部会员之间相互谈论,可能不同的会员的认知不一定都那么清晰,但只要以正觉会内部会员的身份去调查,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正觉会会员都是认定萧居士为初地以上的种智大菩萨的,大多数都认为萧居士是二地或三地菩萨的。
【贤佳】萧平实如同索达吉堪布一样善用“伟大的谦虚”来暗示自己过人的功德,让“聪明人”心领神会,实是曲诈。
《楞严经》说:“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卷第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9/T19n0945_006.xml#pT19p0132b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