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别解脱纲要,亦名戒海一滴,又名定慧津梁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
我今学毗尼,令正法久住。
尊者舍利弗,请问于世尊:
过去等正觉,何者法久住,
何者法不久,愿如来指授。
佛告舍利弗:毗婆尸式弃,
拘留孙迦叶,四佛法久住,
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
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
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
时人根善利,但说教授戒,
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
彼二佛示灭,种种姓出家,
时久生疲厌,无经律摄持,
令正法速灭,若众花散置,
无线贯串故,被风则涣散。
尊者跪合掌:愿如来制戒,
令诸弟子众,依戒修梵行,
正法得久住,流润尽未来。
佛语舍利弗:时至我自知。
结戒有十义,遍通各各戒:
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
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信,
五信已增长,六难调者调,
七惭愧者安,八断现有漏,
九断当有漏,十正法久住。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
不具精严律仪戒,摄善无成他方惧,
施戒忍进次第兴,戒度性戒十善体,
静虑缘缺得复失,双运般若但言论。
自行不能全六度,别余善法多苦集,
临阵无兵工无器,饶益有情何所依。
持声闻律舍劣心,摄善悲怀饶益行。
具足律仪戒因缘,此中分别十一支,
菩萨如如善串习,利生无障佛加许:
不顾过去诸欲境,厌弃在家荆刺林,轮王宝位如草秽;
不乐未来诸欲境,天魔王宫虎豹穴,意乐清净无依住;
不乐现在诸欲境,国王长者利养尊,反吐不食不尝味,
在家对境舍贪着,出家永弃不少遗;
四者身心乐远离,依止律仪喜足生,
独处静居堪寂味,行想慎观颠倒境;
五者言思习清净,虽处杂众不染纷,
偶一失调能速知,深见过患猛利悔;
六者自尊不轻蔑,自许凡夫下劣辈,
闻诸菩萨难行事,猛勇勤修令渐能;
七者调柔观己过,不伺他非不放任,
悲心补救无损恼,令彼舍恶发菩提;
八者堪忍他方害,骂辱捶打刀杖侵,
正观安忍远八风,渐能三门获清净;
九者诸行不放逸,过去违犯如法悔,
未来应理谛思行,现在刻刻正念知,
如律行住猛心誓,不生毁犯善依止;
十者进行依轨则,不为名闻扬自善,
不行覆藏勇露罪,少欲少求无忧恼,
知足常满用节省,堪忍寒热饥渴苦,
求谋不遂无尤怨,诸根调柔动履和,
安静不掉不随境,威仪闲雅无急躁,如理治心跏趺定;
十一净命善护防,远离矫诈五邪命,
能少防护不满足,语言作意清净藏,
自行严恪不轻恕,善引徒众净戒入,
大小违犯无覆藏,轨则净命善安住。
别解脱戒略相门第三
谁称佛弟子,总摄为七众。
皈依佛法僧,正见不邪倒,
下座从师授,不犯皈戒条,
居家众二种,近事男与女,
终身受五戒,日夜八关仪;
五戒许缺支,八关随力持,
开中唯除酒,余则随律制;
亦称咨审戒,事前问律师,
详审自堪能,受时有卷伸。
出家众有五,具足比丘僧,
清净出世心,如律而授受,
戒相二百五,无犯犯者净。
比丘尼戒相,三百四十八,
清净出世等,具如比丘论。
为现身脱苦,别解脱难闻,
荷如来家务,令佛子相继,
使正法不缺,应出家受具。
沙弥沙弥尼,终身具十戒,
着染衣舍俗,为具足之基。
有女须正学,六法二年持。
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
皈依佛法僧,净心持八戒,
不杀不盗取,不淫不妄说,
不饮用诸酒,香花鬘涂身,
歌舞娼妓等,坐高广大床,
非食时而食,竟日夜不犯。
并供养三宝,和尚阿阇黎,
一切如法教,奉行无违逆;
于上中下座,三业常恭敬。
复方便勤求,坐禅及诵经,
乃至诸学问,劝助作福等。
广开涅槃路,闭三恶道门,
作出家之基,增长正业行,
从诸果诸向,罗汉道果成。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
皈依佛法僧,尽形持五戒,
不杀不盗取,不淫不妄说,
不饮用诸酒,终身无违犯。
并供养三宝,和尚阿阇黎,
一切如法教,奉行无违逆;
于上中下座,三业常恭敬。
复方便勤求,坐禅及诵经,
乃至诸学问,劝助作福等。
广开涅槃路,闭三恶道门,
菩提戒之基,增长正业行,
从初地至十,菩提道果成。
四根本修心要门第六
一、淫戒摄修
佛语诸比丘:观淫欲鄙秽,
粪器死猪肠,枯骨断肉想,
胜夜叉狱卒,饥狼毒蝎等,
宁入热铁网,不堕爱河中。
言视毒箭伤,往来履锋刃,
身手触斩砍,受物捧刀轮,
入家堕火宅,偕行迎风炬,
同坐处深井,通书告死刑。
阎浮有毒树,触树见树形,
齅香闻树声,听名见画影,
闻谈说拟议,悉中毒身死;
不识无爱觉,或习护命法,
持戒好比丘,虽逢而无害,
日六次观熟,遭敌保不败。
二、盗戒摄修
依诸教所云:执掌三宝物,
罗汉须陀洹,无则持净戒,
识因果业报,畏后世惭愧,
克我执知悔,分物心等平。
若侵损僧物,随爱憎取与,
不护惜浪用,愚痴波罗夷,
望十方圣凡,各各成盗罪,
胜五逆四重,无法能除悔。
于他正士所,闻法义修行,
转于异地方,为利而宣说,
言我自会悟,如是深妙理,
盗法大妄语,得财根本罪。
说法巧媚世,谄笑以趋时,
不识诈言识,不知诈言知,
若法谓非法,非法说为法,
若律谓非律,非律说为律,
或饷馈请谒,奔趋无倦意,
多方邪命求,得则皆盗罪。
财利大毒蛇,钩蜜鹿角井,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
毁戒地狱苦,悭贪饿鬼沦,
多求世轻鄙,坏灭安乐因。
佛制四依住,十二头陀行,
少欲知止足,是不贫之因。
三、杀戒摄修
着财色名闻,乖违起忿恼,
破坏无自他,犹如不治火。
若瞋于此人,欲令消灭尽,
使他人打杀,弃舍思永离。
杀由贪瞋起,护杀戒贪嗔,
一念嗔恚意,百万障门启。
常修四无量,证解真空理,
修行忍辱力,骂打我不恨。
有过当应尔,无过彼自罪,
思业因果报,念无常空理。
骂訾唯有声,分别由我识,
系心自善法,不遑计他语。
病者被鬼惑,良医应逐鬼,
不得怨病人。被打应窃喜:
幸不夺我命,令我生厌离,
免地狱沉沦,于我有殊恩。
达多尝打佛,外道骂如来,
况我薄福人,何能免人毁。
我今既出家,身披法王服,
若以嗔报嗔,打杀还打杀,
同世间粗汉,何能称福田。
能忍则具悲,现前成自利,
以嗔心杀害,现前受大苦,
死后入泥犁,为人短命等。
菩萨修忍辱,割截都无恨,
小儿瞋乳母,刹那地狱沦。
僧皆如来子,摄以六和敬:
身和堪共住,互礼拜问讯,
或服劳让道,推坐而侍承,
分物不先美,上下如法亲;
口和无诤言,称德作赞叹,
施恶语不报,有过辗转谏,
学问互相教,犯罪互悔忏,
不作口四恶,骂訾等离间;
意和同僧事,谦卑心慈愍,
不固执己意,不违逆众心;
戒和不杂冗,如法作羯磨,
犯者如律治,不恃戒轻人;
见和理同解,正真净不违,
善符合法印,不堕邪见类;
利和如法分,羯磨事不背,
僧利不回己,六法以相亲。
四、妄语戒摄修
如来真实语,如如不诳异:
离世间理想,忖度虚构画,是名为真语;
依戒定慧学,此行堕染污,
此行得清净,如言行不虚,是名为实语;
现量第一义,真谛十如等,
如来随自语,是名为如语;
世尊见言见,知闻言知闻,
现实有不虚,是名不诳语;
教海广无边,自语不相违,
四十九年说,初中后一贯,
大哉十力尊,无说说种种,
契机施悉檀,三藏语一致,是名不异语。
佛子应学佛,五语心常念,说必引义利。
慰问身安适,顺缘吉祥愿,
逢兴盛庆悦,赞施问戒定;
放逸者谏诲,念无常精进;
于学修有疑,决择开正知;
邪倒恶见生,方便使入正;
说制戒缘起,犯戒引还净;
说法依法印,圆满据三支;
不作无稽语,传语街巷论。
若初修行人,说断障盖等,加行前方便;
若心已调柔,说谛理相应;愚者说更殷。
诈现奇特相,出言故惊人,
笑哭年增减,自表己功能,令他说自忍;
谈相说吉凶,巫医星命等,
选择说风水,吟咏琴曲等;
高声现威相,言王官势力,灾祸恐怖事;
此处得利养,而向彼处说,
称道谁施广,讥嫌某施微。
诸妄语邪命,以求取利名,
现世为人轻,死后地狱沦。
观择功德过失门第七
一、十种亏损戒
亏损于尸罗,有十种因缘,
若不入此数,圆满具堪能。
(一、无出离心)
不为自调伏,寂静大涅槃,
由王贼等害,债主怨家逼。
(二、戒羸行缓)
不活诸畏惧,求出家受具,
若性无羞耻,恶性戒体羸。
(三、恶性浮散)
学处行缓慢,沉下不堪能,
若心太浮散,坚执持恶取,
非处强恶作,放浪轻蔑人,
恼害心含恨,非是强言是。
(四、愚不畏罪)
自胜难引转,浮散不堪能,
由放逸懈怠,毁犯不作净;
不于先所犯,发起猛利心,
后当不更犯,随顺尸罗行;
取睡眠为乐,偃卧胁倚等,
不惜光阴去,懒惰不堪能。
(五、邪愿邪行)
邪愿修梵行,希生天安逸,
着利养恭敬,无怙不堪能。
(六、违世出世轨)
行住诸威仪,常事善品行,
违越世间理,不顺毗尼行。
(七、邪命)
轨则有亏损,出离不堪能,
大欲不知足,难养亦难满;
衣食住病药,非常法追求,
诈现奇特相,显己胜功能;
矫示诸根寂,或作凶悖相,
强口矫傲声,修饰名字美,执持种姓尊;
求多闻持法,为名利宣传,
佛说弟子论,谓为己心成;
或方便现相,求衣服资具,
多求不厌美,无匮着弊衣,希他好施与;
所求不称遂,研磨粗鄙语,
闻者难忍受,强迫苦求索;
得财物劣少,施主前毁弃;
作诸欺诈言,赞此或轻彼,
种种苦研逼,求四缘利誉。
(八、过奢受用)
诸非法追取,亏尸罗邪命,
从他所获得,若法若非法,
四缘食服等,及一切资具,
已精益求精,美更欲增美,
广求坚藏护,爱玩贪无已,
不见其过失,习定无堪能。
(九、过事苦行)
复又一类人,好自行苦行,
不依律法制,无量苦逼身,
食住同畜类,蓬垢若囚人,
毁身学外道,自作教他行,
不发轻安喜,于定无堪能,
种种戒禁取,不生戒功能。
(十、内秽外净)
内怀实腐坏,外现清净行,
无惭愧羞耻,不顾出家行;
毁犯于重禁,习诸恶法行,
不真实忏悔,而修戒定慧。
人粪作旃檀,假花无果实,
终当堕恶趣,此十种常思。
二、佛赞戒德
不亏于尸罗,乃堪得定慧,如世尊宣说:
尸罗名根本,能持任建立,
世出世间善,引涅槃功德,亦譬如大地;
尸罗名庄严,老少服常美;
尸罗名熏香,顺逆普飘扬,
遐迩具周流,芬馥可众心;
尸罗名涂香,郁蒸诸毒除;
尸罗名妙行,不入险恶道,
健速亦安稳,直至涅槃城;
尸罗名律仪,清净妙善法,
亦防护息险,静洁远离性。
三、善观三业
欲学修易成,观三业最要。
此身语欲作,或正作作已,觉悟善观寻:
我今此所作,若是益自他,
增长戒定慧,诸善性所摄,
能感乐异熟,不生起众苦,
不妨于余善,应速勤励行,反是宜即止。
过去行为缘,或未来现在,
而生起念虑,应以正意观。
若是损自他,妨失戒定慧,
诸恶性所摄,招感苦异熟,
不生起众善,亦碍余善业,
应严行责止,如利刃断丝,
勿少与方便,稍纵则难制;
反此应励行,勿缓待亡遗。
四、佛教啰怙啰偈
汝今啰怙啰,于身语意业,
应数正观察,念诸佛圣教;
啰怙啰汝应,学是沙门业。
五、尸罗次第清净之法
若能于此学,唯胜善无恶。
若如法思择,此业益自他,
此自他无利,是名善观察。
若一分摄敛,不作不与便,
误犯不由己,加行或本罪,
能发露悔除,乃至无持犯,
不方便加行,清净心安住。
尸罗若清净,功德无量聚。
六、戒清净之十种功德
若具戒士夫,自观戒清净,
便得无忧悔,无悔生欢喜,
欢喜生轻安,轻安受胜乐,
由乐而心定,心定如实知,
如实见谛理,于诸有为法,
能起厌离意,离染得解脱,
能自知自见:我已得解脱,乃至当涅槃。
如来五分身,次第而生起,无戒不能成。
若具戒士夫,临终观业行,
无罪不悔恨,善称遍方域,
必往人天趣,随愿生净土。
寝悎身心调,远离诸热恼。
日夜诸天护,不为鬼魔娆。
于他凶暴类,一切恶有情,
不怀恐怖心,惊狂颠倒行。
又诸恶有情,或仇怨恶友,
虽得其暇隙,不害反相亲。
药叉诸鬼神,一切非人类,
不俟其便隙,而常作护佑。
求法无艰难,四缘不劳获,
王臣诸长者,商主众黎庶,
皆敬重尊仰,乐于作护助。
若愿当转生,刹利大族姓,
婆罗门居士,长者富贵家,
欲天色无色,兜率弥陀土,
十方净佛刹,随愿定往生。
若发愿欲证,无上大涅槃,
由戒清净故,离欲得现证。
七、别解名义
尸罗策三业,防护能调伏,
学处亦制止,毗尼言灭恶,
律法善断持,木叉得解脱。
十二杜多胜行门第八
一、总赞功德
杜多功德行,如来所赞叹,
能少欲知足,持戒生勇猛;
不为自营谋,不系念外施,
断爱灭身执,欢喜易入禅。
粪扫但三衣,乞食一坐食,
善量不余食,兰若树下坐,
露地坐冢间,随处作止息,
常坐而不卧,随得食十三。
二、粪扫衣
粪扫百衲衣,得失无忧喜,
护身离贪染,少营盗不取;
胜行无疑事,超怀增定慧,
佛赞人欣慕,不得受他施;
于冢间巷市,道路杂秽区,
粪除他舍掷,牛鼠啮坏等,
便秽脓血污,覆尸剪剩余,
净洁洗浣竟,缝染而受持。
二、但三衣
见长衣过失,净施守护事,少营造离蓄,知足无顾恋,如法佛所许,不得受四衣。
三、乞食
乞食心自由,不希好供膳,
不妨碍自业,悦人盼他请,
非法人共坐,心驰散四方,
除懈怠憍慢,善人行无疑。
又次第乞食,平等普益他,
离憎嫉游狎,疾驰应召唤。
寡言远家宅,满月人瞻仰,
养身离食过,胜行佛所许。
四、一坐食
一坐一次食,不多不减少,
不贪不净施,省事无诸病。
五、善量食
过食身睡重,羸劣懈怠增,增腹事病苦,障精进善行;
节量食有度,常准不取余,知食事过患,除水及药等。
六、不余食
为断于想望,食后不余食,护身宿食消,息事营缘少。
七、阿兰若
都市多喧杂,纷扰意难寂,
对尘心生染,五欲生死泥;
净地阿兰若,人天皆欢喜,
不狎近俗流,静寂禅心生;
避市不太远,太远乞食难,
四肘五百弓,闲静处所住。
八、树下坐
比丘树下坐,不修治积蓄,
求索长贪爱,守护乱禅心,
不交游世俗,断美室妒嫉,
除危朽空腐,鬼神蛇等依。
九、露地坐
露地无依着,天地为大庐,
除懈怠睡眠,脱离众系缚,
随意无追慕,野鹿自在游,
身心少过患,无往不自若。
(十、冢间坐)
我受冢间坐,念死观不净,
离慢计财能,知身空无我;
伏畏恶欲爱,离贪住处病,
精进少睡眠,人非人敬慕;
不得作房屋,不置钵器等,
坐处不当风,冢间掷物远;
明相还伽蓝,不受余住处,
不食肉鱼肴,乳酪麻䉽味。
(十一、随处坐)
随处皆堪住,不乐人所贪,
幽美寂静地,华饰乐安居,
亦不避烦乱,喧杂臭秽地,
极寒奇热所,诸怖诸不宜,
暍日迎风雨,烟熏处卑湿,
蚊蚤能供养,随处能修行。
(十二、但坐不卧)
除懈怠睡缠,昏卧不知起,
寂静堪定慧,故但坐不卧。
沙门十七庄严门第九
具信无谄而少病,精进妙慧性少欲,
喜足易养亦易满,杜多德严知量取,
知善士法聪慧相,忍辱柔和性贤善,
庄严沙门十七法,是为沙门真庄严。
明智觉观存念门第十
一、不为寿命财物扰乱否?
二、内怀一切能作宽大否?
三、于斗争生起及无义之事能先见否?
四、一切作为众务不以好名彰显发动否?
五、作事具妙慧而小心谦谨否?
六、受用莫得亦不希求后来能得成为某样之正念有否?
七、要知受用十分得有多成扰乱或至衰残充量之诤讼,时时知觉否?
八、不隐藏他成就之能力否?
九、于其受用节俭最低否?
十、有大势力能作谦小之成就否?
十一、成为不识父者否?
十二、成为不识母者否?
十三、成为不识沙门者否?
十四、成为不识贤善士夫者否?
十五、成为不敬奉尊长否?
十六、于佛作不恭敬否?
十七、于法成为不恭敬否?
十八、于僧伽成为不恭敬否?
十九、于戒等学处正真受习成为不恭敬否?
二十、于戒律仪有毁犯否?
二十一、于诸根能作护持否?
二十二、不作放逸好爱女人之事否?
二十三、与亲属及异姓之亲属结党厚密、与大臣等为友,能作远离之成就否?
二十四、若观察多人于我不作厌贱否?
二十五、我所作为成为不法之行为否?
二十六、成为执持非分不如法否?
二十七、成为完全抛弃正法者否?
二十八、成为完全抛弃惭愧者否?
二十九、成为善巧有智人等悉不与共而不思方便询问于人否?
三十、应自思想成为放逸败坏之习气现行否?
三十一、若如来金口所说一切经教有不依教住否?
三十二、于超涅槃事业成为属于悬远之见者否?
三十三、成为颠狂作事,而且积累败坏,身体死后,苦行恶道、邪倒堕落、地狱有情,是我受生处否?
三十四、设若于彼死后,与其命运极坏之诸有情共生否?
三十五、而谁与谁受生、彼与彼之颠倒行为,而今成为念念明白者否?
戒海渊深,浩瀚无涯,
穷之綦难,持之匪易。
往昔论主,功德光师,
悲怀独抱,着显明灯。
陆桑法王,更述心要,
广大律部,诠解无遗。
杲杲慧日,无幽不烛,
思惟学处,最极难逢。
载欣载译,两季始周,
教授教诫,侧重僧伦,
近事近住,每感难闻,
重为编集,秉佛密意,
戒法兼收,七众咸备。
戒海一滴,大科十门,
律海选七,定道选二,
比丘日诵,选择心要,提纲挈领。
惟精惟一,宜护宜修,
能作能持,圣教内府,
具大诚敬,王道金绳,净域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