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揭批的作用及如何揭批

论揭批的作用及如何揭批

(20210413)

居士】谈起学诚之事,一位师兄说:“你学佛比我们早,你都不能保证不起嗔心,那些刚接触没几年的人,看到负面信息肯定起瞋心造业,包括我。我是意识到了我自己造业,我想改正,所以要忏悔,毕竟大和尚是教我学佛的第一个恩师。知道错误就改,这个是肯定的,但是现在很多佛教徒说不清楚,到底怎么做才行,甚至出家人都说不清楚,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到不好的东西举报,还不能起瞋心,还不得不举报,然后众生看见了举报内容起了瞋心继续造业,难道这个众生造业没有上下关联关系吗?”

另一位师兄说:“难道贤佳法师履行了出家人义务,就可以顺便伤害众生么?因为他的举报,必须牺牲众生么?这对整个佛教界是毁灭性打击啊!很多众生看了学诚的资料,起了瞋心,造业,这不算伤害众生?你看多少人对佛教失去信心,尤其是那些刚刚有好感的。而且,学诚毕竟是曾经的师父啊!”

我劝了他们,我说正知见更重要,所以只能舍小保大,更何况公开举报材料也属于无奈之举,但他们不算认同我的观点。如果是您,您会如何劝说他们呀?

贤佳】可问他们:

佛教徒揭批法轮功等附佛邪教,政府打贪除恶并公布情况,是否会让众人起瞋心?是否不应该?释迦牟尼佛曾在多场合呵责提婆达多,还让舍利弗尊者到处宣说提婆达多的过失,与提婆达多划清界线,信提婆达多的人由此对包括舍利弗尊者在内的比丘众“观过”诽谤,信佛的民众对提婆达多“观过”讥嫌,岂是释迦牟尼佛损害众生,不慈悲、不明智?

如《四分律》说:“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可差舍利弗使告诸白衣大众,若提婆达所为事者,则非佛法僧事,是提婆达所作。’……时舍利弗闻此语已心疑,即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当云何在白衣众中说其恶?何以故?我本向诸白衣赞叹其善言大姓出家、聪明、有大神力、颜貌端正。’佛告舍利弗:‘汝先赞叹提婆达聪明、有大神力、大姓出家,实尔与否?’答言:‘大德!实尔。’‘是故,舍利弗,汝今应往至白衣大众中语言:“提婆达先时如是,今日如是。当知提婆达所作非佛法僧,是提婆达所作。”’尔时舍利弗承佛教已,往白衣大众中,语言:‘提婆达先时如是,今日如是。当知提婆达所作者非佛法僧,是提婆达所作。’时大众中忍可提婆达者即言:‘沙门释子以供养故生嫉妒心,不喜提婆达得供养故,便于大众中说言“提婆达所作非佛法僧,是提婆达所作”耳。’中有信乐佛者便作此言:‘提婆达或能已作,或方当作。’”(卷第四)(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8_004.xml#pT22p0593a2912

居士】是的。但看他们所说,我也想到如果与他们相反的一类人,因学诚事天天骂学诚,或者抱怨社会不好,抱怨佛教不好,那是不是也不好啊?虽然他们的抱怨有些在理,因为学诚做得不好,很多出家法师不能严格持戒,但如果每天生活在抱怨里,是不是也不好?如果大家一见面聊的都是负能量的东西,感觉没什么营养。但我也能理解他们抱怨的心情,只是觉得我们不能止步不前,不能停留于抱怨中,而是应该积极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我觉得揭批是必须要进行的,但大家应该注意心态和方式。很多人容易不是极左就是极右,要不就是不赞同揭批而说揭批的人太是非,要不就是参与揭批但几乎都是恶口相对。希望大家都能够更加理智地看待问题,不然也损伤自己的福德。

贤佳】是的。举治、揭批学诚,一方面是救护学诚(消减深重堕落罪苦)和被学诚侵害者,另一方面警诫、启发佛教界回归、坚持佛法戒律的正见正行,并非要抱怨谁,更非嗔恨谁。

就学诚事情来说,应把握深远大体,即应护持佛教律制。佛法修行、佛教建设重在正见正行,集中体现在戒律,而非死捂瞋心。瞋心应该克治,起了瞋心应该忏悔,但瞋心只是烦恼的一分,也非愚民政策、盲信盲从邪师能够根本灭除瞋烦恼,何况盲信盲从邪师难免增长贪痴烦恼罪业而堕落。相比于偶尔起瞋心,没有思择能力的愚痴可能更有害。如佛世时很多人对释迦牟尼佛起瞋心,乃至当面骂佛,但听释迦牟尼佛讲法后,善能思择而转变观念,皈依三宝乃至证得圣果。

如《佛说鞞摩肃经》说:“于是世尊面责鞞摩肃已,还欲令言,告鞞摩肃异学曰:‘复次迦旃延!有五姓欲爱念、爱色、近淫染着,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细滑。’……于是鞞摩肃异学,于世尊极嗔恚,极怀恨,不欢喜,说世尊、诽世尊、骂世尊:‘如此沙门瞿昙!为非!’……世尊知已,告鞞摩肃异学曰:‘此迦旃延!或一沙门、婆罗门,不知过去世,至知如真,彼时应作是言:“置过去世,置当来世,不应念一生。”复次,迦旃延!我作是说:“置过去世,置当来世,不应念一生。我弟子诸比丘,不谀谄,亦不幻,质直行,我教授之,我为说法,如所设则能学,近于法,知有善。”’……说此时,鞞摩肃异学远尘离垢,诸法眼生。于是鞞摩肃异学见法、得法、了法、清净法,离邪离疑,更无尊天,不复信他,离诸犹豫,得立果,于世尊境界得无畏法,从坐起,头面礼世尊足:‘唯世尊!我宁可得于世尊学道,受俱足为比丘,于世尊所行于梵行,此比丘当行梵行。’彼鞞摩肃,则于世尊学道,受俱足为比丘。尊者鞞摩肃,学道受俱足,知法至成阿罗汉。”(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1/T01n0090_001.xml#pT01p0914a2310

另外,不喜、嫌责并非就是瞋心,佛也有不喜,僧俗的不喜、嫌责也可能有助于护持佛教,不宜泛化瞋心而泛滥打击,扼杀基本邪正的辨别取舍。

如《四分律》说:“尔时世尊,以拘睒弥比丘斗诤、共相诽谤骂詈、众僧恼乱,世尊不喜,不语众僧及供养人,自举卧具着本处,执持衣钵,以神足力从拘睒弥还舍卫国。时拘睒弥诸优婆塞,闻世尊以诸比丘斗诤、共相诽谤骂詈、众僧恼乱,世尊不喜,不语众僧及供养人,自举卧具着本处,执持衣钵,以神足力从拘睒弥国还舍卫国。时诸优婆塞自共作制限:‘我等众人,都不应见拘睒弥比丘,起迎恭敬、礼拜问讯、语言,及供养衣服、饮食、病瘦医药。’彼诸比丘如似被举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种种沙门外道,尽皆远离,无有与语者。彼诸斗诤比丘遂无有利养,作如是念:‘我等可于世尊所灭此斗诤事。’即往舍卫国。”(卷第四十三)(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8_043.xml#pT22p0882c2301

《四分律》说:“诸比丘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提婆达伴党比丘:‘汝等云何言“提婆达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提婆达所说我等忍可”?’诸比丘嫌责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无数方便诃责提婆达伴党比丘:‘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语诸比丘言“莫诃提婆达所说。提婆达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提婆达所说我等忍可”?’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诃责提婆达伴党比丘已,告诸比丘:‘听僧与提婆达伴党比丘作诃谏。’”(卷第五)(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8_005.xml#pT22p0595c0201

藏密邪师多爱强调瞋心的可怕,极端强调不起瞋心(自己怒目乃至诛杀时说是慈悲现愤怒相度化,而要求信徒不能对“上师”起任何瞋心),凌越基本正见和戒律正行,其实是愚民的精神控制法。龙泉寺体系极端强调“观功念恩”法,随顺于此,也是愚民的精神控制法。可参看:

《论观过与见过·(二)》

https://www.zhengxinfofa.cn/2974.html

《交流讨论类编14:相似法辨析·“观功念恩”辨析》

https://www.zhengxinfofa.cn/476.html

《一些交流讨论(20190621)·(九)》

https://www.zhengxinfofa.cn/770.html

居士】是的,但很多人就是停留于抱怨。不是说不能抱怨,而是要挖掘问题,不应止步不前。我想我们应该好好调整心态,通过此事能够自身修行上进步,深挖背后邪法的危害,并帮助更多的人走出邪法,不再上当受骗。就是一万人轮着法儿天天骂学诚十恶不赦之最大恶魔,我想除了发泄他们的嗔心,对帮助学诚和帮助更多的人走出邪法好像没什么益处。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看待问题呢?学诚确实是恶魔,但我想我们也应该对他慈悲,而对他慈悲的方式就是将他的邪见恶行告诉更多的人,以防止更多的人沉迷邪法无法自拔,这也是在帮助学诚。很多法师、师兄都说学诚过去对他们有恩,而报恩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理智揭批邪法恶行。我觉得这样想、这样做,比天天骂学诚更有意义。然而很多人还是沉迷在骂学诚之中,那样会慢慢颓废掉的,实在也是走入一种误区之中了。“理智揭发”和“无理谩骂”是两种心态,我觉得很多人混淆了。我觉得大家需要唤醒理智。

贤佳】是的,不宜停留于抱怨,更不宜执持嗔恨,而宜理智揭批,推动佛教建设,并应反思策励自己正道学修和为人。

如《杂阿含经》说:“舍卫国中婆肆咤婆罗门女信佛、法、僧,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于佛、法、僧已离狐疑,于苦习尽道亦离疑惑,见谛得果,得无间慧。其夫是婆罗豆婆遮种姓婆罗门。每至左右所为作时有小得失,即称‘南无佛’,向如来所住方面,随方合掌,三说是言:‘南无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身纯金色,圆光一寻,方身圆满如尼拘律树,善说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师!’时,夫婆罗门闻之,瞋恚不喜,语其妇言:‘为鬼着耶?无有此义,舍诸三明大德婆罗门,而称叹彼秃头沙门,黑暗之分,世所不称。我今当往共汝大师论议,足知胜如。’……时,婆罗门即往诣佛,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为杀于何等,而得安稳眠?为杀于何等,令心得无忧?为杀于何等,瞿昙所称叹?’尔时,世尊知婆罗门心之所念,而说偈言:‘杀于瞋恨者,而得安稳眠;杀于瞋恚者,而心得无忧。瞋恚为毒本,能害甘种子;能害于彼者,贤圣所称叹。若能害彼者,其心得无忧。’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佛所说,示、教、照、喜,次第说法,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说欲味着为灾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随顺福利清净,分别广说,譬如清净白㲲易为染色,如是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于座上,于四圣谛得无阂等,所谓苦、集、灭、道。”(卷第四十二)

儒家《论语》一方面说:“乡愿,德之贼也。”另一方面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居士】是的,我认为关键还在于“树立正知见”和“戒律”。揭批学诚,是基于戒律的,能够在揭批时、清醒后与人交流时不嗔,也是基于戒律的。如果实在做不到后者,暂且做前者,后者慢慢做到,也没关系,但我希望有人能提一下这个问题,不然大家会以为支持您的人都是骂街之人,但事实不是那样的。可能您觉得揭批邪法更重要,所以对别人说什么无所谓,但我觉得还是不要给人不好的印象比较好。虽然您不在意这些,我认为还是应该引导大家在揭批的基础上升华自身品性,踏实落实戒律,不然“以戒为师”从何处体现呢?

贤佳】是的。《四分律》说:“若比丘欲举他者,内有五法应举他。何等五?以时不以非时,真实不以不实,有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粗犷,慈心不以瞋恚。比丘有此五法应得举他。何以故?我见比丘举他,以非时不以时,不实不以实,或以损减不以利益,或以粗犷不以柔软,或以瞋恚不以慈心,彼余比丘应语此比丘言:‘举汝,非时不以时,莫起瞋恨。以不真实不以实,以损减不以利益,以粗犷不以柔软,以瞋恚不以慈心,莫以此语瞋恚。’若比丘被他不实举者,应以此五事解喻:‘举汝,非时、不真实、损减、粗犷、瞋恚,莫以是愁忧。’被不实举者,应以此五事解喻。彼不实举他者,应与五事呵责:‘汝举他,非时不以时,以不实不以实,以损减不以利益,以粗犷不以柔软,以瞋恚不以慈心,可惭愧!’以不实举他者应以此五事呵责。何以故?令后不复以不实举清净比丘,呵责已应如法治。被真实举比丘,应以五事呵责:‘举汝,得时不以非时,莫生瞋恨。真实不以不实,利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粗犷,慈心不以瞋恚,莫生瞋恨!’被真实举比丘,应以此五事呵责,呵责已如法治。彼真实举他者,应以五事赞美:‘举他,得时不以非时,莫生悔恨!真实不以不实,利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粗犷,慈心不以瞋恚,莫生悔恨!’真实举他者,应以此五事赞美。何以故?后若复举他者,当以真实举。”(卷第四十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2/T22n1428_046.xml#pT22p0907b0614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道宣律师)说:“取举罪五德者,众以清净为先,过犯具彰,何得杜默?故须举处德人行事也。言‘知时,不以非时’者,举过静诤,无不和顺也。‘如实,不以虚妄’者,有实非谬,有根不滥也。‘利益,不以损减’者,欲令清净,美德外彰也。‘柔软,不以粗犷’者,慈心慰拔,无鼓怒也。”(卷第四)

《杂阿含经》说:“有年少阿修罗来诣佛所,于佛面前粗恶不善语,瞋骂呵责。尔时,世尊即说偈言:‘不怒胜瞋恚,不善以善伏,惠施伏悭贪,真言坏妄语。不骂亦不虐,常住贤圣心,恶人住瞋恨,不动如山石。起瞋恚能持,胜制狂马车,我说善御士,非彼摄绳者。’时,年少阿修罗白佛言:‘瞿昙!我今悔过,如愚如痴,不辩不善,于瞿昙面前诃骂毁辱。’如是忏悔已,时阿修罗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无瞋何有瞋,正命以调伏,正智心解脱,慧者无有瞋。以瞋报瞋者,是则为恶人,不以瞋报瞋,临敌伏难伏。不瞋胜于瞋,三偈如前说。……若人无瞋恨,骂辱以加者,清净无结垢,彼恶还归己,犹如土坌彼,逆风还自污。”(卷第四十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099_042.xml#pT02p0306c2616

居士】律文和经文看后很受益!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受益,希望大家能共同维护清净和谐的揭批环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