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破黑格尔对佛教的误解

(20211228)

居士】有些学哲学的人以黑格尔对佛教的谬解来批评佛教,末学知道其谬何在,但苦于没有引经据典的能力,希望法师帮忙揭批。

《黑格尔论中国传统文化》(琅琊渔夫2020-06-12)

https://mp.weixin.qq.com/s/vISRC7JkhBp03Tr9T2rG3w

(摘录){佛教:被消解

黑格尔对佛教的评价不高,他认为佛教“这种宗教把虚无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和绝对的,看成是上帝,并且把鄙弃个性当作尽善尽美来提倡”。

尽管佛教的“寂灭”其本身是空无内容的,但“寂灭”处于彼岸,因此它能够向人们提供一个逃避、解脱现世生活苦难的出路或希望,能够给予意识一种消极的自由,现世生活的苦难、对现世伦理和自然的恐惧,能够在这里得到解脱。儒教则完全没有这种能力。黑格尔称佛教进入中国,暴露了中国文化没有超越性和精神性的缺陷。

但是,佛教最终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本质方面产生触动,相反,这个原本异质的东西最终完全被中国文化消解。禅宗这种中国化的“佛教”用中国传统的体用观念和心性观念消解了大乘佛教。所谓佛教的中国化,实际是佛教“渐渐淡出了中国思想与信仰的世界”。}

贤佳】您说“知道其谬何在”,具体您认为其谬何在?

居士】其一,错在把寂灭归于空无内容。寂灭是烦恼熄灭的状态。在大乘佛教来看,寂灭的胜义谛和世俗谛不一不异,不可强分为此岸、彼岸分为二,也不可笼统划归为一。其二,错在意识消极的自由。在大小乘佛教都认为意识是虚妄不实的,等同于色身,而解脱超然的境界不等于摆脱外在的苦难和恐惧,而是超越心意识的实证解脱境界,所以谈不上意识的消极和积极。在佛教的解脱来看意识消极与积极都是虚妄,全是攀缘法尘的前尘幻影。

心性也就是如来藏,是佛三转的教法。禅宗继承发扬了佛的了义学说,所讲的内容虽然用中国的词句表达,实质上还是佛教本有的内容。中国文化本有的本体论讲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跟西方的一神教本质差不多,都是从无生有。而佛教的如来藏的特质首先是无我的、空的,含藏无量清净的功德,祂不会无中生有,而是本来就有的,染污的阿赖耶识转识成智所现的清净状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心性观念和体用观念没有消解佛教,反倒被佛教在借用词义表达思想的同时赋予了新的含义。而黑格尔认为被消解,恰恰是他对佛教理解有误,没有理解到位。

贤佳】随喜深思!黑格尔误解了佛教的极致境界和现实功用。

佛教的极致境界是涅槃,小乘的寂灭涅槃是阶段境界,大乘的无住涅槃是极致境界。黑格尔似乎局限于小乘的寂灭涅槃来认识佛教的极致境界,且误解了小乘的寂灭涅槃。

小乘的寂灭涅槃是烦恼、痛苦的完全寂灭,智慧、安乐的深稳安住,并非绝对“虚无”。即小乘的寂灭涅槃是一种无相的存在,是不动解脱心(无为真常心),没有任何有相的束缚和苦恼,也即没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乃至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六苦、八苦等一切生死轮回之苦,而有彻底无苦的永久寂静觉悟之乐,远胜于世间无常杂苦的肤浅五欲之乐。

如《(南传)相应部44经/彼岸经》说:“无为、无弯曲、无烦恼,真理、彼岸、微妙的、极难见的,不老的、坚固的、不败坏的,不可见、无虚妄、寂静的,不死的、极妙的、吉祥的、安稳的,渴爱的灭尽、不可思议的、未曾有的,无灾的、无灾法,涅槃,此为善逝所教导。”(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184.htm

更多相关文据辨析可参看:

《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真常唯心》

https://zhengxinfofa.cn/2999.html

《由南传经典论证佛涅槃后存在》

https://zhengxinfofa.cn/3031.html

但小乘经典略讲寂灭涅槃的特质,而没明讲寂灭涅槃的本体(不动解脱心/无为真常心),且小乘寂灭涅槃只是自受用,没有积极利他的“他受用”,所以很多不信大乘经典而只信巴利圣典的佛教学者误解寂灭涅槃是绝对虚无的。有些自称大乘佛教的宗派理论也认为涅槃是虚无的,如流行西方的藏密应成派伪中观见。可参看《辩破应成派的辩论记录(核心宗义)》(https://zhengxinfofa.cn/2560.html)、《辩破应成派(格鲁派)“中观见”的辩论记录》(https://zhengxinfofa.cn/583.html)。所以无怪乎黑格尔误解佛教“把虚无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和绝对的”,由此自然也认为佛教“把鄙弃个性当作尽善尽美来提倡”。

佛教的极致境界其实是佛的无住涅槃,不是阿罗汉的寂灭涅槃。佛可随缘示现寂灭涅槃,但可随缘感应利益众生,并可在他方世界成就庄严的净土。如《华严经》说:“恒住涅槃如虚空,随心化现靡不周,此依无相而为相,到难到者方便力。”(八十卷之卷第十三)(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0/T10n0279_013.xml#lgT10p0065a2701)《大智度论》说:“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国;阿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文佛国。诸佛大悲,彻于骨髓,不以世界好丑,随应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爱子,子虽没在厕溷,勤求拯拔,不以为恶。”(卷第三十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25/T25n1509_032.xml#pT25p0302c0512

佛随本愿可有众多“个性”示现,如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琉璃世界药师佛等多有差别示现。

阿罗汉的寂灭涅槃作为中间阶段,最终会走向佛的无住涅槃。如《法华经》说:“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卷第三)(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9/T09n0262_003.xml#pT09p0025c0701

更多相关文据辨析可参看:

《论佛与阿罗汉解脱境界的差别》

https://zhengxinfofa.cn/4243.html

《南北传论佛道》

https://zhengxinfofa.cn/8841.html

另外,佛教的极致境界是实在圆满的,一般人难以感知、信解,而佛教的阶段过程是多有实在利益作用的,不难感知、信解,如同水莲,果实有用,花叶根茎也有利益。如佛教的五戒、十善、禅定、智慧等,可以遮止罪恶、成就福德、净化烦恼、利益社会等。如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历史上所有宗教中,我对佛教最具好感,尤其是它初级的形式,含有最少压迫性的因素。”孙中山说:“佛教乃救世之仁。”

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充分契合,相得益彰,并非消解。如《憨山老人梦游集》(〔明〕憨山大师)说:“此十善法,即儒门正心诚意修身之道也。若果能修此,则现世为圣为贤,则定感来世生在天宫,受胜妙乐。”(卷第四十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X73/X73n1456_046.xml#pX73p0779a1101

《灵峰宗论》(〔明〕蕅益大师)说:“世、出世固不可判作两橛,亦不可混作一事,盖儒、佛下手同,要归异。虽从真儒下手处下手学道有基,不向真佛要归处要归,真性不显。东坡学佛,然后知儒,以宣圣(孔子)出春秋世,众生根性机缘未熟,一往且就伦常指点,五乘格之,仅属人乘,间露极谈,终不彰著。复被宋儒知见覆蔽,遂使道脉湮埋。非藉三藏十二部教,求开眼目,不唯负己灵,宣尼(孔子)亦受屈多矣。”(卷第二)(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J36/J36nB348_002.xml#pJ36p0275b0801

更多相关文据辨析可参看:

《论物欲和精神》

https://zhengxinfofa.cn/3592.html

《论净土法门之二》

https://zhengxinfofa.cn/878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